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成極品老婦,我靠錦鯉小孫女開掛躺贏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0章重新整理全民認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0章重新整理全民認知

過了元宵就是楊梅公開教學大棚種植的日子了。

周邊幾個村子都由他們的村長帶領村子裡的幾位莊稼老把式作代表,來善水村學習了發芽苗菜和大棚種植的技術。

與此同時,錦州府報也刊發了楊梅所獻方子的內容。

這樣,其他州府也可以從錦州府報上學習借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實踐。

正月二十,是善水學堂揭牌正式開課的大喜日子。

老祭酒、羅院長、縣令王志遠還有陳家的大老爺、二老爺以及馬叔明的同窗好友們都來捧場支援了。

鞭炮聲、歡笑聲、讚許聲此起彼伏,空前熱鬧。

村子裡一下來了這麼多有頭有臉還有地位的大人物,來村子裡拿貨的行腳商們看得羨慕不已,誇讚善水村這是要徹底騰飛了。

村民們的臉上全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因為驕傲,他們高昂起了頭顱,因為自豪,他們連走路都帶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全村村民的見證下,老祭酒和王大人一起為善水學堂完成了揭牌的儀式。

之後,老祭酒和王大人作為‘特邀嘉賓’相繼發表了重要講話。

雷鳴般的掌聲如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

全都換上了新衣,像蘿蔔坑般排列整齊的善水新生代們全都挺直了脊背,不管聽得懂還是聽不懂,都聚精會神的聽著臺上的人講話。

因為他們知道,老先生和王大人,都是頂頂厲害的大人物。

他們從現在開始好好讀書,將來也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楊梅安排了大妮和大寶分別給老祭酒和王志遠各獻了一束手工絹花後,這才以堂長的身份,開啟了新生開學的第一堂課。

老祭酒、王志遠、羅院長還有陳大老爺、陳二老爺、馬叔明的同窗等人全都被邀請來旁聽。

別開生面的教學理念,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彷彿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專注教學三十載的羅院長驚奇不已。

他詢問馬叔明:“這什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針,你娘是從哪兒學來的?”

這真的是一個農婦該有的認知麼?

羅院長忽然間覺得自己三十多年教書育人的事業是白乾了。

從古至今,他們便被灌輸了一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理念。

家裡但凡能供一個讀書人,那就是家裡的希望,甚至是整個家族的希望。

他們會勒緊褲腰帶,把吃的穿的用的,一切好的東西都供給這個有可能出人頭地的孩子。

至於下大地亦或者家務活,嗨,那怎麼能讓孩子那雙拿筆桿子的金貴的手來幹呢?

除了讀書,他們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

所以,讀書人有時候真的除了能咬文嚼字,之乎者也之外,在老百姓們的眼裡,還有個代名詞,那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事實證明,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有‘能讀書’、‘讀好書’的天賦。

有的人窮其一生,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候,連個秀才功名都沒能考上。

家裡為了供養一個讀書人,過得窮困潦倒食不果腹,可到頭來,付出的一切卻與得到的回報完全不成比例。

後悔嗎?

後悔呀!

可是又能怎麼辦呢?

時間也不可能倒流,讓這個家庭重新做第二次選擇了啊!

然而在善水學堂這裡,讀書並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

楊梅她主張‘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孩子發揮自己所長,找到適合自己走的人生路。

“如果你是棵讀書的好苗子,那在第一年的啟蒙教學完成後,將按照大昭頒佈的考科舉的制度來按部就班地學該學的內容。

如果你不是讀書的那塊料,卻在農學上有天賦,那麼,就著重栽培你專攻農學知識。

別以為學種田就只能當老農民,眼光不要這麼短淺!

要知道,能種好田,如何提高收成,如何最佳化種苗這些都是農學稀缺人才,要是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將來大昭的下一個大司農就可能是你!

除此之外,女孩子也要好好讀書,‘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一句被歪曲的名言。

至於是從哪兒開始被歪曲了真義,已經無從驗證了。

但女孩子讀書,除了能明理,能處事之外,還能增加女孩子本身的底氣和見識。

將來嫁了人,能管家,能理賬,能打理自己的嫁妝鋪子,不至於當個睜眼瞎。。

可別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是農村泥腿子出身,這輩子就完完全全被身份定義了。

雖然有‘門當戶對’這一說,可這不是女孩子放棄學習,放棄讀書的理由和藉口。

古往今來,不乏有‘麻雀變鳳凰’的例子。

還有皇家選秀,也是從民間選拔優秀的女子充盈後宮。

如果你連最基本的‘知書達理’的標準都達不到,那怎麼奢望好運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呢?

所謂的好運只會光臨給努力的人。

越努力就會越幸運!

當然,如果對於‘嫁豪門’沒有任何想法或者興趣的姑娘們,還能靠其他的技能來增值自己。

比如紡織技能、刺繡技能、剪裁、製衣等方向,學有一技之長,就有立身的根本。

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有底氣不依附任何人,都能有信心養活自己......”

楊梅的一番話,重新整理了全民認知。

不僅孩子們聽得是熱血沸騰,就連老祭酒、王志遠還有陳大老爺、陳二老爺以及馬叔明的同窗們,也都聽得心潮澎湃不已。

善水村的家長們都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覺得秀才娘不愧是能培養出一個秀才兒子和一個暢銷書作家的母親。

原來因材施教是這麼的重要。

原來孩子是否能出人頭地,不止讀書這一條出路。

原來他們原來的想法全是錯的,女孩子也能靠讀書識字學技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怪不得那些嫁入高門的貴婦,那些富貴人家出身的小姐,個個都是氣質高華,超凡脫俗的。

到了這一刻他們才知道,原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是哄騙他們這些泥腿子的。

那些高門大戶的小姐全都在用功學,怪不得他們跟人家的距離會越拉越遠......

家長們出離憤怒了,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雞娃,一定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出人頭地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