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00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00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炭盆之中,

煤炭燒的通紅旺盛,周圍擱著幾個表皮燒焦的番薯土豆。

朱由校伸出手在炭盆前取暖,那暗紅的火苗跳躍著,朱由校雙眼微眯,神情很澹然。

張好古聽著朱由校的話,神情有些嚴肅。

不提武英殿內的王體乾,魏忠賢以及其他貼身侍衛,宮女太監這些死忠,放眼整個紫禁城,整個京師,都在京營和錦衣衛的掌控中,朱由校這話說出來,意思可有些嚴重了。

雖說大明的皇宮一直就沒安全過,皇帝在皇宮裡安全都得不到保證,但強勢的皇帝還是能保住自身安全的。

朱由校眼下所掌控的權利,即便不說比肩太祖,那也是比肩太宗文皇帝的,這話說出來代表朱由校認為這皇宮,堂堂天子居所已經不安全了,這性質可嚴重了。

“陛下可是發現了什麼?”張好古問道。

朱由校搖了搖頭:“一種感覺罷了,無論怎麼說,太子總是要在外面成長的。”

“朕,希望燃兒能順順利利的長大成人,從朕手裡接過這座江山。”

“但是,大明的太子,未來的皇帝,要是不經歷一些風雨坎坷,到時候你我君臣攜手打造的這座江山朕又怎麼放心的交過去。”

張好古笑道:“太子殿下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殿下今雖六歲,卻早聞睿哲,遍觀詩禮,天資粹美,日表英奇,這日後必定繼承陛下志向,守護好大明江山。”

朱由校也是忍不住笑道:“燃兒的確不一般,歲雖幼但聰穎非常,將來還需要師父教導燃兒,幫朕把燃兒培養成才...”

魏公公聽著朱由校的話,看著蹲坐在炭盆前親密無比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心裡止不住的泛酸水,這君臣關係怎麼這麼親密?

難不成張好古還要做兩朝帝師??

不愧是張師傅啊,這未來百年,張家的勢是不會衰弱了...

時間一日日過去,京師連著下了幾場雪,這大明的北國也正式進入銀裝素裹的時節,放眼望去,天地之間一片潔白寒氣凌然,彷彿將世間汙濁罪惡掩埋洗滌。

朱由校北巡草原的時候到了,在京師內外,一隊隊人馬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京師三大營的精銳,錦衣衛的緹騎,內宮各監的太監舍人,侍衛隨從等等都以調配完畢,而皇帝出巡,政務就交給了內閣,說是交給內閣,但負責的確是盧象升、張瑞圖、喬允升三人,至於黃立極、魏廣微則隨張好古一起隨駕北巡。

之所以帶著黃立極和魏廣微,不是他二人多重要,恰恰相反,雖然多他二人不多,少他二人不少,但帶走了這倆,內閣運轉能更順暢些,能少很多掣肘。

而且在皇帝跟前,出謀劃策下決斷的也是張好古,輪不到黃立極和魏廣微拍板。

也正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情況,黃立極和魏廣微已經準備認命了,論能力,論皇帝信任程度,論勢力,論年紀,什麼都比不過張好古,人家現在還給你留著面子,讓你繼續在內閣當這個閣老,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認了吧。

大同,這是大明進入草原最主要的關隘,也是王師出塞的第一關口,大明和草原之間的聯絡當今也以大同為主,畢竟這裡有大明第一條修建的通往草原的直道。

聖駕儀仗抵達大同後,朱由校在這裡視察大同關和長城的情況,大同總兵熊廷弼給朱由校講解如今大同附件長城內外的情況。

朱由校披著一件大氅站在大同關上,看著這座堅固的關隘上的大明將士們,滿意的點了點頭:“大同是長城的門戶,京師防禦的要點。若說山海關是進出遼東的主要關隘,這大同是進入草原的主要關隘。”

“朕把愛卿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把朝廷和草原的交通要地交給了愛卿,這兩年熊愛卿所作所為,朕都看在眼裡,沒有辜負朕的期望。”

說著,朱由校笑著替熊廷弼撣去鐵甲上的霜雪:“有熊將軍在此,朕睡得安穩。”

熊廷弼躬身,身上的鐵甲都在卡卡作響:“臣盡人臣本份而已,當不得陛下如此誇讚。”

“本份,盡本份好啊,”,朱由校繼續向前走,“多少人連人臣本份都不願意給朕做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滿口的道德仁義,一肚的男盜女娼。”

朱由校這話說出來,隨行臣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解,狗皇帝這是說誰呢?

