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山村放羊娃開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0010章 規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10章 規劃

因為承包地距離家比較遠,所以農忙的時候,農民一家都會在地頭湊合午飯。

不過,蘇良他們一家今天兒這午飯,可沒有半點湊合的意思啊。

蘇良左手抓著一塊烤地瓜,右手抓著一塊烤兔腿,大口吃著。

“哎呀,這好菜,要是有酒就更好了。”

蘇燦路搖著頭,不過看出來他是相當滿意的。

“當家的,良子烤這個兔子肉,還真好吃。”

蘇良心說,我前世多少次烤肉的經驗,才練出來的啊。

甚至於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如果蘇良現在十四五歲,然後直接到縣城開一家燒烤店,絕對用不了多久就能積累第一桶金了。

一隻大野兔,烤螞蚱,烤地瓜,一鍋燉山藥蛋,蘇良他們一家都給消滅了。

農忙時候,幹活多,飯量也大。

吃飽喝足,下午時候,蘇燦路幹活更有力氣了。

三十畝的山地,大多數是碎石渣子地,頂多挖個坑種些花椒,山楂,石榴或者核桃等樹木,能種莊稼的地並不多。

而且,就算是種莊稼的地,產量也不高。

以後隨著種子技術,農藥化肥技術的發展,地瓜的畝產量也是幾倍幾倍的增長。

看著自己父親從地裡翻出來的地瓜,個頭要比後來的地瓜小一些。

不過,這時候的地瓜種,可以自己留。

把收的地瓜埋進地窖裡面儲存,到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挖出來,再在細沙地裡面育苗,然後再把地瓜苗移栽到地裡,到秋天下霜的時候,就可以收貨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後來呢,不管是地瓜種,還是山藥種,土豆種,玉米種,小麥種等等,都得到種子站裡面去買。要不然自己留的種,根本收穫不了多少。

蘇燦路將地瓜從地裡跑出來,後面韓彩娥也將地瓜從主根上拽下來,再把地瓜上的泥巴擦掉,堆成一堆一堆的。

這會兒蘇良又去帶著小黃放羊去了。

下午的時候,羊兒吃草很起勁,頭都不抬。

蘇燦路看到羊羔子吃草起勁,知道今天晚上可能要下雨,便刨完了一大塊地之後,忙活著將地瓜裝到木推車上的糞簍裡去。

木推車架子兩側扎著兩個糞簍,糞簍是用荊條編成的,長約一米五,寬約四五十公分。

在很長的年代裡,木推車一直是魯省農村重要的運輸工具。

尤其是在山村裡面,路只有幾十公分寬,別說大貨車了,拖拉機都進不來。

鳳凰嶺村交通相當不方便,單單青石關就把外面文明的東西都給阻攔住了。

糞簍在春初剛化凍的時候,是用來裝有機肥的,就是豬圈羊圈裡面的天然肥料。

這年頭各家的有機肥都是自己用,種出來的糧食也大多供應自己吃,自給自足是農業當時最大的特點。

蘇燦路將兩個糞簍都裝的滿滿的,然後一個人推著木推車,便往家那邊趕去。

看天色,今天晚上十有八九要下雨,如果不能及時把地瓜藏起來,被雨淋了,很有可能就會爛了的。

不過,還有一種方法防止地瓜爛掉。

那就是把地瓜切成片,擺到地上。

這樣就算是下了雨,只要不是連陰天,第二天出了太陽一曬,切成片的地瓜幹得快,也不會爛掉。

但是顯然,今天蘇燦路他們一家沒有辦法將所有的地瓜都切成片晾曬到地裡,只能將一部分地瓜運回家裡。

看著羊兒埋頭吃草,趕都趕不走,蘇良便也跑到地裡,將母親切成片的地瓜幹擺放到地裡。

看著自己兒子主動過來幫忙,韓彩娥欣慰的笑了。

一家人忙活一天,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來,一家三口才回到了家裡面。

三個人都很累,然而三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

蘇燦路坐在八仙桌子邊喝茶,而韓彩娥則忙活著煮豬食,做晚飯。

韓彩娥是個利索的農村婦女,不識字,不過家裡面收拾得井井有條。

蘇良進了自己的小屋裡面,趴在床上,拿著紙筆。

“今年還有什麼機會呢?”

蘇良的本子上,第一行寫著收草藥。

一邊想著,蘇良在第二行寫上,“將整個鳳凰嶺村能承包的山地都承包過來”!

寫完這句話,蘇良將本子放在枕頭底下,然後躺在了床上。

這時候,蘇良的母親端來了一盆熱乎乎的洗腳水,放在了蘇良的床邊。

不過,蘇良畢竟是心理年齡三十七八歲的中年人,怎麼忍心自己母親在這麼勞累的情況下還來給自己端洗腳水泡腳解乏啊!

他忙坐起來。

“娘娘娘,不用這樣,我自己來就行。”

“你這孩子,這麼小,光等著就行了。”

韓彩娥對自己兒子是相當滿意的,自己兒子今天幹農活可是真的很賣力啊!

蘇良看到,母親端來的泡腳水裡面,放了好多花椒。

花椒的價格,其實在1991年的時候,也算可以,能有兩塊錢一斤。

不過今年花椒的產量高,那些收購花椒的人不喜歡到交通很不方便的鳳凰嶺村去收購。而鳳凰嶺村的花椒種植戶要想銷售花椒呢,則必須到鄰村青石關村常打聽,知道有來收花椒的,再用木推車將自己種的花椒送過去賣。

不過,收花椒的販子,一年來不了幾趟。

所以很多時候,農民種的農作物賣不掉的。

於是在城裡幾塊錢一斤的花椒,在農村裡面,卻經常被當做餵豬的豬食,泡腳的藥材。

韓彩娥給蘇良端來泡腳水之後,便接著出去張羅晚飯。

晚飯很簡單,油煎鹹魚加煎餅,再加一人一碗玉米面糊糊。

坐到矮桌邊的馬紮上,蘇燦路隨手將放在八仙桌子底下的一個白色塑料桶拿過來,擰開蓋子,給自己倒了半碗地瓜幹酒。

這年頭,鳳凰嶺村的男人們,大多數喝的都是地瓜幹酒,抽的都是最便宜的九分錢一包的捲菸。甚至於說那些年齡六十多歲的,抽的都是旱菸。

農民們都有個普遍的認知,自己用的東西,只要是地裡能產出的,就不會去買。

地瓜幹酒和地瓜幹粉皮,粉皮,是大寨鄉的特產。

不過後來呢,等到蘇良成年了以後,這些東西就再也見不到了。

有些東西被歷史淘汰了,可能並不是因為它不好。

晚飯之後,蘇良看完了新聞聯播,便回到自己屋裡,在小本子上面寫了“必須要修路”的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