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53章 朱由校大開眼界, 大明震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53章 朱由校大開眼界, 大明震動!

有理想有抱負是好事,

但理想抱負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不然也不會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樣的話了。

黃宗羲的話雖不無道理,但不適合眼下的大明,百姓需要的不是什麼明君,賢相,良將,大賢,百姓需要的就是吃飽肚子,每天能過上安生日子,這就夠了。

帝王將相對尋常百姓來說距離太遙遠太遙遠了,乃至一些風流人物的韻事,什麼秦淮八豔,江南才子,距離百姓也很遙遠,畢竟尋常百姓一年到頭也見不到縣官一面,他們終日生活的地方不過是村鎮,去趟縣城都是過年了。

任何理想抱負都是要考慮到現實情況的,在如今這個大明越來越強盛,百姓生活越來越好的年代,你跟百姓說不要皇帝了,百姓絕對啐你一臉口水然後把你抓起來扭送衙門:“不要皇帝了?是不是不想讓我們過好日子?就知道你們這些讀書人見不得老百姓好!”

老百姓需要的穩定,需要的是一日三餐,柴米油鹽,軍國大事,家國天下距離他們太遙遠,太虛幻,哪怕是開啟民智,民族意識國家意識得到覺醒,尋常老百姓也不會支援黃宗羲的,在儒家傳承數千年至今的年代,黃宗羲的思維無異於是弒君謀逆。

張好古不想看到一個優秀的年輕人消失,因此他選擇喝住黃宗羲,讓他不要再提這些東西,等黃宗羲再大一點,經歷一些事,自然就明白為什麼會有妥協了。

更何況,張好古是不會和朱由校翻臉的,朱由校是君,他是臣;朱由校是徒弟,他是師父;同時他們還是朋友,是兄弟,是親家...

人生難得一知己,人生難得相知心,朱由校當初肯信賴自己,全心全意助力自己推動新政,幫助自己擺出萬難,始終支援著自己,相信著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到如今大明首輔的這個位置上,自己的新黨佔據朝堂半壁,大同書院遍佈北國江山,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君臣融洽?

這樣的君臣,縱觀華夏數千載歷史又有幾人?

如今張好古推動著張好古,已經一步步已經改變了大明原有的命運,改變了大明百姓的命運,如今的大明不可能在經歷歷史上明末清初那段黑暗沉淪的歲月,那段農民起義頻發,軍閥殺戮不斷,狄夷踐踏華夏的歷史不可能再出現了。

當今的大明富有四海,國強民富;當今的大明威服四方,夷狄賓服;當今的大明百姓安居樂業,工商蓬勃發展;當今的大明宛如新生,未來也必然傲視寰宇。

終此一生,能有如此成就,青史留名,難道還不夠嗎?

能改變大明的命運,把大明走滅亡的道路上拽回來,重新駕馭著這架馬車走向正道,這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哪怕如今朱由校是在平衡朝堂,制衡新黨,哪怕朱由校可能已經不如當初那麼全心全意信任自己,但張好古依舊不會去造朱由校的反,也不會允許手下人這樣做。

緩緩起身,張好古站在窗前,捧著茶盞望著紫禁城上空那輪明月,不知不覺,當張好古想要喝口茶時,那冰涼的茶水才讓張好古驚醒,他已經在窗前站了許久了。

看著手中已經冷掉的茶水,張好古喃喃自語著:“君如青山,我如松柏...”

隨著端著茶盞的手輕輕一鬆,那精製的茶盞掉落在地面上頃刻間摔得粉碎。

翌日,張好古走進內閣,黃宗羲已經早早在這裡候著了,見張好古來了上前行禮:“元輔。”

“昨晚睡得如何啊?”張好古問道。

黃宗羲笑了笑:“睡得很好。”

點了點頭,張好古走進內閣隨口問道:“工科院那裡最近有什麼研究成果沒有?”

黃宗羲說道:“工科院幾位學士正在研究小型化的蒸汽機,元輔您不是說蒸汽機可以運用在船上麼,學士們正在實驗這種技術的可行性。”

張好古坐在自己的桌桉前,翻開一本摺子,正好是江南總督汪文言的摺子,摺子上汪文言一方面是對江南行省有如此多的貪官汙吏沒有被發現因此請罪,另一方面則是言明江南各地已經開始在運用新的織布機,並且商人們也開始重視工匠格物,打算鑽研其他方面賺錢的門道。

滿意於江南士紳的思路,加上黃宗羲所言的工科院程序,張好古說道:“嗯,是件好事,格物方能至知,開拓自己的思維方才能開啟新的大門,大明的發展,離不了格物。”

“處理完這些摺子,太沖你陪本閣去工科院看看。”

黃宗羲點頭:“學生明白。”

處理完這些摺子後,眼看已經近正午了,黃宗羲問道:“元輔,我們是用了飯再去還是?”

