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鐵血縱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六章軍部命令東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六章軍部命令東進

“給新四軍去電,質問其第七支隊突然渡江南下是何用意?為什麼不服從戰區命令?”顧祝同想了想,讓長官部給雲嶺的新四軍軍部去電,要新四軍軍部作出解釋。

同時,顧祝同將這個突發的情況立即電告重慶蔣委員長。

“什麼?新四軍第七支隊已渡江南下?娘稀屁,他們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委員長?告訴顧祝同,一定不能讓這個第七支隊留在皖南,要麼讓他們北渡長江,要麼讓他們浙東去與日本人較量。”蔣某人臉上現出怒氣,不過,他下完命令後,腦子裡又閃現柳天舒這個人的相關資料。

這個柳天舒還真是一個幹才,可惜不為黨國所用。

新四軍軍部收到第三戰區長官部言辭激烈的電文,葉軍長和項副軍長都不由苦笑不已。第三戰區早有將新四軍趕出江南的想法,這個時候中央將第七支隊派到江南,自然會激怒第三戰區,只是現在的江南,只有一個軍部和第三支隊,兵力確實不足,現在有了第七支隊,也好有個接應。、

只是現在第三戰區明確指出新四軍第七支隊違反軍令突然南下,是破壞統一抗戰的行為,要求第七支隊要麼立即北返,要麼立即向東挺進,儘快離開皖南。

第七支隊剛到江南,氣還沒喘一口,北渡長江自然不可能,但要其立即離開皖南,也是不盡人情。

最後,新四軍軍部立即向延安方面作了彙報,不久,延安的指示到了,同意讓第七支隊趕到浙西,不過,要新四軍軍部與第三戰區交涉,答應新四軍第七支隊在兩個月內離開皖南,趕到浙西。

畢竟大軍行動,不是說走就走的事。

顧祝同聽趕到司令部的葉軍長說了情況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答應新四軍長第七支隊在一個月之內,離開皖南。

在新四軍軍部與第三戰區長官部不斷交涉的時候,小原渡澤派出的那個大隊,在一個團的建國軍的配合下,已挺進到了羅場北邊二十公裡處,就在這時,小原渡澤接到情報部門的報告,得知新四軍渡江南下的並不是一個團,而是柳天舒的整個第七支隊,頓時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雖然他一直駐守蕪湖,但對柳天舒的第七支隊並不陌生,南京司令部定時下發的戰情通報,就多次提到柳天舒的第七支隊,現在得知在羅場周圍的,竟然有第七支隊七千之眾,他哪敢再讓那個大隊的日軍上去。

要知道,在柳天舒攻打寧遠的時候,從淮南前去增援的一個大隊,外加配合行動的建國軍,就被柳天舒的第七支隊吃得乾乾淨淨。

幸好派出的部隊還沒有與新四軍交火,小原澤渡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立即命令那個大隊迅速撤回,在離羅場五十公裡的團溪設防,嚴防第七支隊攻擊蕪湖。

同時,小原澤渡將新四軍第七支隊已渡江南下的事,迅速向南京日軍司令部進行報告。

小筱原誠一郎得知柳天舒的第七支隊突然撤離根據地,渡江到了皖南,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氣,柳天舒這個喪門星總算離開了皖東,這下自己的日子恐怕也會好過一點了。

柳天舒接到偵察部隊的報告,說向羅場撲來的日軍突然掉頭急速退了回去,然後在團溪設防,柳天舒一時之間沒搞明白這個小原澤渡是耍什麼花招。

但部隊畢竟才渡過長江,既然鬼子不來搗亂,也好趁機讓部隊作短暫的休整。

第二天上午,軍部派到第七支隊擔任副支隊長的章周宏和參謀長向羅全來到了羅場。

隨著兩位首長的到任,第七支隊領導班子算是湊齊,兩位新成員加入,柳天舒自然在支隊部為兩位同志好好接風,同時向他倆詳細介紹了支隊的情況。

章周宏原是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江南的一支游擊隊負責人,此人作戰勇敢,新四軍成立後,因為種種原因,一直在新四軍下設的辦事處擔任主任,半年前回到軍部。而向羅全原來是軍部作戰科副科長,這次被派到第七支隊擔任參謀長。

向羅全和章周宏聽到柳天舒介紹第七支隊的人員裝備時,不由大吃一驚,他只知道新四軍第七支隊是一種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卻沒想到第七支隊不但有四團之眾,而且炮火充足,甚至還有一個九二步兵炮營。