總不可能是說我們吧?

絕對不可能,我們可是朝廷棟樑啊...

在大同關沒有待太久,巡視一番後,聖駕繼續向北。

白茫茫的關外草原,天寒地凍,聖駕隨行大軍浩浩蕩蕩鋪開在草原上形成一道長長的絢麗色彩。

那十八匹白馬拉著的龍攆穩速前進著,車廂內幾處炭盆燒著,讓裡面溫暖無比,即便穿著單衣也不覺得冷。

“師父,眼下快到巴連衲都了吧?”朱由校問道。

張好古點了點頭:“如若不差,明日就能到巴連衲都的草場,巴連衲都的迎駕馬隊很快就會和緹騎接觸了。”

朱由校抿了口茶:“好啊,自從巴連衲都上表內附,成為中國之土,朕還是第一次來這,是要好好看看。”

巴連衲都的迎駕馬隊由陳亞萬親自帶領,和緹騎接觸證明身份後,由巴連衲都的人開始引路,陳亞萬則是前往中軍拜見朱由校。

“臣,巴連衲都知府陳亞萬拜見陛下。”

“宣。”

進入龍攆內,陳亞萬看到了熟悉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和熟悉的首輔張好古。

“陳愛卿在這草原苦寒之地,辛苦了。給陳愛卿上碗熱湯,邊和邊聊。”朱由校說道。

很快魏公公給陳亞萬捧來一碗熱湯,陳亞萬接過熱湯捧著,開始給朱由校和張好古講述如今巴連衲都的情況:“今年實際上並不是多麼寒冷,巴連衲都還好。如今巴連衲都九片牧區,九十個旗,改穹頂為戶,讓牧民們定居放牧,分化草場。眼下巴連衲都有戶十三萬一千四百二十六戶,丁六十四萬五千二百九十二人。相比先前,增添了整整三萬多戶,十餘萬人丁。”

朱由校一聽增添了這麼多人口很是開心:“這兩年增添這麼多人口,陳愛卿是用心了的。”

陳亞萬說道:“先前巴連部和衲都部合二為一,加上其他依附的部族,讓巴連衲都加起來有人丁四十餘萬,後朝廷恩德廣佈草原,威名赫赫,引來了不少小的部落依附。”

“加上陛下仁慈,朝廷給予巴連衲都諸多物資,讓牧民們衣食住行皆有保障,牧民能吃飽穿暖,冬季可防寒,這就讓孕婦們多了一重保障,新生兒也能安穩度過冬天。眼下巴連衲都的牧民無不以大明臣子的身份而驕傲,牧民們都渴望著見到陛下。”

朱由校想著這一路走來見到的荒蕪曠野,這塞外就是如此,往往千里都見不到人煙,如今巴連衲都能有六十四萬多人口繁衍生息,分佈在這千里巴連衲都草原上,這就是莫大的政績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塞外不比關內,能保證牧民生息就是莫大功績,眼下巴連衲都人丁增長,牧民安心放牧,種植作物,懂禮義廉恥,知道何為朝廷,何為天子,這是教化之功,朕心甚慰啊。”朱由校對陳亞萬的政績很滿意。

