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0章 未曾一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0章 未曾一敗

李默打算採取小心而慎重的策略,使得戰略退卻和戰術上的進攻相結合,在把時間拖上大半個月,那時候就是四月份,蘇聯已經完全解凍,路面情況和天氣就完全對德軍有利了,此時在發動大會戰,就可以使蘇軍陷入極大的混亂,從而可以更好的儲存自己的兵力和兵器。而與此同時蘇軍那種不顧損失而強行進攻的原則也會最終使得他們自食惡果。

蘇聯嚴酷的天氣和路面積雪,讓德軍被迫選擇了戰略上的退卻,到了1943年的2月,他們已經加快了退卻步伐,於是,蘇軍緊踏著德軍的足跡進行追擊,德軍撤退了大約三百多公裡。隨後蘇軍收復哈爾科夫,抵近了第聶伯河。但在2月底時,南線德軍在李默的率領下實施了一個反突擊,重新佔領了哈爾科夫,並在一段時期以內使蘇軍喪失了平衡。此時的蘇軍正好也和初期的德軍一樣,向前伸展得過度了,拉長了自己的交通線,不停地跟蹤追擊,使補給品一時接濟不上來。德軍則好象滾雪球一樣,向著自己的基地和補給方向退去,因而使自己的力量得以恢復和加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默的部隊於3月14日重新攻克哈爾科夫後,蘇軍西南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正在向後方敗退,德軍窮追不捨,一路跟蹤,並開始威脅中央方面軍的後方。蘇軍最高統帥急調第21集團軍和坦克第1集團軍,及第64集團軍增援。才穩住陣腳。此時,德軍因使用兵力有限進攻也告一段落。在3月下旬,雙方暫作休整,戰場上出現了暫時的寧靜。這時,雙方戰線態勢如下:德軍己撤過羅斯托夫,整個南翼戰線已收口並拉直,但在庫爾斯克地區,蘇軍形成一片向西楔入德軍戰線的巨大突出部。它在北西南三面與德軍保持接觸。庫爾斯克突出部正面寬100英里,北面深150英里,南面深50英里。

自此。整條戰線就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狀態。

哈爾科夫反擊戰之後。雖然整個東線趨於穩定,但德國最高統帥部卻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危險的戰局迫使其必須面對以下兩種選擇:

1 回縮戰線,將部隊進一步後退。在東線全面轉入防禦。

2 進行一些有限目的的進攻。以求削弱蘇軍的進攻力量。

為此李默向希特勒提出了兩個東線戰場作戰計劃草案:一是主動放棄頓聶茨河和米烏斯河防線。把蘇軍誘入頓河下游,再使用預先集結在那裡的德軍裝甲部隊攻擊蘇軍側面,將其圍殲;二是先發制人。在蘇軍補充冬季損失之前,向蘇軍在庫爾斯克突出地區發動攻擊,爭取將其圍殲或者重創。

嚴格意義上講兩個方案都有著各自的風險,誘敵深入固然可行,但這無意於將主動權交於蘇軍且之後對於敵人的主攻方向較難判斷。先發制人,可以取得突襲的先機,但問題是蘇軍在突出部的集結力量仍要超越德軍,而德軍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突擊力量,也將難以保證戰役的徹底勝利。

對此李默更傾向於第一套方案,並指出:此時德軍需要採取機動作戰的辦法才能獲得勝利,因此他建議將右翼部隊撤到第聶伯河一線,爾後由哈爾科夫地域實施反擊,一舉摧毀蘇軍主力。

但希特勒對於李默的第一套方案,卻感到難以接受,因為他對這套後攻方案的戰役可行性表示懷疑,此外德國元首更擔心的是德軍向北頓涅茨河和亞速海一線的退卻會影響到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政治態度,最後就是這樣必須放棄大片極具經濟價值的工業區,這顯然也是希特勒難以取捨的。於是希特勒決定採納另一套進攻的方案,他試圖在蘇軍發動春季攻勢之前就發動一次決定性大會戰,一舉殲滅蘇軍的主要軍事力量。因為英美兩國已經在積極準備登陸法國了,留給德國的時間其實並不多,而是非常的緊迫。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左右了希特勒和其他主張進攻的將領,那就是此時德軍新型的豹式坦克的產量大量提高,達到了量產五千多輛的規模,這是一種為了對付蘇軍t34坦克而研製的中型坦克,裝備有威力極強的kwk42型88毫米l70火炮。此外波爾舍的虎式坦克pzkpfwvi和斐迪南式ferdand坦克殲擊車的研製也已相繼完成。

顯然他們認為如果將虎式豹式等新型坦克投入到庫爾斯克,即足以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從而在東線戰場上重新獲得主動的地位。雖然德軍參謀總部對其期待頗殷。

英國倫敦,白金漢宮內,伊麗莎白公主正在與美國總統羅斯福會面:

尊敬的羅斯福總統,我代表英國熱烈歡迎你的到來,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訪問英國。

伊麗莎白雖然生育了孩子,但卻更加美麗動人和富有風韻,在配上伊麗莎白那高貴的氣質,使人不敢仰視,就連羅斯福這個殘廢,就忍不住怦然心動。

羅斯福忍不住在心中暗自腹誹:該死的德國佬李默,真的受到了上帝的眷顧,這麼美麗嫵媚的女王都被他狗曰的給睡了,真是暴殄天物。

表面上羅斯福依然一臉平靜,熱情地回應著伊麗莎白的招呼:

尊敬的女王陛下,為了能打敗德國法西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我是義不容辭啊

伊麗莎白和羅斯福客套一番後,就是丘吉爾和羅斯福商量具體的軍事行動了,現在的英美完全分成了兩派,一派主戰在德國發動庫爾斯克會戰的時候就登陸法國,這樣可以德國守衛不能首尾不能相顧。

另一派認為,現在不應該冒險,而是繼續用武器支援蘇聯,讓蘇聯和德國去拼過你死我活。

這兩種觀點也不能是誰對誰錯,不管使用那一種策略,首要的一點就是蘇聯能堅持到下去,不會被德國在今年就給滅掉。

如果是以前,東線的德國是三個集團軍群,彼此並不相符配合,而現在,英美獲得了一個讓他們十分恐懼的情報,希特勒任命戰無不勝的李默擔任東線前敵總司令。

李默的戰績全世界有目共睹,開戰以來未曾一敗,本來就有戰略和武器優勢的德國,很可能在李默的指揮下,在今年就把斯大林給滅了,德國一旦滅了斯大林,那麼騰出數百萬軍隊的德國,一定會立即對英美動手,這將是英美兩國的災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