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鐵血縱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六章渡江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六章渡江北上

不過,兩萬人的部隊要北渡長江,確實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

師裡幾位同志統一了思想後,立即商量接下來應該做的事。這次渡江,按照軍部的意見,是經蘇南根據地,從鎮江到江陰之間渡江,所以,大家決定首先派出偵察人員,對那一帶的地形以及敵情進行詳細偵察。

為了確保主力部隊渡江順利,柳天舒提議讓孫雪宣親自帶著部隊趕到鎮江以東沿江區域,對那裡的敵情進行偵察。同時,隱密地對新七旅進行調動。

新七旅主力還在武康一線,一旦大軍開拔,必然講究兵貴神速。

在送走了孫雪宣一行後,江金勇和柳天舒悄然趕到宜興附近的一個不起眼的村子,與第六師的首長碰頭,商量了獨立師渡江後,天目山根據地的移交情況。

第六師首長自然知道獨立師即將渡江北上,這時自是全力配合,其一個主力團已接到命令完成集結,隨時準備南下武康,接過新七旅的防務。

當然,獨立師渡江北上後,第六師兵力不足,自然不會去死守武康、長興等縣城,而是做好建立穩固的農村抗日根據地的準備。

再說,獨立師在天目山根據地,可是建立了八千餘人的地方武裝,這些部隊自然留在根據地堅持鬥爭。

獨立師渡江的工程確實有些浩大,而且這樣大的行動,還是高度保密,其難度自然更加艱難,按照柳天舒幾人商量的方案,是二十二旅率先渡江,在江北的新四軍配合下,控制住渡江區域的北岸,然後二十一旅和師直屬再渡江,最後是新七旅渡江。

廣德方向的防務,已悄然移交給了第六師的一個團,二十二旅所轄三個團,在旅長謝屏才。政委蔣先河,副旅長石強的指揮下,悄然從蘇南根據地穿過,到了蘇南根據地東邊的運河附近。

這時的二十二旅全旅官兵,已知道自己作為獨立師的先頭部隊,將率先渡江北上。

為了不讓敵人察覺新四軍的行動,二十二旅採取晝伏夜行,離開蘇南根據地後,與先期到達的孫副參謀長會合,然後派出部隊對周圍的敵人進行監視。

“謝旅長,石副旅長,蔣政委,江邊的情況我們已經摸清了,江北有我們的部隊控制,鬼子的巡邏船一般情況並不會靠近北岸,在江面上巡邏的時間為兩個小時。兄弟部隊為我們準備了五十條木船和經驗豐富的船工,一隻木船一次能運送六十人,船隊一次可以運送三千人左右。”孫雪宣望著謝屏才幾人介紹道。

“孫副參謀長,你們辛苦了。”聽到孫副參謀長已準備了五十條木船,謝屏才真誠地說道。

隨後,在謝屏才的旅部,幾人又商量了渡河的細節。獨立師的二十一旅和新七旅以及師直屬部隊,正悄然北上。

這次渡江北上,獨立師除了帶上必要的糧食和武器彈藥外,就只將野戰醫院帶走,其餘的後勤部門,全都留給了第六師,包括獨立師在周圍敵佔區建立的情報網絡。

至於派出去的師部直屬特務大隊,留下一個連給第六師,其餘的全都收了回來,被周愛國帶到了長江邊上,對周圍的敵偽據點進行嚴密監視。

柳天舒接到謝屏才發回來的渡江方案,與江金勇、向羅全和章周宏研究一番後,同意了謝屏才的渡江方案。

雖然江北也有兄弟部隊接應,但柳天舒還是決定讓二十二旅先行渡江,控制江北沿岸,做好接應的準備。

同時讓新七旅趕到江邊,監視江陰和鎮江方向的敵人,做好強渡長江的準備。

這樣大的渡江行動,難保不被日軍情報部門察覺,柳天舒不得不提前做好偷渡不成,強渡長江的準備。

反正目前鬼子在長江上也就只有一些武裝江防巡邏艇,並沒有海軍軍艦。

這種江防巡邏艇,上面裝備的是七十五釐米口徑的野炮,雖然對渡江的船隻有些威脅,但自己可以改裝木船進行武裝護衛,就算鬼子發現,夜間也好對付。

另外,柳天舒還盤算著,能不能讓特務大隊的人,設法搶鬼子一兩條江防巡邏艇,只是這個方案極些冒險。

二十二旅渡江的時間選在晚上十點,在江邊的河灣裡等著渡江的部隊,全都靜靜地坐在木船上,船工早已做好了準備,四條負責應對突發事件的改裝木船,則在江邊做好出擊的準備。

守在江邊的監視哨確認鬼子的巡邏艇駛離渡江區域後,立即發出渡江訊號,謝屏才握著石強的手,鄭重的說道:“石強同志,祝你們渡江順利。”