張好古笑道:“直接去工科院,一併吃了就是。”

張好古和黃宗羲進了工科院後,看著如今規模越來越大的工科院滿意的點了點頭:“單衝這個規模來看,倒是有大明工科院的氣派了。”

宋應星得到門衛報告說首輔來了連忙趕過來,看見的確是張好古後急匆匆上前:“元輔,您來了怎麼也不說一聲啊。”

張好古笑道:“本閣就是來看看工科院的發展,如今工科院發展如何,宋學士可有給本閣介紹的?”

宋應星說道:“回元輔,如今的工科院,已經分為了數個院區,農學、化學、水利、工程等,後續可能還要繼續劃分。”

“眼下水利院,工程院都在與水利衙門合作,在京畿、河南、河北等地挖掘溝渠,修築水庫,目前我們已經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技術,可以利用在河堤,水庫之上。”

“化學院和農學院聯合研究的肥料,目前已經更新迭代了,第一代肥料馬上就可以大規模生產了。”

聽到肥料,張好古說道:“肥料研究迭代是好事,但還是要注意兩點,第一,肥力高是好事,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能大規模生產且價格一定要卡住;這第二點,就是務必注意安全,肥料的安全,人員的安全都要注意好。”

宋應星說道:“元輔放心,臣等心裡有數的。”

微微頜首後,張好古又問道:“本閣聽說,蒸汽機的研究運用,有眉目了?”

宋應星回道:“是,目前蒸汽機已經開始在船隻上進行試驗了,不過還過於簡陋。”

“不怕簡陋,帶本閣去看看。”張好古對這能初步運用在船隻上的蒸汽機可是很感興趣的。

宋應星帶著張好古來到機械學院後院,在這裡有一方大池塘,目前池塘邊上就停著一艘木船,在木船的船尾處,張好古明顯能看到改動,而船身兩側有兩個輪子做槳,看來學士們也是仔細研究過,選擇將蒸汽機安置在了船尾。

“元輔。”

“元輔您來了。”

“...”

笑著和一位位學士打著招呼,張好古湊到木船邊上:“這蒸汽機,可否用在船隻上?”

一旁的一位學士說道:“回元輔,蒸汽機的確可以用在船隻上,眼下這只是做了個簡單的實驗,將蒸汽機放置在船尾,同時兩側放置明輪,用導杆連線,可帶動船隻前進。”

“就是...”

聽到就是,張好古笑道:“有話直言便是,沒什麼不能說的。”

學士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就是航程短了些,船小,可載的煤炭和水也好。”

一旁的黃宗羲問道:“這蒸汽機用的水,還有講究嗎?”

學士說道:“用水很關鍵,這水不行,蒸汽機內就會生鏽結痂,最好就是用反覆燒開的淨水。因此載水,載煤很重要,這不僅關係航程,也關係著蒸汽機的壽命啊。”

張好古對這些瞭解不多,因此他很重視這些專業人員的意見,專業的事就必須交給專業人員去做,不懂裝懂,外行指導內行會出現什麼差錯他再清楚不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見這條小木船可行後,張好古說道:“各位學士辛苦了,這蒸汽機已經證明可以用在船隻上了,那麼接下來就要研究更大效能的蒸汽機。”

“本閣也不怕告訴各位,大明自西南至遼東,有著萬里海疆啊,如此廣闊的沿海面積,遷界禁海是肯定不合理的,朝廷要開海禁,鼓勵漁業,通商,船運,就需要一支強大的水師。”

“本閣希望大家能繼續努力,早日研製出來能推動兩千料,五千料乃至萬料大船的蒸汽機來。”

“我大明永樂時期,能有五千料的寶船橫行西洋,這天啟朝,總要走到前人曾經到過的地方,去看一看風光的。”

正談著蒸汽機呢,張好古一抬眼,勐然看見遠處一個巨大的孔明燈正在不斷升空,看樣子上面似乎還有人!

熱氣球?!

有些疑惑的張好古指著遠處那徐徐升空的孔明燈問道:“那是?”

宋應星打眼一看,連忙說道:“那應當是正在研究的飛球。”

“元輔,我們也是看到孔明燈可升空後有了的這個想法,既然小的孔明燈以一個漿湖的紙殼加一截蠟燭便可升空,那做個能大的罩子,用更大的火堆,是不是就能將人帶上天呢?”

“那飛球用麻做底,敷以綢緞,輕盈堅固,球上寬下窄,開口處置一炭盆,便可載人上天了。”

聽了宋應星的話,張好古也是忍不住感慨,誰說古人智慧就低了?

真要讓古人睜眼看世界,給古人一個啟迪,古人能創造出什麼樣的東西來,誰敢想象?!

金字塔,長城,始皇陵,通天塔...

如今,蒸汽明輪的船已經出來了,熱氣球也出來了。

那鐵甲艦,飛艇,還會遠嗎?

等大明水師裝備了鐵甲艦,大明的軍隊換上了後膛槍炮,天上懸浮著大明的飛艇,那個時候,這天下還有什麼地方是大明子民去不得的嗎?

不由得,張好古腦海裡出現了一幅畫面:天空中飛著一架架描繪著山海經異獸飛禽圖桉的龐大飛艇,地面上是一輛輛鋼鐵鑄造的戰車和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大炮,海面上一艘艘小山一般的鐵甲戰艦宛如群山一般延綿不絕,大明得此橫掃四海八荒,真正做到天下一統...

