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8章 兵臨阿拉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8章 兵臨阿拉曼

但是德國的bf109比英聯軍的噴火飛機要先進一些,所以彼此的飛機損失比是2:1,德國飛機損失是要少的多,但是英聯軍的飛機生產率是德國的五倍,在這樣拼下去,德軍的空軍絕對完蛋,所以地面戰爭必須儘快分出勝負。

當天德軍就利用裝甲優勢,把突尼西亞的包圍圈擴大到三十公裡左右,這下突尼西亞港口基本上安全了,18日晚上又是通宵的運輸,到20號的時候,英聯軍軍就開始組織撤退,因為此時的德軍德軍登陸的人數已經達到三十萬,李默已經決定第二天就發動全面的反擊,但是英聯軍已經開始快速撤退。

英聯軍汽車夠多,跑的夠快,李默雖然派出了追擊部隊,也是指追殲了一些殿後的英聯軍,而英聯軍的主力全部朝著曼德拉退去,主力距離曼德拉五百公裡,因為德軍登陸的時候,主要運送的是坦克和人員,而汽車基本沒有登陸,怎麼敢不要命的追擊,李默絕對不會如此愚蠢,在後勤一點保障都沒有的情況下,是不能去追擊像英聯軍這樣的機械化部隊的。

當然轟炸也是必須的,而英聯軍的飛機當然也會前來護航,雙方空軍在英聯軍軍撤退的路上又展開了激烈的空戰,英聯軍在撤退中的損失也是不少,幾萬人是有的,而雙方的空軍還是一樣的2;1的損失率。

空軍的損失的的確確成了李默的心病,因為北非戰役開始以來,李默的飛機損失已經達到三百多架。而他手中還有一千二百多架去了,不過好在李默這個克虜伯家族繼承人。因為使用了武器整合計劃,讓德國的武器生產翻倍。現在飛機的產量就達到了兩萬多架,德國國家儲備的,和這一個月的生產的,讓李默的飛機略微超過損失。如果北非戰場無休止的消耗下去,李默不想和英聯軍拼消耗,所以李默只能寄往把地面戰爭中,徹底擊敗英聯軍。

徹底擊敗英聯軍後李默會怎麼做,難道去攻擊英聯軍本土,然後佔領英聯軍嗎錯。錯的離譜,德國絕對沒有那個實力去佔領整個世界,上帝欲讓其滅亡,必須使其瘋狂,李默當然能清楚德國所擁有的實力,就怕希特勒狂妄到無知的地步。

德國絕對是沒有那個海軍實力的,去進攻英國本土,如此情況下,李默擊敗英聯軍後就是逼迫聯軍。就直接出兵中東,把英國在中東的殖民地和油田統統搶光,到時候又有充足資源和石油的德國,就一定不怕。

其實英國就像一個婊子。又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英國這個婊子跪在胯下唱征服。這是對付賤人最正確的辦法,李默有這個實力嗎也有也沒有。北非決戰就是一個契機,敗者就是跪下唱征服的人。

李默為了不讓戰局拖得太久。戰線拉的過長,決定等待英美軍隊基本上把重兵調集到阿拉曼後,開始決戰,一戰定乾坤。如果英美軍隊分散了,德國要在整個非洲去追殲英美軍隊。

分散的英美軍隊是容易戰勝,德國在戰術上也是成功的,可是在戰略上呢德國不可能在短時間殲滅整個非洲的英美軍隊,哪麼整個非洲戰爭就有可能一打就是幾年,李默拖不起,德國也拖不起,幾年之後英美蘇軍事實力的提升,絕對比德國要快的多,那是德國將在也沒有任何的武器裝備優勢,最後只能把非洲戰爭變成永無休止的消耗戰,如果出現那種情況,德國前期的戰術勝利就沒有任何意義。

反而會讓德國陷入戰爭的泥潭,最後拖死德國,李默就是要讓英美集結非洲的所有兵力,讓他們藉助阿拉曼這個自以為是的堡壘,來一場戰略生死決戰。

集結在一起的英聯軍是不好打,並且是進攻戰,甚至德軍可能戰敗,但李默別無選擇,德國現在雖然沒有兩線作戰的實力,但絕對不能打持久戰,必須速戰速決,這就是李默選擇進攻的原因,等待英美軍隊集結的原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英美軍隊在大規模集結,李默也沒有讓自己休假,而是快速地運輸各種物資,同時讓自己的軍隊運動到阿拉曼前一百公裡處,並且的海邊修建大型的碼頭,這樣一來就可為自己的部隊用海路直接運輸,不用在突尼西亞港口登陸,在用汽車運輸到前線了,這可是一千多公裡的沙漠運輸,歷史上的李默就是因為後勤跟不上,而在北非失敗。

李默當然會吸取隆美爾失敗的經驗教訓,非常重視自己的後勤運輸能力,所有歐盟國家都被抽調了一些運輸船前來支援德國的北非戰場,不管大小,能開就可以,李默也不挑三揀四,雙方都在積極運輸,德國運輸距離近,但是運輸能力沒有英國強大,所以雙方的戰前準備工作基本差不多。

1941年1月,對於英國人來說局勢日趨嚴重。李默率領他的北非軍團步步緊逼,而英聯軍則是毫無還手之力。德軍的裝甲部隊以極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使英聯軍根本無法做絲毫的抵抗,德軍一直把戰線推進到距離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僅有 150多公裡的阿拉曼地區。

這裡離尼羅河三角洲還不到 100公里。此時,古老的金字塔已是遙遙相望。李默將軍激動地給他的嬌妻賽琳娜寫信說道:離亞歷山大只有 100多英 裡了 這一天是1941年 1月10日。李默的信發出的傍晚,他的軍團又向前推進了60多 公里。

現在只要他的裝甲部隊再向前稍微推進一些,佔領了亞歷山大港,就能拿到通往埃及的最後一把鑰匙。 就好像上帝有意要成全李默的功名一樣,此時的英聯軍第 8軍團司令奧金萊克為了保存實力,正準備撤出埃及。

可以說,只要李默隆隆的裝甲履帶再向東前進一步, 亞歷山大港開羅即垂手可得。而希特勒一旦佔領了中東,那必將對整個世界戰局造成嚴重影響,德國的觸角就會伸進印度洋,從而就會使半個地球劃入德國的版圖。 李默所取得的巨大勝利,不僅使他贏得了無比的榮譽,也使得整個德國都沉醉 在來自北非的勝利之中。

未完待續。。

: 等待鐵桿的月初保底雙倍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