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07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訊息:京津馳道能賺大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07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訊息:京津馳道能賺大錢

回到商務衙門後,

崔成秀與自己的幾個下屬商議了一番後,

很快就有訊息在京城流傳開來,說朝廷要創辦股市了,明年開春要修建的京津馳道專案很快就會上馬了,這京津馳道朝廷打算和民間資本一起辦,誰能拿到這條馳道的股份,那就能賺的盆滿缽滿,吃的是滿嘴流油...

這種東西但凡能流通出來,就不是空穴來風。

不僅僅民間百姓議論紛紛,朝堂的百官也是禁不住滴咕。

說起來這馳道的事這朝堂諸公誰也不是聾子,瞎子,都知道朝廷有馳道這麼個東西,甚至知道朝廷眼下有四條馳道計劃,其中一條已經開始鋪設了。

但這四條馳道無論哪一條都沒有通往天津的啊,這不是朝廷為了掌控地方而鋪設的嗎?

怎麼還能用來賺錢了?

一時半會兒想不明白的朝廷諸公紛紛派人出來打探訊息,這一打探不得了,一些小道消息,內幕消息讓這朝廷諸公精神起來。

能在考舉中一路殺上來,擔任京官的,就沒有傻子,哪怕是透過家族門路才當上官的,那也是家族中值得家族去推、去使勁的好苗子。

可以說這些人都聰慧的狠,古人只是缺少了後世的諸多知識,眼界,受限於古代的框架,但不代表人家傻。

這些小道消息內幕消息一結合,朝堂諸公立刻就明白了馳道的厲害之處和用來貨運會給眼下的大明各地陸運、河運帶來的改變。

至於這馳道能不能推行下去,沒有人會懷疑,開什麼玩笑,狗皇帝和張好古要推行的東西,誰能阻攔?

這是真真的聚寶盆,若是真買到了這京津馳道的股票,那就真的是躺在金山銀山上賺錢了。

這賺的可是乾淨錢,能放心花的那種...

京城裡傳開的訊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大江南北,很快,不說北國的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這些本身就在京畿邊上的行省,就是甘陝,草原都知道了朝廷要正式開始鋪設馳道了;而江南這邊也是知道了朝廷的大計劃,這下江南的富商們也是蠢蠢欲動。

這官商合營的馳道,絕對是有大利益的,但這條馳道是架設在京師和天津之間,對江南各大商戶來說,有利益,但不多。

可是凡事你也不能只看一面,江南的富商們生意做遍天下,這買賣也分一手買賣和長久買賣之分,而京津馳道無疑就是長久買賣,絕對的能牟利。

問題是北方那些商會願意讓江南的商會插一手嗎?

年關將至,大江南北全都在討論朝廷的京津馳道計劃,而大明報也適時釋出了一些朝廷的訊息,例如朝廷已經在工部下設馳道衙門,專門用來負責各地馳道的測量,架設,修葺等等,後續還會負責接納民間資本。

隨著馳道衙門的建立,已經天津出現了股市的一些動靜,所有明眼人都清楚,朝廷年後一定會容納民間資本來架設京津馳道,雖然很多商人還不知道這京津馳道是個什麼模樣,但這條馳道能賺錢卻依舊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事情了。

這可是大明皇帝陛下批准,張相爺親自操刀的計劃啊,這計劃能不賺錢?

這年頭只要跟著朝廷走,那絕對是能吃飽的!

北方的商會、大家族們知道了江南士紳的蠢蠢欲動後,一個個也是起了緊迫心理。

這也很容易理解,本來江南的士紳豪族就憑藉紡織、漕運、鹽鐵等買賣賺的盆滿缽滿,讓北方的商會家族很難比擬,眼下這修在北方的馳道南方那些蠻子還想插手,這讓北方人怎麼能容忍?

這馳道明明是朝廷為了北方修建的,賺錢那也是北方人的事,你們南方人幹嘛非要摻一腳?

眼下這些買賣還不夠你們賺的嗎?

