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 傘兵之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7章 傘兵之殤

現在只有李默手裡還有三個成建制的傘兵師,德國統帥部軍雖然保留有4個傘兵師的番號,卻再沒有把他們當成傘兵在使用,而是作為精銳步兵在使用,這才是克里特島戰役的最悲劇之處。

其實李默還是很佩服統帥部的那幫孫子,即便有種種不利,但縱觀克里特之戰,德軍統帥部的表現仍是可圈可點的。4日開戰之初形勢對德軍就已極為不利,許多空降點都遭到了預料之外猛烈地面防空火力以及頑強的抵抗,計劃中的智取完全變成了強攻,這和德國空降部隊在此之前的作戰性質完全是不同的。

同時中部大隊指揮官尚未到達克里特島就因事故墜機身亡。但部隊仍然在堅持按計劃作戰,利用手中並不充沛的彈藥和輕武器對抗嚴陣以待的英軍,這是和前線替補指揮官的出色表現有很大關係的。同時,作戰部隊出色的戰術素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很重要的。

負責空運的部分運輸部隊顯然缺乏組織大規模空運的經驗在當時的技術情況下德軍的表現還是相對最好的,空中輸送部隊的混亂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進攻的難度。德國戰鬥機航程短的劣勢在這次戰鬥再次暴露無遺,以至於無法為登陸部隊提供全程的空中支援,只好依靠提高出動次數來稍作彌補。

在空對海的作戰中,德空軍無疑掌握了絕對制空權,重創英國皇家海軍。但缺乏大型水面艦艇配合鞏固戰果,德國空軍只要一從天上離開,運輸船隊就必須冒著被皇家海軍發現的危險,小心翼翼地苟且偷生。

反觀英軍,憑藉高效的情報機構,在開戰之前就已充分掌握德軍作戰意圖,並作了針對性的部署,這在後來的戰鬥中的確給進攻一方造成了很大麻煩。英軍作為佈設陣地的大師和偽裝的行家裡手,在克里特島防禦陣地的佈設也頗有看頭,陣地不僅設定巧妙。火力搭配合理。出色的偽裝隱藏了自身實力,同時還成功欺騙了德國偵察機,直到德國傘兵降落在克利特島,才發現自己已深陷重圍。

和上述的優勢相比。英軍的作戰能力就絲毫沒有值得誇耀的地方。守島部隊共42640名士兵。即使除去士氣低落的10258名希臘士兵不算,也還有32382名英軍,這還不算開戰後陸續支援的部隊。與其對陣的德軍只有22000人。而且沒有坦克等重武器。

在這種優勢,英軍只會消極防守,躲在陣地裡坐等德軍進攻。只有22日英軍在伊拉科林地區發動了稍微像樣的一次反擊,結果也僅僅是將德軍中部大隊從此處切斷,而且被切分的中部大隊後來仍在堅持戰鬥,即使是力量稍弱地段的德軍也堅守住了陣地。

而在這之前,德軍還未站穩腳跟的時候,英軍沒有趁勢發動反擊則是最大的失誤。馬利姆機場的失守是克里特島之戰的轉折點,守備部隊在失去聯絡後,指揮官安德魯中校的意志就開始發生動搖,最後在當晚就放棄了陣地。另外,英軍的通訊指揮系統也是一個明顯的弱點,弗萊博格得到107高地失守的訊息時馬利姆機場的局勢都已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

還要提到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建設墨守成規,作戰思想大大落後,對航母的重視不夠,在記憶裡整個二戰中皇家海軍成功使用航母的戰例,也只有坎寧安指揮的奇襲塔蘭託了。

克利特島之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參戰的海上艦隊大中型水面艦共計四十餘艘,而航母卻只有可畏號一艘,而且只有4架飛機可以隨時升空作用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如此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英軍雖徒有強大的艦隊,但遇到德國空軍的凌厲攻勢,也只有做沉默羔羊了。

不過皇家海軍的組織能力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從希臘,再到這次的克利特島,總會有大量部隊能從海上撤出,為以後的戰鬥留下了寶貴的有生力量,不管怎樣這也讓英國人在每次失敗後都有小小的安慰。

還要值得注意的是海軍空軍調同作戰的重要性。一支沒有制空權的艦隊,縱然你的艦隊多麼強大,也同樣會葬身海底。同樣,單純依賴空中優勢,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取得區域性優勢,而無法將區域性優勢轉變為全面勝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戰中的德英空海大戰,德國空軍雖出色的取得了制空權,抑制了英國艦隊的晝間行動,但只要德國人的飛機一離開,皇家海軍仍然是海上的主人,德軍最終還是無法充分利用海上交通線大量運送援軍和重武器,大大地增加了取勝的難度。

英國海軍雖損失慘重,但它的表現還是證明了它的存在意義,尤其是最後的成功撤出,可以說是此役中皇家海軍的唯一亮點。德軍雖強大,但它缺乏強大的海軍,是跛足巨人,成功彷彿一步之遙,但卻遙不可及。不久後的多線作戰註定了德軍從此將疲於奔命,難逃悲劇英雄的宿命。

1940年1月17日,希特勒在克里特島之戰的授勳招待會上,就對施圖登特說:

克里特之戰證明傘兵時代已經結束。傘兵是一支完全依賴突然性的兵種,但現在這個突然性的因素已不存在。

希特勒這個悲觀的判斷就將德國傘兵打入冷宮,斷送了這種全新的戰法在德軍的繼續發展,對此希特勒確有難以推卸的責任,而這實際上才是克里特島之戰對德軍造成的最直接的損失。美國作為這場戰鬥最冷靜的旁觀者,實際上它們從這次作戰中的得到啟示也是最大的。

美國駐埃及武官邦那費勒斯少校在他那篇關於克里特島之戰著名的報告的開頭,用最美妙的描寫為德軍的克里特島之戰作了完美的總結。

戲劇性的克里特作戰,譜寫了一首戰爭的史詩。作戰思想大膽新奇,具有很高的想像力。部隊從中歐出發,準確地開進了漏斗型的希臘。在這裡,他們改變形式,協調力量,插上了翅膀。

未完待續。。

: 訂閱不理想,還是求兄弟們自動訂閱支援,落葉的承諾永久有效,需要查詢訂閱的進群208912025,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