石強使勁握了握謝屏才的手,低聲喊了一聲出發,無數的木船悄然滑出河灣,向江對岸急速駛去。

由於二十二旅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成功,第一梯隊在一個小時後,順利渡過了長江,在江邊順利登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石強命令六十七團、六十八團一營,旅直屬炮兵營、旅直屬特務營下船後,立即在預先確定的區域做好戰鬥準備,特別是炮直屬炮兵營的步兵炮連,更是帶著兩門步兵炮,跑到江邊的高處,迅速架起步兵炮。

六十七團和旅直屬炮兵營緊張地做著接應旅主力渡江的時候,鬼子的江防巡邏艇如約而來,不過,江面上這時一片平靜,根本沒有任何異樣,鬼子的巡邏艇並沒有停留,又繼續向下游駛去。

看到鬼子的巡邏艇離開,那些船工迅速架著空船向南岸駛去。

到了凌晨四點,二十二旅六千餘眾順利渡過長江,與活動在江北的新四軍兄弟部隊會合,隨後立即控制了江北的預定渡江區域。

得知二十二旅順利渡江,柳天舒十分高興,與江金勇聯名給二十二旅發去了表揚的電文,同時指示他們一定要與江北的兄弟部隊搞好關系,嚴格遵守新四軍的紀律。

第二天一個整天,柳天舒都在關注著周圍鬼子的動靜,就是長江口,柳天舒也派了一支特別小隊進行監視。

確認長江口沒有日軍軍艦沿江而上,周圍的鬼子沒有異樣後,這天晚上,二十一旅和師直屬部隊,開始渡江。

他們渡江的時候,沒想到長江上竟然騰起了濃霧,鬼子的巡邏挺雖然在江面上巡邏,但視線極差,再加上有新四軍沿途監視,根本沒有發現在他們巡邏的間隙,竟然又有數千新四軍,從江南渡到了江北。

踏上江北的土地,柳天舒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宋雨潔看到他回頭望著長江出神,不由站在柳天舒身邊,伸出小手握住柳天舒那厚實的大手。

“雨潔,沒想到我又回到江北了。”

“是啊,轉眼就快三年了。”宋雨潔也是感慨不已。

師部過了長江,意味著渡江的行動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新七旅,現在也在江邊。

想到還有數千官兵等著過江,柳天舒心裡還是有些擔憂。

“政委,你和章副師長先去軍部彙報,我守在這裡等著新七旅的同志。”柳天舒看到江金勇走過來,就望著他低聲說道。

獨立師過了江,自然要到軍部匯報工作,說實話,自獨立師成立以來,師裡幾位首長,只有江政委和章副師長到軍部參加過會議,柳天舒和向羅全還沒去過軍部。

當然,政治部主任蘇蘭,也一直沒有機會去軍部向首長匯報工作。

知道柳天舒心裡擔心著還在江南的部隊,江政委點了點頭,說道:“那好,我和老章向去軍部彙報,你待新七旅過江後,就隨後過來。”

“行,新七旅一旦過江,我們立即去軍部。”柳天舒點了點頭。

作為師長,還沒去軍部當面彙報過工作,說來柳天舒自己都感到慚愧。

目送江政委離開後,柳天舒立即在臨時指揮部裡,研究孫雪宣送來的情報。

這個時候,他可不敢擔保鬼子沒有發現新四軍的渡江行動,畢竟這樣多的部隊過江,是不可能做得無跡可尋的。

柳天舒的猜想其實沒錯,早在獨立師趕到江邊時,日軍十三軍司令官藤田進就發現了異樣。

雖然武康城裡仍然有新四軍的活動,湖州的對面,新四軍看起來也似乎沒有異樣,但日軍還是發現了這些新四軍,似乎並不是獨立師的部隊。

隨後,日軍梅機關的特務和汪偽七十六號的特工,也察覺了新四軍獨立師的異樣。

特務的鼻子向來很靈敏,一旦發現味道不對,立即進行全力調查,隨後,新四軍獨立師將渡江北上的情報,就送到了藤田進的面前。

“獨立師要北上,喲西。”藤田進看到這個情報,突然眉頭一舒,這真是太好了。獨立師離開天目山,十三軍的壓力就大大減輕了。

要知道,就是因為有獨立師的存在,其二十二師團和一四四師團每次行動都必須謹小慎微。現在獨立師一走,十三軍只是對付蘇南的新四軍第六師和國民政府第三戰區在江浙的部隊,那就遊刃有餘了。

畢竟,獨立師在天目山牽制帝國兵力實在太多,更重要的,是前任司令官發起兩次軍事行動,都以失敗告終,讓藤田進不敢輕易對獨立師發起新的軍事打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