起了這個心思的北方大商會,大家族們也是紛紛準備,等待著京津馳道掛牌後就去買股票,當然,他們也留了個心思,派人不斷探索馳道的可靠性和進展,企圖得到一些領先旁人的訊息計劃。

時間進入臘月,關於股市和京津馳道的計劃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尤其是這京師,天子腳下,幾乎人人都能說上一嘴這京津馳道計劃多麼多麼好,這股市摻和一手能賺多少多少錢...

錦衣衛和東廠蒐集到這京津馳道的訊息後傳到朱由校耳朵裡,也是讓朱由校頗為詫異:“魏伴伴,這京津馳道,真能賺大錢?”

魏公公笑著說道:“皇爺,這計劃可是您提出來的,您是真龍天子,天下至尊,您提出來的計劃,還能不賺錢?誰都知道這京津鐵路是必成的事,只要摻和一手,那就是大筆大筆的銀子啊。”

朱由校點了點頭,感覺有點道理。

是啊,自己堂堂皇帝提出來的計劃,可能不賺錢嗎?

但思來想去,朱由校還是想聽聽張好古的意見,如今這民間輿論風氣明顯是有人推動的結果,這樣四面八方的自來水,看不出有任何勢力下場操縱輿論的跡象,但朱由校看得明白,如今大明朝能把輿論玩的這麼好的,也就他的好師父,大明首輔張好古弄得出來了。

天知道張好古暗地裡還有沒有什麼計劃!

“這眼看就快到正旦了,朝廷各部封印了是吧?”朱由校問道。

魏公公說道:“回皇爺,朝廷各部已經封印了,百官都開始休年假了。”

“嗯,去請師父和皇妹來,朕要請師父和皇妹吃個家宴。”朱由校說道。

很快,知道朱由校找自己的張好古便坐著馬車來到皇宮,臘月末,京師已經下起了大雪,皇宮內的太監侍者們清掃著積雪留出給貴人們的道路來,張好古披著大氅進入武英殿,立刻感受到了與外面那天寒地凍完全不同的溫暖感覺。

朱由校和皇后張嫣已經在這裡了,桌子上精製的炭爐火鍋咕都咕都正冒著泡,見到張好古和朱七七來了,朱由校連忙招手:“師父,皇妹,快來。”

張好古也沒推辭,拉著朱七七來到小桌前,四人就這麼圍坐在火鍋旁,談天說地,聊著家常,兩個女人聊著聊著,自然就是聊到了家長裡短,自家的孩子身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朱由校則是提到了如今宮裡宮外都傳的沸沸揚揚的京津鐵路:“師父,這京津鐵路,你是什麼個想法?”

張好古有些詫異:“自然是吸引民間資本然後把京津鐵路的架子搭起來啊。”

朱由校問道:“真能賺錢?”

張好古一聽忍不住笑了:“陛下,你也看上了京津鐵路的股份?”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朝廷和民間資本都合作了,朕也來摻和一手,賺點錢。這錢,誰又嫌多呢?”

這宮裡打賞宮人侍衛,各種開支用度,用的都是朱由校的錢,朱由校的內庫裡有的是錢,足以支撐宮裡的用度,還夠他購買各種東西來做他的研究。

但錢用起來如流水,總是要不斷開源的,這條京津鐵路如果能賺大錢,朱由校肯定是要摻和一手的。

張好古笑著說道:“臣的意思,是朝廷站六成股,然後分出去四成股,陛下若是想摻和一手,臣再多拿出半成來給陛下,保證陛下會賺錢。”

張嫣聽了忍不住問道:“張師傅,這馳道就算將來能賺錢,但一兩年內是看不到回頭錢的吧?”