要知道,在國民政府軍序列裡,除了中央軍嫡系,很多地方部隊一個營甚至連重機槍也沒有幾挺。

這也難怪第七支隊敢以一個支隊的兵力攻打鬼子重兵守衛的寧遠縣城。

隨後,在全支隊團長以上的幹部會上,柳天舒將向參謀長和章副支隊長向各位做了介紹。

在羅場休整的日子,軍部送來了糧食等物資,不過,隨後在項副軍長的要求下,柳天舒還是擠出了十門迫擊炮支援軍部。

小原康澤看到第七支隊停留在羅場,一時不明白第七支隊是在長期留在皖南還是向東挺進,這時,南京日軍司令部情報部門從潛伏在第三戰區的內線得知訊息,知道新四軍已決定讓第七支隊挺進到浙西方向,於是,浙江方向的日軍開始嚴陣以待,而小原康澤接到通報,心裡卻是松了一口氣。

只要第七支隊不長期盤踞在皖南,他的防區只是應對第三戰區,壓力自然輕得多。

畢竟第三戰區就算面對自己一個大隊的進攻,都會十分小心謹慎。所以,第三戰區的部隊雖多,小原康澤並沒有完全放在眼裡。

再說近衛首相上臺後,對華的戰略方針已發生了轉變,對國民政府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而對共產黨的根據地,則實施殘酷的打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澤田司令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新四軍弄到江北去。

柳天舒並不知道小原康澤的真實想法,不過,部隊初到江南,還得有個熟悉的過程,自然也不想多事。

七天後,他接到軍部指示,讓第七支隊作好準備,在一週之內向東挺進,前往浙西的天目山地區。

這時的天目山,有國民政府浙江省政府派出機構浙西行署,同時也有中共的浙西特委,按照南方局指示,第七支隊到了浙西後,與浙西特委會合,開闢以天目山為中心的敵後抗日根據地。

只是第三戰區在浙西有六十二師,在浙東前線還有七十九師,這兩個師的兵力合計一萬二千餘人。

第三戰區這兩個師,柳天舒並沒有放在眼裡,只是現在國難當頭,他並不想與友軍鬧摩擦。

羅場第七支隊司令部,政委江金勇,支隊長柳天舒、副支隊章周宏、參謀長向羅全和政治部主任蘇蘭圍座在一起。

“同志們,軍部的給我們的命令已經到了,讓我們迅速挺進到天目山東部的臨川,下面請支隊長說說情況。”江金勇接到軍部命令後,就開始認真研究浙西的情況。

現在的浙西,日軍集中在蕪湖、高淳、溧陽一線,第三戰區第六十二師在宣城一帶佈防,其七十九師在太湖邊的長興一帶。

而第七支隊到達天目山地區,勢必打破現有的寧靜。

“各位,按照上級的指示,我們支隊將前往天目山東邊的臨川一帶,與浙西特委會合,從羅場到臨川,我們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透過第三戰區三十二集團軍的防區,直達臨川,另一條路線,卻是向東經經過固城、南豐、後佛直達臨川,只是這條路我支隊需要穿過鬼子一百公裡的防區。對這兩條開拔路線,大家都發表一下看法吧。”柳天舒在牆上的地圖上劃出兩條行軍路線,讓幾位支隊領導討論。

向參謀長聽到柳天舒說完,他望著地圖想了想說道:“我們支隊這次前往浙西,對開闢浙西敵後抗日根據地意義重大,為了保存實力,避免與日軍發生大規模的戰鬥,我認為還是讓軍部與戰區協調,從三十二集團軍的防區過去最為妥當。”

向參謀長在軍部的時候,與第三戰區長官部打過交道,在他看來,第七支隊是新四軍的部隊,名義上也是第三戰區的部隊,作為友軍,借道透過應該沒有問題。

章周宏在紅軍時期,就與國民黨的部隊多次作戰,很多戰友都犧牲在國民黨的手裡,對國民黨根本沒有好感,這時聽到向羅全這話,吸了一口煙道:“支隊長,政委,我個人覺得從友軍的防區透過,這事風險頗大。在軍部的時候,我聽說一二支隊北上後,與蘇北的國民政府軍發生摩擦,而且兩方關係十分緊張,擦槍走火的可能隨時會發生。再說,第七支隊突然渡江南下,並沒有徵得第三戰區長官部同意,難保顧長官心裡不會有看法。”

“章副支隊長,現在是國共合作聯手抗日的時期,就算我們兩黨在某些問題上有些分歧,但要說向友軍下手,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這種可能性可以說是小之又小。再說,如果從日軍的防區透過,一旦日軍調集大軍圍攻,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聽到章副支隊長並不贊同自己的建議,向參謀長有些不悅的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