若是按照陳亞萬這樣施展下去,巴連衲都早晚徹底融入大明,成為朝廷在塞外的堅實臂膀,讓朝廷扼控草原。

抵達巴連衲都後,朱由校也是見到了熱情的草原牧民。

從各片牧場趕來的牧民們紛紛對著龍攆行禮,這由十八匹神俊白馬所拉的龍攆內,坐著讓他們過上如今吃飽穿暖,衣食無憂好日子的大皇帝,那是君臨關內關外的聖天子,是這天下的主人。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外面的山呼萬歲聲讓朱由校確信了巴連衲都的情況,牧民們穿著厚實的棉衣,面色紅潤,身體健壯,那精神飽滿的狀態,和缺衣少食的饑民是全然不同的。

這也是為何朱由校敢確定這巴連衲都的發展沒有矇騙自己的原因。

龍攆停在巴連衲都城外,這是如今巴連衲都草原上建起來的第一座塞外城鎮,城牆是由石頭堆砌而成,以泥土碎石加固,雖然城牆不夠高大厚實,但在如今的草原上已經很難得了。

巴連衲都的各部那顏,各片牧區的縣令,各旗的旗長聚集在城外迎接著朱由校的到來。

隨著龍攆停下,朱由校從龍攆內走出來,這些人立刻行禮:“恭迎大皇帝陛下。”

“諸位愛卿平身,走,進去說話。”朱由校笑著,龍行虎步進入巴連衲都城。

這巴連衲都城內,也是以加固的蒙古包為主,陳亞萬居住辦公的地方,就是一個大號的加固過的蒙古包。

眼下這裡成了朱由校暫居的地方,看著這些那顏,縣令們恭敬拘謹的模樣,朱由校笑著說道:“諸位愛卿不要拘禮,這巴連衲都是朕的,但也是你們的。沒有諸位愛卿盡心竭力,這巴連衲都發展不到今日這等情景,諸位愛卿都是有功之人啊。”

和巴連衲都的那顏,縣令們聊了聊,再次確認了巴連衲都各片牧區,各旗的發展情況後,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下巴連衲都有六十四萬餘人口,維持著四萬民兵,這四萬民兵分散在巴連衲都草場上,每日放牧、巡邏,每季巴連衲都還會讓各片牧區把青壯集結起來進行數日的訓練。

若到了戰時,巴連衲都可以直接拉出四萬精銳的蒙古騎手,如果情況緊急,這個數字能擴充到八萬。

在不影響巴連衲都的正常運轉下,拉出八萬青壯,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事了。

畢竟巴連衲都是按照關內的運轉來的,可不是像其他蒙古部落,一個男人,長到十四五歲,騎上馬,拿上長矛彎刀就是士兵了。

巴連衲都的四萬民兵,都是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壯,這個年齡段,無論是經驗還是體力都是巔峰的時候,他們精通馬術騎射,善於運用遊獵戰術,而且家家都是養育著子女,是巴連衲都的中堅階層。

至於二十五歲以下,十八歲以上的男子,其主要任務還是結婚,養育子女,他們也接受了民兵訓練,如有需要,他們就是第二批被徵召集結的騎手。

這是草原的常態,也是草原人都習慣的生活方式。

在巴連衲都待了兩日,聖駕繼續啟程前往察哈爾草原的察罕浩特城。

巴連衲都各部那顏隨駕前往,這次草原各部盟的那顏都會前往察罕浩特,在哪裡迎接大明皇帝陛下的到來。

在朱由校的行轅前往察罕浩特之時,在更遙遠的北方,寒風之中,一個小部落的牧民正在自己的穹頂內熬著冬季,他們渾然不知,此時一名又一名帶著皮帽穿著皮衣,手持長矛的騎兵出現在他們的部落外。

為首的那人穿著罕見的鐵甲,風霜在他臉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刻的痕跡,他腰間懸掛著一柄彎刀,那是阿速部那顏的金刀。

