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成極品老婦,我靠錦鯉小孫女開掛躺贏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章一個人的A面和B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6章一個人的A面和B面

不知不覺間,河邊就圍起了一圈人牆。

楊梅拽著趙茯苓上岸的時候,抬眸發現馬叔明早已經先行離開了。

楊梅心中稍霽,被凜冽的秋風一吹,渾身忍不住打了個顫,緊接著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

好在這會兒馬幼薇和劉春草帶著她的衣物過來了。

夾衣披在身上,遮擋住了溼衣貼合身形的尷尬,但身上被河水泡過,溼衣裹在皮膚上非常不舒服。

楊梅讓馬幼薇留下來看著趙茯苓。

發生這樣的事情,村長還有老宅那邊的人肯定都會趕過來。

“娘,您放心吧,我知道怎麼做。

您快些回去換身乾淨的衣裳,再讓二嫂給您煮一碗薑湯驅寒。”馬幼薇說著,看了眼豎著耳朵聽八卦劉春草。

劉春草訕訕一笑,忙上前攙扶住婆婆,“娘,咱先回吧。

家裡還有客人要招待呢!”

楊梅甕聲甕氣的應了一聲。

她出來原本就是為了找陳紹明和秀才兒子回去用午膳。

趙茯苓弄出來的這一出,對她來說就是一起突發事故。

當時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落入趙茯苓的圈套,楊梅只能咬牙自己上了。

想到對方的心機深沉,楊梅走了幾步又折了回來,拉著馬幼薇到邊上去,壓低聲音將趙茯苓在水裡對自己做的事情給閨女通了個氣。

“這是朵黑蓮花,幼薇你自己小心一點。

一會兒村長過來了,你找個機會跟村長透個底,讓村長來處理後續的麻煩。

娘先回去,一會兒打發你二哥過來幫著你。”楊梅拍了拍馬幼薇的胳膊囑咐道。

馬幼薇壓抑著怒氣忍了又忍才沒有上去抽趙茯苓兩巴掌。

她細琢磨了娘的話,抬腿去了村長家。

村裡有人跳河,有村民來家裡報了信兒,村長連飯都沒扒完就匆匆放下碗出了門。

馬幼薇走到半路就遇著了村長,陪村長往河邊走,路上三言兩語就把情況說清楚了。

村長得知趙茯苓原本想要設計的人是馬叔明時,臉色就沉了下來。

馬叔明可是他們善水村的未來,是他們舉全村之力都想要培養的優秀人才。

趙茯苓膽敢算計他們村的人,村長能對這樣的心機女有什麼好印象才奇了怪了。

“這事不能扯到叔明身上去,該怎麼處理,我心裡有數。”

村長丟下這話,端著一村之長的架勢,邁著二五八萬的步伐撥開了圍觀的人群。

馬幼薇暗松了一口氣,跟其他吃瓜看熱鬧的村民一樣站在了外圍。

從現在開始,主場是村長的了。

... ...

楊梅回到家裡換了身乾淨的衣裳,又咕咚咕咚喝了兩碗紅糖薑湯後,整個人才感覺暖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馬叔明同樣下了水,頭髮還沒有完全擦乾,額前垂著兩縷碎髮,像沒有生氣的海草,無精打采的耷拉著。

他進東屋來,雙膝一曲,直挺挺的跪在了楊梅跟前。

“娘,對不起,這次是兒子連累了您!”馬叔明聲音澀澀的,能聽出來他語氣裡的懊惱。

楊梅定定看著他。

說實話,在她奮不顧身跳下水去阻攔馬叔明撈人的時候,她對這個連續被算計的糟心貨兒子,挺失望的。

明明是挺聰明的一個人啊,怎麼就能在女人這個坑上接二連三的栽跟頭呢?

可楊梅轉念一想,又忍不住有點動容,對馬叔明的行為,多了幾分理解和肯定。

“這一次不怪你,是那個女人太不要臉,有心算無心。

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你也來不及思考分析太多,只是出於本能跳下水去救人,你沒有錯。”

楊梅拍了拍馬叔明的肩膀,啞聲喊他起來。

在她看來,從馬叔明當時最本能的選擇來分析,他冷漠自私的底色下,還有一層熱血和勇敢。

一個對生命沒有尊重、沒有敬畏之心的人,日後就算他能爬得再高,又能指望他對這個社會有怎樣的回饋和貢獻呢?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楊梅正是想清楚了這一點,才沒有站在上帝視覺去批判馬叔明。

說到底,他也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郎,還沒有經過社會的毒打,沒有被現實裡的殘酷擊倒過。

楊梅記憶裡的馬叔明,讀書刻苦,學習自律,他很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這個家裡,他是榮耀,也是希望。

他一年讀書的束脩,是全家生活費的好幾倍。

他偶有虛榮,也有自私自利的那一面。

他會看不起懦弱的大哥大嫂,瞧不上偷奸耍滑的二哥二嫂。

他也會暗自跟小弟較勁爭奪在娘心中的地位。

楊梅覺得任何人都有A面和B面,她不能只要馬叔明的A面,不願意去接受他不完美不聰明的B面。

腦中思緒千迴百轉,而他們母子剛剛的交鋒,卻只短短幾個吐息。

“快出去陪客人用膳吧,娘收拾一下,也要出去了。”楊梅微笑道。

馬叔明看娘確實沒有生他的氣,心裡稍微好受了些,點點頭,轉身先出去了。

快要跨出門檻時,楊梅提醒他一句:“紅糖薑湯記得喝,別仗著自己年輕就不愛惜身子。”

馬叔明扭頭衝著楊梅露出一絲孺慕的淺笑,聲音輕快:“知道了娘,我這就去喝。”

雖然有了下水救人的這一出插曲,但楊梅和馬叔明母子倆都在極短的時間內調整了心態,家裡的氣氛並未有什麼異樣。

楊梅做了一大桌子的豆腐菜,多元的口味,豐富的口感,讓胡掌櫃和陳紹名吃得連連誇讚,吃驚不已。

胡掌櫃有些激動,這小小的豆腐,居然有這麼多的花頭。

德運酒樓要是能把豆腐宴當成一個新的菜系推出來,肯定不愁吸引不來食客。

午膳後,胡掌櫃直接就跟楊梅簽訂了豆腐的供應合作。

與德運酒樓的生意是宋小刀接洽帶過來的,楊梅給胡掌櫃的報價就按著五文錢一斤。

其中的一文錢,是撥給宋小刀兄弟們掙的,日後德運酒樓送豆腐這項業務,仍然由宋小刀他們負責。

一文錢的差價對胡掌櫃來說不算什麼,他們做尖端銷售的吃肉,也得給別人留口湯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