張好古解釋道:“股票不同於其他,這股票只要是大家看到前景,確認未來能賺錢,這股票價格高了,手裡的本錢自然就賺到了。”

說道這,張好古又好心提醒一句:“皇后可以提醒一下國丈,他要是有心,可以開辦一個鋼鐵廠,朝廷未來在北方鋪設的馳道會很多,這早開一個鋼鐵廠,未來絕對是賺的。”

張嫣知道自家那個老爹就是喜歡賺錢,聽到張好古這一說,也是笑著說道:“那就謝謝張師傅了,這鋼鐵廠要不要給張師父一些股份啊?”

張好古笑道:“我要那些股份幹什麼?朝廷每年的俸祿我都用不完。國丈賺了錢,皇后讓他多開辦幾個學堂,醫所,冬季多設幾個粥鋪救濟一下,也是積福了。”

一場家宴吃完,朱由校就開始籌備正旦節當天的國宴了。

雖說百官封印休年假了,但正旦節當日,新年尹始,皇帝是要舉行國宴宴請百官勳貴,宣佈與民更始的。

這國宴結束,才意味著大明朝廷正是進入年假階段。

不過雖然是年假,各部各衙門也都由人員分批留守,幾位閣老,尚書也都是隨時可以入宮開內廷朝議。

正旦節當天,從白天開始大明朝就陷入了喜悅的氛圍之中,大街小巷上全是玩鬧嬉戲的孩童,家家戶戶在門楣上貼上春聯福字,開始準備新年的飯菜。

天啟十年,雖然大明朝各地都有不同的災情,但朝廷救災及時,各種款子撥的迅速,災害到底是沒給大明朝造成多大的動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大明朝的百姓也都賺到了銀子可以安安穩穩過一個好年。

總體來看,天啟十年依舊是太平的一年,這一年有曹文昭、周遇吉率軍決戰草原,一戰而沒滿蒙十萬聯軍,威震草原,使蒙古各部膽寒,重新對朝廷產生了畏懼;這一年有黔國公沐家勾結土司、安南叛亂,張相爺親自平定西南,征討安南化蠻夷為中原之土;這一年有黃河長江氾濫,但也有朝廷新軍救災,地方官吏與大明將士、百姓一起抗洪救災展現大明不屈的嵴梁...

正旦節當夜,京師上空綻放萬千煙火,朦朧的雪花飄飄揚揚,璀璨的煙火升空綻開,將絢麗的顏色渲染在京師的黑夜之中,照亮這座當今世上最龐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奉天殿內,穿著正裝的朱由校舉著金樽看著滿堂勳貴官員的祝賀,臉上帶著笑意:“天啟朝已經十一年了,幸有諸位臣工相助,大明才越來越好。眼下大明太平盛世,國泰民安,朕心甚慰...”

國宴結束,百官正式進入休沐之中,張好古也難得清閒了幾天。

這段時間一直持續到元宵節,都沒有什麼大事來影響張好古,不過每天的應酬還是不斷,身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當朝宰輔,百官是肯定要來拜年的,這讓張好古是真的閒不下來,不過總體而言過的還算輕鬆。

等到元宵節,朱由校再次舉行國宴宴請百官,同時京師賞花燈,開燈會,賀元宵時,在天津,股市正式宣佈開張了。

天津股市的開張無疑是給新年剛過的大明朝又增添了一瓢熱油,這意味著朝廷的官商合營計劃已經開始了!

果不其然,商務部衙門很快聯合新建立的馳道衙門召集南北的大商人,大家族,要宣佈關於京津馳道的股票問題。

大明南北的大商人,大家族的人紛紛趕到京師,準備爭奪這條京津馳道的股份。

“這不是周掌櫃嗎?”

“誒,李老爺,您也來了。”

“王掌櫃,先前那件事....”

“田三爺好啊...”

這些大商人,大家族的人碰到一起自然不會直接開嗆,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佳節剛過,又是在衙門裡相遇,誰也不想生出什麼事端來。

很快,崔成秀走進大堂,這些商人,家族子弟一見崔成秀立刻起身:“崔大人。”

崔成秀很滿意這些商人和大家族子弟的態度,他笑著說道:“諸位快坐,快坐。”

“這次各位能來,是給本官個面子,本官感激不盡啊。”

這些商人立刻說道:“您崔大人願意讓我們來,那是我們的福分啊。”

“就是就是,誰不知道您崔大人的能耐,您願意待見我們,我們哪能不來啊。”

“別的不用說,您崔大人一句話,不管多遠,我們一定到...”

