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6章 爭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6章 爭執

那些波軍炮兵很快就變成了菜鳥們的戰功。賴歇瑙一看差不多了,繼續大吼:

快點引爆敵人彈藥,全力支援我方陣線,快快

菜鳥隊鬼叫著調轉車頭,對著自己的陣線殺去,不久波軍的炮兵陣地就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波軍的炮兵是徹底完蛋了。正在進退失據的波軍進攻部隊,在賴歇瑙的一百多輛沙袋卡車的猛烈打擊下,徹底崩潰,抵抗的一律就地擊斃,德軍的原則就是要麼投降,要麼選擇死亡。

噠噠不打了我們投降。

幾百名波軍放下了武器,俘虜當然是去俘虜營呆著了,德軍此時基本上不會發生殺害俘虜的事件。

菜鳥隊立即被安排去打掃戰場,救治己方傷員,準備撤退,賴歇瑙還單獨召見了那名叫傑瑞的上尉:

嗨希特勒,報告軍長,上尉傑瑞前來報到。

上尉你很勇敢,我為有你這樣的一線指揮官倍感自豪,上尉你應該獲得勳章。

報告軍長,我手下的士兵都是最頑強,最勇敢,最忠誠的士兵,他們更應該獲得勳章。

不錯,你是一個稱職的指揮官,那好你就說說你們連的傷亡情況,和大概戰果。

報告軍長,參戰時我們連184人,現在帶上重傷員還有十八人活著,他們每一個人都戰鬥得十分勇敢頑強,我們總共擊斃波軍大約八百多人。

賴歇瑙看著滿身血汙。衣衫襤褸的傑瑞上尉,一張臉上早就被硝煙燻的漆黑,只剩兩個明亮的眼睛還在轉動,但是從傑瑞的精神上看,悲傷而不沮喪,是一個難得的一線指揮官,假以時日,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

傑瑞上尉,你的要求我批准了你們連隊將獲得集體二級鐵十字勳章,而你現在可以叫少校了。現在你指揮的部隊就是我帶來的這些人。名字就叫菜鳥營吧,因為他們就是由馬伕,廚師,火夫組建的部隊。我希望你把這個菜鳥營帶成一支精銳。敢打勝仗。能打勝仗的部隊,你有信心嗎

有信心。

走跟我進華沙城去,隆美爾和李默已經拿下一半華沙城了。這兩個可是你奮鬥的目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英國倫敦國防部作戰廳內,幾個後世名將正在激烈地爭論,他們爭論的原因很簡單,丘吉爾和麥克阿瑟,戴高樂堅決地站到了一起,希特勒和他的高官們就是 白痴蠢豬,而蒙哥馬利和艾森豪威爾就要理智的多。

性急的麥克阿瑟一邊揮舞手中的大菸斗,一邊唾沫飛濺地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你們看,現在德國雖然派出了大量的飛機,但是波軍是多少人,是二十多萬人,那可不是二十多萬頭豬,德國佬的那些飛機能炸死多少人,三萬或者是五萬,波軍還有二十萬用於進攻,要知道波軍可是在進行衛國戰爭,千萬別低估了他們拼死戰鬥的決心。

我認為德軍如此巨大的環形防禦陣地 ,直線距離在十公里以上,他們不可能有哪麼多的兵力去佈防,德軍只能在環形陣地的邊緣地帶佈置警戒兵力,他們最多可以組織一支機動部隊,如此寬廣的防禦地段,他們是帶翅膀的嗎所以只要波軍三面猛攻,德軍絕對顧此失彼,只要搞掉德軍的物質基地,德軍也就立即完蛋了。

你們在看看,羅慈元帥正是這樣幹的,所以我敢肯定,賴歇瑙那頭蠢豬一定快完蛋了。

麥克阿瑟唾沫飛濺地說完,丘吉爾連忙幫腔:

是的,麥克阿瑟將軍說的太好了,也分析的十分準確,我完全支援麥克阿瑟將軍的觀點,賴歇瑙那頭蠢豬完蛋了,如果波軍能夠把指頭蠢豬擊斃了,我真想把他做成烤豬,哈哈哈

艾森豪威爾先淡淡地喝了一口咖啡,然後才慢悠悠地說道:

我說兩位你們也別太肯定了,戰爭可能出現任何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德國德軍指揮官賴歇瑙不是真的愚蠢的話,完全可以用自己手頭的一個裝甲師大部分,北上迎擊波軍的坦克部隊,再用飛機進行地毯式轟炸,完全可以拖住波軍東南兩線的進攻,只要德軍拖住東線和南線兩三小時。大約兩三小時後德國的第二波轟炸怕也快到了吧,我的將軍,波軍的部隊在毫無遮擋的波蘭平原可以頂住幾次地毯式轟炸所以我不贊成你們的觀點,我認為戰爭沒有徹底分出勝負前,都存在著變數。

戴高樂馬上就不服氣了,大聲地喊叫著說:

我不贊成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言論,波軍這次可是二十萬軍隊一起壓上了,就算德國有制空權,德國一方面要進攻華沙,一方面要防禦波軍,我看德國的第十五機械化軍是完蛋

蒙哥馬利就要圓滑的多了,丘吉爾現在可是首相,蒙哥馬利可不想明著反對丘吉爾,因為從在這個局勢看,丘吉爾就是最強硬的鷹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徹底地被丟到垃圾桶裡面去了。

歷史上張伯倫是飽受譴責的,實際上當時他的和平觀念受到許多人的擁護。他倍受譴責主要也因為他個人的頑固不接受不同意見的特性,他解除所有不同意他對外政策的內閣成員職務。他認為自己作為英國領導的責任就是維持歐洲的和平,他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對待德國,儘量滿足他們的願望。他一廂情願地以為作為領導的人必然會講道理,所以希特勒也應該是一位講道理的人。張伯倫在戰爭爆發前有一個綽號:我愛柏林先生。

不過沒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國當時不實行綏靖政策,結果會有什麼不同當時法國不願意發生戰爭,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美國保持孤立主義,英國在當時主要列強中實際上沒有同盟者。張伯倫利用這段時間加速英國重整軍備計劃,健全了雷達防禦系統和空軍的更新,這一切對於後來的邱吉爾領導的英國保衛戰起了關鍵性作用。因此近年來有人認為張伯倫當時的總體政策思路仍然是邏輯清醒的。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但張伯倫政府並沒有立即宣戰,因為法國只有防禦沒有進攻的意圖,張伯倫只是宣稱如果德國在兩天內撤出波蘭,英國將協助他們舉行談判,他受到議會的極大壓力,保守黨議員領袖警告他如果再不宣戰,政府將會垮臺,在取得法國同意和英國步調一致的允諾後,直到9月3日,英國才正式宣戰。

戰爭開始的頭八個月被稱為假戰,因為沒有任何交戰行動,一直維持到希特勒進攻荷蘭時英國才真正進入戰爭,歷史上英法對德國宣戰以後,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現象,雙方沒有發生任何戰爭,英法不去主動攻擊德國,德軍也不招惹英法聯軍,大家就這樣和平相處了整整八卦月,直到德國進攻荷蘭,雙方的戰爭才正式爆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