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山村放羊娃開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0005章 大寨集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05章 大寨集市

重生的人要比原住民膽子大的多,是因為對於來的確定性瞭解,重生的人帶有先天性的優勢。

恐懼大多來自於未知,蘇良對這個世界太熟悉了。

週日,終於等來了完全自由的日子。

學校放假,父母都到地裡忙去了。

甚至於說,蘇良今天說服了母親趕著羊群也到承包的山地裡面去了。

他今天有充足的時間去趕集,不過這件事情如果被父母知道,八九不離十是會被阻止的。

畢竟,這一路二十裡遠,沿途要經過六個村子,遇到壞人怎麼辦?遇到惡犬怎麼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蘇良卻絲毫不在乎,週日這天一大早,蘇良揹著書包,裡面揣著幾個煎餅和一塊鹹菜,還有用白布包著的一包黃芩,身後跟著魏光強和陳四海,便上了路。

三個小夥伴結伴,一路上說說笑笑得,一路小跑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到了大寨集市。

大寨鄉,十四個自然村,大寨村西邊七個村子,大寨村東邊六個村子。

大寨村位於整個大寨鄉中間的位置,鄉政府也在大寨村。

大寨集,是整個大寨鄉三萬社員進行貿易活動的場所。

1991年的農村集市,還是非常熱鬧的,十裡八鄉的老百姓都往集市趕,來購置自己需要的東西。

這大寨集的規模很大,有乾貨市,蔬菜市,傢俱市,牲口市等等。整個集市,就跟超市一樣,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區域。

寨子集五天一個,距離集市近的村子裡的村民,每到趕集的時候,好多都要到集市上面轉上一圈。

再加上今天是八月十五的緣故,蘇良發現今天集市上面人特別多。

在蘇良的記憶裡面,自己上小學那會兒,過年沒有新衣服,也沒有肉吃,而八月十五呢,也從來沒有月餅吃,至於說元宵節吃的元宵,蘇良是在上高中的時候才從同學那邊嘗過一次。

主要,就是因為沒錢。

整個鳳凰嶺村,除了務農賣些農產品,其他能賺錢的門路,就是跟著魏振堂到四裡八鄉蓋房子。

然而蓋房子的工錢,都是到年底結算的。

而很多情況,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

正常情況下,包工頭能給農民工結算一半的工資就算是有良心的了。

跟著魏振堂幹建築的勞力,一天的工錢是5塊錢,一年下來能幹200來個工就算是不錯了。畢竟,魏振堂也不是說一直能接到活。

200個工滿打滿算是1000塊錢的工錢,然後魏振堂還要剋扣一半,一個勞力一年到頭到手能有500塊錢也算是不錯了。

另外的收成就是地裡的莊稼,不過這年頭種子化肥和農藥都不行,農作物的產量都很低,扣除了口糧和公糧,能拿來賣的,能換200塊錢就不錯了。

另外蘇良家承包了30畝地的山地,種了不少花椒、核桃、石榴等,忙活一年算下來能有個500塊錢吧。不過因為蘇燦路承包了山地的緣故,就沒有多少功夫去天天跟著魏振堂幹建築了。

總算下來,蘇燦路一家一年能有七八百塊錢的收入。

而支出呢,光三提五統的支出就是二百多,再加上蘇良上學一年得花一百五十塊錢,這樣就花掉一半了。

剩下的就是人情世故的花銷,柴米油鹽的支出,熬到年底,能有個百十塊錢的餘錢,那就算是很不錯了。

當然了,如果趕上花椒漲錢,那情況就好得多。

去年花椒價格達到歷史高峰的10塊錢一斤,蘇良家收了150斤幹花椒,賣了1500塊錢,年底的時候存了個1000塊錢的存摺。

一年結餘1000塊錢,這可是個值得驕傲的成績了。

蘇燦路兩口子合計著,等攢夠了五千塊錢,也跟魏振堂家一樣,蓋瓦房。

然而今年的花椒價格大幅下跌,只有3塊錢一斤,蘇燦路採摘花椒的熱情明顯不如往年,今天都跑去當建築工去了。

蘇良他們一行三人跑到了大寨集市上,摸著空空的口袋,看著扛著糖葫蘆叫賣的老頭,咽了口唾沫。

“四海,你想吃糖葫蘆不?”

陳四海以為蘇良有辦法,眨眨眼:“咋,咋,咋不想吃啊?”

“想吃也沒辦法啊,咱們又都沒錢。你帶的那些黃芩,不知道能賣多少錢。”魏光強看向蘇良的書包。

“走,咱們去找收草藥的問問去。”

蘇良招了招手,便帶著另外兩個人往集市的深處走去。

前世的時候,蘇良從山上抓到全蠍,每年都有多次到大寨集市上面找藥材小販賣的經歷,所以藥材小販們在集市哪個位置,他記得很清楚。

沒一會兒,蘇良他們來到藥材市。

大寨集市的藥材市,在1991年的時候,是挨著傢俱市的一個小攤市,總共也不過四五個收購藥材的小販。

這些小販,上午的時候會到集市上面等著別人來賣蟲草等等,下午呢,也會走村串巷地去收購。

看到有小孩靠近,其中一個小販忙笑著問道:“賣蠍子嗎?”

沂蒙一帶的蠍子是很出名的,藥用價值極高。

“收黃芩嗎?”

蘇良的話讓小販很驚訝,笑呵呵地說道:“你們這麼小,就去挖黃芩了?”

蘇良昨天挖了兩個多小時的黃芩,挖了有一小包。

“嗯,有點兒,麻煩叔叔你給看看。”

“呀,小夥子真不錯啊,還真挖了不少黃芩,這溼的是一塊錢一斤。”

聽到價格,蘇良也沒講價,便說道:“那行,麻煩叔叔你給稱重一下,斤兩你可看得仔細點,我爸給我稱了是一斤一兩。”

“你爸的稱可沒我的準兒,看到沒,剛好八兩。”

各行有個行的規矩,收草藥的小販的稱,一般就是八兩秤,這點兒,蘇良前世的時候就瞭解過。

“那行,那就是八毛錢了?”

“不,叔給你一塊錢,下次你挖了黃芩,再找我來賣。”這做買賣的倒是挺有良心,沒有坑蘇良。

蘇良笑著接過了錢,連連稱謝:“那,叔,這蠍子是怎麼收的?論斤還是按個?”

“論斤也行,按個也行,論斤也行。按個是2毛錢一個,論斤是50塊錢一斤。”

蘇良點了點頭,然後指著黃芩問道:“叔,那曬乾的黃芩多少錢一斤?”

“七塊錢一斤。不過你最好賣我溼的,幹的你曬不好就都廢了。廢了,就一分錢也不值了。”

這是事實,但是溼黃芩四斤就能曬一斤幹黃芩,很明顯,賣幹黃芩要划算地多。至於說如何曬乾黃芩,蘇良前世早就學會了。

魏光強和陳四海根本沒認真聽藥材小販跟蘇良的對話,他們現在羨慕的是蘇良手裡的一塊錢。

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蘇良可以確定,回鳳凰嶺村,魏光強和陳四海他們兩個,一定會去挖黃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