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5章 法國投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5章 法國投降

另有3艘潛水艇逃到了阿爾及爾。這支曾經是世界第四的海軍用充滿悲壯色彩的自我毀滅,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也捍衛了自己的榮譽。法國海軍的高傲決定了他們不會向自己的敵人投降,法國海軍的榮譽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希特勒雖然跳過李默直接下的令,這是最讓李默不爽的地方,但希特勒的想法是好的,想把法國的艦隊接收過來,而英國也是為了阻止德國獲得法國艦隊,也就立即對自己的盟友下黑手,本來就戰敗投降的法國,在遭遇盟友的背叛,如此情況下就連上帝也無法拯救他,法國海軍的覆滅也就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了。

希特勒雖然沒有搞到法國的艦隊,德國的海軍現在有十幾艘改裝航母,這無疑更加刺激了統帥部的人,所以他們向希特勒提出了一個戰略計劃海獅計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海獅計劃能現在立即執行嗎

絕對不能現在就執行海獅計劃,當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德國空軍能用於戰爭的飛機也就五千多架,光是英國就有三千架飛機,因為法國戰役損失了一些,也有兩千多架,同時英國還有美國運來的飛機,還有他本國生產的飛機,如此龐大的空中力量在加上英國海軍。

難道德國又要和歷史上一樣,去和英美蘇三國拼消耗,德國絕對沒有那個資格的,歷史上的一些歷史點評家也是這樣說的。

希特勒執著於對英倫的登陸作戰就必須實施海獅計劃,而海獅計劃實施的前提是消滅英國皇家空軍。而德國空軍根本沒有辦法徹底乾淨地消滅英國空軍,英國有美國這個頭號帝國主義國家在背後支援,需要多少飛機美國佬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支援給英國的,歷史不行,現在也是不行。

登陸戰最危險的時期不是初期登陸,而是登陸成功後不能孤立戰場快速補給,獲得縱深突破能力。如果不能獲得補給,初期勝利後,必將為補給能力更強的對手全殲。二戰後期的諾曼底登陸戰就完整詮釋了這種戰略。由於此時德國空軍沒有消耗完英國空軍。而德國海軍的運輸船隊規模太小。一次投送兵力不足,更缺乏再次補給能力,陸軍重型裝備無法大量同步登陸。空戰後期,英國空軍大規模襲擊英吉利海峽沿岸港口和運輸船隻。逼得德國海軍不得不疏散本已很少的運輸艦船。這種情況下。登陸英國縱然初期成功。但無法堅守和擴大登陸場,屬於戰術行動,必敗無疑。

德軍登陸後。英國的本土艦隊已經反應過來了,只需要2天就可以集結主力部隊,其可以很輕鬆的切斷英吉利海峽德軍的補給線。估計是馬上撤退,很難交戰。而且英國本土空軍可以很好的掩護海軍,同時再佈下大量水雷鎖死登陸部隊的給養。海軍截斷補給路線後分出一部分炮擊德軍登陸場。其他部隊鞏固防線,加緊封鎖英吉利海峽。

登陸的德軍基本根本無法有效得到空軍的支援,而已方火力相對不會太強。也無法大量攜帶重型火炮。所以對英軍城市和防線的攻堅程度就會薄弱很多。同樣,當時的坦克也基本上不會登陸太多。按一個師幾百輛來算,一天消耗的物資就得按幾百噸來計算。德軍將領不會不考慮補給問題的。也無法強力攻堅和快速出擊,德軍勢必陷入和英國守軍膠著的態勢。這對德軍將領來說簡直是惡夢一樣。

朋友們看到德軍的陸軍多強,戰術多麼犀利,軍隊多麼勇猛。可是戰爭中成敗的因素太多,何況還有黴國這個最不安定的敵人隱藏在幕後。可以這麼說,如果英國本土艦隊和空軍存在一天,希特勒選擇去登陸英國本土就是錯誤的。既是不敢也是不能無論派多少部隊去,無論登陸成功與否,最後都是失敗。並且是全軍覆沒。而登陸失敗後,德軍必將損失大量精銳部隊。國內民眾對戰爭的支持率部隊的士氣等等都對德國是一個很嚴重的考驗。

所以大家不要為當年希特勒為什麼沒有全力登陸英國而感到不可思議或者可惜。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就算是你穿越回了那個年代成為希特勒。在英國本土艦隊覆沒之前,也會下達同樣命令李默當然想在海獅計劃沒有執行前就終止它,而不是和歷史上,等德國空軍在海獅計劃損失慘重才去終止它,當然李默打算直接面見希特勒,李默現在也感覺到自己與希特勒一些觀點的衝突,雖然現在沒有事情,但是李默已經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打算。

沒有戰區制空權和制海權就強行登陸會造成怎樣的結果,我想當年納粹的高級將領非常清楚.諾曼底登陸時盟軍有著11比2的絕對優勢兵力,並牢牢掌控了制空權和制海權,而且採取了相當嚴格的保密措施才最終取得勝利,即便如此尚且有11.8萬盟軍士兵戰死疆場.何況當時德軍的飛鷹計劃沒能完成,其海軍實力又遠在英國之下。

因此,假如希特勒執意對英倫登陸作戰只會招致失敗。

另外德國不能登陸英國本土,如果登陸英國本土,哪麼現在只是送武器給英國和北非的美國,就會立即跳出來,出兵攻擊德國,如果這樣,德國就是和歷史上一樣,一國之力挑戰整個世界絕大部分武裝力量,自己找死,李默也拯救不了,李默就是現在想跳下希特勒的戰車都不可能,還是自己洗乾淨脖子,準備上紐倫堡的絞刑架吧。

1940年7月22日,在法國小鎮貢比涅,法德兩國簽署停戰協定。希特勒決定不在鎮上著名的城堡舉行籤字儀式。儀式是在一節火車車廂裡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就是在這節車廂內,德國向協約國投降,希特勒認為德國曾在此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也必須讓法國人嚐到這個滋味。

李默也是本來想勸告希特勒,不要在在使用那節記載著德法兩國仇恨和屈辱的車廂來讓法國簽字投降,可是李默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和希特勒糾纏,因為李默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找簽字後的希特勒談心,讓希特勒終止海獅計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