阿速部一開始並不是蒙古正統部落,說起來,阿速部實際上是一個融合性的部族,在漫長的時間內,色目人、蒙古人、西夏人、漢人還有北部蠻族們融合起來,形成了如今的阿蘇部。

阿速部在蒙古內部一直上不得什麼檯面,甚至被蒙古人當作蠻子,一直在漠北那外高加索北部的窮山惡水裡生活。

但就是這樣一個部落,哪怕是蒙元勢頹,被明朝吊著打一路反推回了草原,依舊對蒙元忠誠不二,聽從著蒙元皇帝的號令。

哪怕從蒙元分裂為韃靼部和瓦剌部後,阿速部依舊聽從著韃靼部大汗的號令,畢竟韃靼部大汗是蒙元正統,哪怕很長一段時間內,瓦剌部的太師曾遙控蒙元殘部,阿速部依舊只聽從蒙古大汗的號令,直到,韃靼部大汗林丹巴爾圖被皇太極偷襲死在賽汗山...

韃靼部四分五裂,漠南蒙古分崩離析,而蒙古大汗也失去了傳承,阿速部徹底成了無人要的野狗。

可即便如此,阿速部依舊以蒙古自詡,雖然各部都不待見他們,不願意給他們提供幫助,但阿速部依舊在那窮山惡水的地方頑強的生存著,因為蒙古人不待見他們,但還有人願意幫他們,給他們提供商路與其貿易,雖然這種貿易完全就是阿速部拿著辛苦開採的礦石和打獵的皮毛去換一點可憐的糧食,鐵器,但阿速部好歹是存活到現在了。

如今阿速部得到了訊息,大明的皇帝來到了草原上,阿速部發現了重現大蒙古榮光的機會:只要把大明的皇帝殺死在草原上,那察哈爾草原將從大明的統治中脫離出來,再次成為大蒙古在漠南的核心,而阿速部也可以憑此發展自身,增強部落實力。

阿速部那顏算是看明白了,自從大蒙古退回草原後,各部的心就不齊了,與其指望他們,還不如自己單幹!

阿速部那顏看著眼前這個毫無防備的部落,殘忍的笑著拔出了彎刀:“殺過去,吞掉這個部落的一切,我們要快速完成補給!”

在狂風掩護中,阿速部的馬蹄聲被隱藏的很好,直到馬隊抵近了這個小部落,那奔騰的馬蹄聲和尖嘯怪叫的呼喊才讓這個小部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他們根本沒有抵擋的機會了,阿速部的騎兵狂風一般席捲了這個小部落。

他們殺死了所有能看到的男人,哪怕是不到車輪高的孩童都沒有放過。

部落的糧食、牛羊被他們集中起來燉煮吃喝,而部落的女人則被他們拖進穹頂,在她們丈夫、孩子的屍體旁被阿速部的騎兵凌辱,宣洩著。

阿速部那顏對此沒有任何反感,甚至聽著這個部落男人的痛快哀嚎,女人的淒厲慘叫和哭喊覺得異常痛快,大蒙古的男人,就是要騎最烈的戰馬,去摧毀所有不順從大蒙古的敵人,去殺死他們的男人,掠走他們的女人和金銀珠寶,聽著他們的女人發出哀嚎,這才是最暢快的事情。

阿速部那顏住在了這個部落酋長的大穹頂裡,他享受著這個小部落最漂亮的女人,部落酋長的女兒,看著這個年紀不過十四五歲的女人在自己身下掙扎哭喊,阿速部那顏笑的異常痛快:“哭吧,喊吧!你們這些放棄了大蒙古榮光的傢伙!”

“現在是阿速部給你們懲罰的時候,你們可要好生的看著,阿速部怎麼摧毀你們,連皮帶肉的摧毀你們,阿速部會繼承你們的一切,然後去殺死那個大明皇帝,重建大蒙古的榮光。”

“你們享受著肥美的草場,有著大批的牛羊糧食,卻不敢對明朝發起反擊,真是軟弱到了骨子裡,你們已經不適合生存在草原上了,去死吧,死吧!”

阿速部那**在女孩身上肆意宣洩著,蹂躪著,撕咬著,直到身下的女孩掙扎越來越弱,身體冰冷,氣息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