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9章 民族政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9章 民族政策

第一,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從一國範圍來講, 要求國內民族一律平等;從世界範圍來講,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完全平等。民族雖然有大有小,有的先進,有的落後,但決不能以此來劃分優劣貴賤。大民族與小民族 先進民族與落後民族,在權利和地位上都應該是平等的。

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完全平等。就是說,各 民族不僅在法律上在國家政治生活領域實行平等,而且在經濟文化教育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一切社會生活領域也要完全平等。實現各民族權利的平等,一方面要禁止任何民族享有任何特權,另一方面要保護少數民族的平等權益,禁止對少數民族的任何壓迫和 歧視行為。我們要求國內各民族絕對平等,並無條件地保護一切少數民族的權利,絕對不容許一個民族享有任何特權。

第三,幫助一切民族實現民族平等權利,對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權利給予特殊照顧。不僅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採取措施,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相對後進的民族實現平等權利。真誠地無私地和長期地幫助原來受壓迫的民族發展經濟文化,幫助他們趕上先進民族的發展水平,消滅因歷史等原因造成的民族之間發展差距,實現各民族的共同進步繁榮。

第四,各民族都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無權利的義務和無義務的權利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是統一的。各民族在充分行使平等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維護民族平等 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

土改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廢除集體農莊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蘇聯的工業化開闢道路。 第二章 土地的沒收和徵收 第二條 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餘的糧食及其在農村中多餘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財產不予沒收。

第三章 土地分配 第十條 所有沒收和徵收得來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除本法規定收歸國家所有者外,均由鄉農民協會接收,統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給無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產資料的貧苦農民所有。對地主亦分配給同樣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活。並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每人二十畝土地

烏克蘭絕大多數人徹底從心底接受了德國的政策,開始主動幫歐盟軍隊帶路,去抓捕集體農莊主席,然後就是歡天喜地分田土和選舉。

而李默當然是指揮德軍野戰部隊快速地向前攻擊。歐盟軍隊掃蕩烏克蘭地方蘇聯政權。這些歐盟軍隊也不用擔心蘇聯大部隊的出現。因為此時蘇德雙方,即將在基輔展開大戰,蘇聯抽調了兩個方面軍用於基輔方向。可以說整個烏克蘭的廣大農村和小鎮,是沒有幾個蘇聯士兵的,掃蕩那裡就如打醬油一樣輕鬆。

德國北方和中央集團軍群同樣是輕易突破了蘇聯的三道防線,北方集團軍群攻擊順利,可是中央集團軍群遇到了來自基輔方向的頑強抵抗,但德國依仗自己先進的武器和戰術,還是在全力突擊,只是前進的距離十分的緩慢。

在邊境地區一系列戰鬥和杜布諾盧茨克羅夫諾坦克交戰失利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認為西南方向是德軍進攻的主要方向,因而把蘇聯紅軍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烏克蘭,有西南方面軍第5,第6第26第12集團軍南方面軍第18第9集團軍計6個集團軍,6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和28個裝甲旅,由西南方向總司令蘇聯元帥布瓊尼指揮。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號令,於1941年4月25日開始從西烏克蘭退卻。

方面軍的任務是在1941年4月29日前以野戰軍隊佔領構築於舊國界的科羅斯堅沃倫斯基新城舍佩託夫卡舊康斯坦丁諾夫普羅斯庫羅夫等築壘地域,並在這一線組織堅固防禦。預定在基輔方向行動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坦克第1叢集司令為克萊斯特上將,第6第17集團軍司令分別為賴歇瑙上將施普拉格上將基本兵力的目的,是突破蘇聯紅軍在舊築壘地域一線的正面,前出至基輔地域,奪取第聶伯河的登陸場。然後突擊集團轉向東南進攻,以阻止西南方面軍主力向第聶伯河對岸退卻,並從後方實施突擊將其消滅。

西南方面軍有44個也已在戰鬥中嚴重削弱的師與德軍40個師內有10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對峙。德軍步兵火炮和迫擊炮比蘇聯紅軍多1倍多,飛機多50。1941年4月30日,德軍開始進攻,在主要突擊方向,德軍在該方面軍完成退卻和在築壘地域一線展開前即已到達。早在1941年4月21日,德軍以坦克兵團為第一梯隊,突破了蘇聯紅軍在新米羅波爾以北的防禦,傍晚奪佔了別爾季切夫。次日。又在沃倫斯基新城以南實施突破,準備奪佔了日託米爾。

1941年4月30日,坦克第1叢集先遣部隊在兩晝夜內前進110公里,進抵基輔以西1520公里的伊爾片河。在此,坦克和摩托化步兵被蘇聯紅軍阻於基輔築壘地域的外層圍郭。德軍從行進間奪取基輔的企圖被打破。

此時,蘇聯紅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面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以避免被德軍合圍,然後全力保衛莫斯科。但被斯大林斷然拒絕,朱可夫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

安德烈梅里尼克為首的一個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毫無保留地站到德國人一方,但是在烏克蘭人中沒有什麼威信,在選舉中被鮑裡索夫擊敗,鮑裡索夫當選為烏克總統,安德烈擔任總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擔任這次選舉有些匆忙,投票率也不是很高,參加投票的人也只有一百多萬人,但是能在短短的時間裡,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十分不錯了。

烏克蘭本來就是糧倉,只要人民有土地了,哪裡會捱餓,有土地的烏克蘭的生產積極性也是空前高漲,根本就不用去強迫他們生產,物質就會繁榮起來。

未完待續。。

: 鳴謝:

海倫茲力 投了 1 票20150111 08:47

四知堂先生 投了 1 票20150110 20:40

cadlee 投了 1 票20150110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