深吸一口氣,將腦中那副美好的幻想驅散之際,張好古沒來由的又想起前世一句話:“願我有生之年,得見華夏君臨天下。”

長舒一口氣,張好古笑道:“諸位學士辛苦了。”

“本閣看到各位的努力成果了。”

說著,張好古指了指天上的飛球,又指了指那小船說道:“這個飛球,還有這明輪船,今日多加檢修,確認無誤,明日本閣會請皇上前來檢視,到時候皇上勢必要親自登船乃至乘坐飛球試一試的。”

“諸位學士,可明白本閣的意思?”

周圍的學士紛紛點頭,宋應星更是拍著胸脯保證:“元輔您放心,明日必然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張好古見大家緊張,又笑道:“放輕鬆,像今日這般表現即可,要是明天飛球飛不動了,或者這船動不了了,皇上又不會打你們板子,頂多扣你們經費。到時候啊,各位學士怕是要節衣縮食做研究咯。”

聽到張好古這調笑的話,眾人也不由得笑了起來,緊張的氣氛也鬆懈了不少。

離開工科院後,張好古看著門口的轎子停頓了片刻,隨即笑著走入轎子裡,一旁的黃宗羲有些疑惑:“元輔可是覺得這轎子有何不妥?”

張好古笑道:“太沖啊,相不相信,再過些年,我們就不需要轎子了,用蒸汽機做動力的車就會取代轎子,而轎伕啊,可以去拉黃包車,去駕馬車,甚至可以學著開公交車...”

“之前本閣還覺得這些離我們還遠,現在一看啊,新時代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

“新時代?什麼時代?”黃宗羲問道。

張好古掀開簾子看向兩側的人流,緩緩說道:“工業時代,蒸汽時代,大發展時代。”

“是大明的新時代,也是我們的新時代。”

...

“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一聲聲山呼中,朱由校下了轎子,看著眼前的宋應星及身後大批的工科院的學士們,笑著伸手虛抬:“諸位都乃我大明國士,快快請起。”

“謝萬歲。”

朱由校又看向張好古:“師父啊,這工科院研究出來了什麼好玩意,值得你特意拉朕來一趟?”

張好古笑著說道:“皇上這些時日沒怎麼關注工科院的進展吧?”

見朱由校點了點頭,張好古笑道:“皇上莫急,容臣買個關子,咱們進去便知。”

朱由校笑道:“看來是個大驚喜啊,那朕就再等等。”

“皇上,元輔,這邊請。”宋應星引著路,在大批禁軍,錦衣衛,東廠番子的保護下,朱由校和張好古來到了水塘前,看著水塘邊這個裝著明輪的小船,朱由校問道:“這就是驚喜?”

張好古行了一禮:“皇上,這可是蒸汽機第一次用在船上,難道不是驚喜?”

朱由校點了點頭:“的確是個驚喜,朕去試試。”

魏公公一聽,連忙湊上來:“皇爺,奴婢也跟著。”

張好古笑道:“這船容納七八個人不是問題,魏公公一起來吧,也算是見證一會兒的另一個驚喜。”

三人上了船,宋應星和兩位學士也上來,朱由校和魏公公眼看著宋應星三人一番操作,伴隨著蒸汽機的吵雜聲音,小船兩側的明輪開始緩緩轉動,船隻開始向水塘中心駛去。

坐著這不用人力搖槳的船,朱由校和魏公公難免有新鮮感。

“皇爺,真是絕了,這小小的蒸汽機竟然能推動這船前進,格物果然非同一般啊。”魏公公感嘆著。

張好古則是笑道:“這格物可以說是第一生產力,格物創造的能量是絕大部分人想象不到的,莫說木牛流馬,便是上天入海,也並非不可能啊。”

魏公公聽了笑道:“張師傅,您說木牛流馬,現在奴婢信了,但上天入海,怎麼可能啊,這入了海,船不就沉了。”

張好古笑道:“入海的話,現在的確有點難。”

“但皇上,還記得臣剛才給您說的另一個驚喜嗎?”

朱由校詫異的看向張好古:“難不成,師父要帶朕上天?”

張好古笑道:“為什麼不可呢?”

魏公公聽了懵了,上天?!

這,這人怎麼上天啊?!

可隨著船隻行駛到對岸,看著岸邊上那巨大的熱氣球和下面的吊籃,魏公公有些不敢相信了:一會兒該不會真的能上天吧?

張好古率先進入吊籃然後伸出手:“皇上,試一試?”

如今的朱由校,隨著一場場勝利和新政的推行,那可是自信無比,豪氣雲天,他當即握住張好古的手,進入了吊籃。

一旁的魏公公見朱由校上去了連忙跟上:“張師傅,張師傅,別忘了奴婢啊。”

“魏公公,來。”張好古又伸手將魏公公也拉上來。

三人站在吊籃內後,張好古對宋應星做了個手勢,隨著繩索鬆開,熱氣球帶著吊籃緩緩升空,感覺著離開地面的一瞬間,魏公公慌了:

這,這原來真的能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