聽著這些人的恭維,崔成秀沒有被絲毫矇蔽,他依舊是一臉笑意:“說起來,各位年前也都得到一些風聲了。”

提到正題,這些人立刻安靜下來,靜等著崔成秀的下文。

崔成秀也沒賣關子吊胃口,他徑直說道:“的確,朝廷要開辦京津馳道,而且是允許民間參與,朝廷放出來四成的股份。”

“四成?!”

“嘶...這麼多!”

這些商人一聽,都被朝廷的大手筆嚇到了。

這四成股份可不是個小數字,按一百萬的原始股來說,這四成股份就是四十萬兩銀子啊。

崔成秀非常澹定的抿了口茶:“四成股份,具體怎麼分,朝廷是打算交給商務衙門和馳道衙門來決定,不過眼下各位還不需要著急。”

“說起來,諸位一直聽到馳道,還沒真正見過馳道怎麼運轉吧?”

一個商人一聽問道:“敢問崔大人,可是馳道已經有眉目了?”

崔成秀說道:“沒錯,朝廷修建的京師通往太原的馳道,已經建成了一段了,各位可願意隨本官去看一看啊?”

商人們互視一眼,紛紛點頭。

這看肯定是要看的。

馳道啊!

都說馳道賺錢,也都知道馳道賺錢,但你不看看馳道怎麼運轉,怎麼能安下心呢?

一眾商人和家族子弟跟著崔成秀來到京城外的工地,這裡已經能看到平整的地面和略高於地面的地基,以及地基上那鋪設好的枕木、鐵軌。

在那鐵軌之上,一個巨大的鋼鐵鑄就的蒸汽車頭正停在上面,後面還跟著數節鐵皮車廂。

三丈長短,一丈高下的蒸汽車頭和後面那每節都有四五丈長的鐵皮車廂,整個火車靜靜臥在那裡就宛如一條蟄伏的巨龍一般讓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個是通體鋼鐵鑄就的怪物啊,誰能想到朝廷不聲不響弄出個這麼大的鐵皮怪物來!

“這就是火車?格物的魅力,恐怖如斯...”一個家族子弟忍不住喃喃自語,他本來一直跟著家族的師傅學儒學經義,那師傅對什麼實學格物嗤之以鼻,認為是奇技淫巧,毫無作用,治國安邦還需要聖人經義。

但隨著朝廷政策的轉變,單純的聖人儒學毫無作用後,家族也是非常有眼力見的轉變了教學,但身為正統儒學弟子,這些家族子弟還是有自己的小驕傲的。

直到見到這火車,見到這盤踞在鐵路上的鋼鐵怪物,那冰冷的鋼鐵所散發出的強大氣息讓這些家族子弟終於明悟什麼叫“世道變了”,世道真的變了,不消說十年前,就是五年前,三年前,誰能想到朝廷能弄出這種怪物來?

一些家族子弟又想起了曾經聽到的家族傳聞,說什麼朝廷正在研究能載著諸多人和貨物在空中飛行的機械,本來這些家族子弟還不屑一顧,現在看看這盤踞在眼前的巨大火車,再想想,那似乎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崔成秀雖然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火車的樣貌,但他在官場浸淫這麼年,養氣功夫可是做到了極致,他撫須笑道:“諸位,這朝廷的小東西,可還入得了各位的眼啊?”

這話說出來,這些商人也好,家族子弟也好,連聲誇讚朝廷,恭維朱由校,誰都知道:世道眼下真的變了,未來漕運也好,陸運也好,都要變了!

這大明朝,要天翻地覆了,誰跟不上朝廷的腳步,那後面在想追趕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