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

“鐵飯碗?”

張好古停下手中的活計看向黃宗羲。

黃宗羲一板一眼的說著:“是啊,這朝廷的企業又不是那些小企業容易倒閉垮臺,給朝廷辦事的企業也算半個官了,那不是旱澇保收有穩定保證?這樣的企業雖然不如當官,但勝在穩定安全,這在老百姓眼裡不就是一個摔不爛的鐵飯碗嗎?”

聽著黃宗羲的描述張好古樂了:“倒也不差,老百姓的形容一針見血啊。”

“朝廷的企業,就是半個官,是官就得注意影響啊。”

說著,張好古伸手點了點:“太沖啊,你記一下,根據現有的官員準則修改一下,做一份適合國企的準則出來,讓那邊按規章制度辦事。”

“還有,我記得過幾日是座談會是吧?”

黃宗羲說道:“是,過幾日是關於大明海外建設的座談會,南北的大商會大企業都要參加,崔侍郎主持。”

關於這次座談會,朝廷之前就在準備了,目的就是聯絡南北的大商人們,提前把規矩定下來。

商人們的海外行動固然不是朝廷的動作,可依舊代表著大明的臉面,一舉一動都會被外人看作是大明朝廷。

因此商人們在外的一言一行都是需要謹慎的,做事也是如此。

南洋之地屬於大明在未來的自留地,這片土地會成為將來大明重要的經濟貿易之地,大明不會吞下去,但這南洋也別想再脫離大明了。

這樣屬於半國土的南洋,總是要認真些對待。

幾日時間過去的很快,大明南北的大商人紛紛趕至京師,順天府如今的繁華再度讓南方的商人大開眼界,說起來若不是北方最近缺少雨水天氣變冷導致糧食不如以前豐收,糧食還需要依靠南方,順天府是真有可能做到錢糧自給的。

畢竟依託河南中原地區的廣大產糧地加上山東等地的糧食和錢財,供給北方真的沒什麼壓力。

以前士紳商賈都在南方,大明的錢糧重地都在南方,以此制約著北方朝廷,維持著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今士紳商賈是做不到這一步了,朝廷越來越擺脫對南方的依賴,更別提湖北和江南之地還在朝廷掌控之中。

如今越來越強勢的大明朝廷,讓商人們由衷的感到敬畏。

為了這次會議,商務衙門特意選擇了一處好地方,這次不在商務衙門開會了,在酒樓開會。

今日這有名的京師酒樓被商務衙門給包下來了,來自大江南北的大商人們齊聚一堂談論著生意往來。

鹽商糧商這些往日裡備受推崇,哪怕朝廷都要小心接待的大商人眼下已經不算什麼了。

想當初,兩淮的鹽商哪怕是朝廷大員都要小心翼翼,畢竟這些鹽商糧商手裡握著的是朝廷的大半稅銀和漕糧。

可如今嘛,且不提京師對南方的依賴越來越輕,如今稅收方面,對外做紡織、茶葉、瓷器生意的,哪個不是朝廷的納稅大戶,這些已經逐步取代鹽商和糧商的地位了。

“崔大人來了。”

“崔大人來了!”

聽到這話,商人們連忙向門口看去,來人正是商務衙門主官,正三品的崔成秀崔侍郎。

正三品的京官也是有差別的,這位崔侍郎可是商務衙門的主管,可以說天下商人都在其掌控之中,面對崔侍郎,這些在地方也能和知府總督談笑風生的大商人們可沒人敢耀武揚威。

崔成秀笑著致歉:“哎呀實在不好意,本官來晚了。”

“方才去了元輔那裡一趟,出來的晚了些,讓大家夥久等了啊。”

商人們一聽連忙說不礙事不礙事,靜等著崔成秀的下文。

這臨了還去了張相爺那裡一趟,該不會是張相爺對海外的開拓有什麼想法吧?

但凡能做到大商人地步的,個個都是人精,沒一定本事怎麼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把生意做大?

如今這崔成秀開局提了一嘴張相爺,其中必有深意。

示意眾人坐下喝茶,崔成秀也是坐下來,先與這些大商人閒聊了幾句,緊接著就提到了海外:“南洋之地,眼下已經安穩下來了,那些國主都帶著朝廷給的款子回去了,這也就是說,南洋的開發,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關於南洋開發的事宜啊,其實朝廷沒那麼多要求,只需要大家注意幾點即可。”

“其一:大家夥外出做生意,代表的是大明朝廷的臉面,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注意,不可丟了朝廷的臉。”

見商人們點頭,崔成秀補充道:“大家也都是有身份地位的大商人了,這出門在外自然要注意顏面,南洋那些小國如今都是朝廷的藩屬,那麼更要注意,這點要切記。”

“這其二:就是一定要遵守律法,在大明境內遵守大明律,到了他國的土地上,也需遵守他國律法。這東南各國,南洋各國雖然是我大明的藩屬,但各國之間律法不同,在外出行遵守律法不可仰仗大明身份為所欲為。”

“不過大家也可以放心,若是在南洋觸犯了他國律法,朝廷會把你們接回來的,南洋的律法,還不能管我大明的人。”

商人們再次點頭,那提著的心也放到了肚子裡,朝廷還是大明朝廷,是偏向他們的嘛。

崔成秀繼續說道:“這其三:是不可歧視南洋各國中人,南洋各國人也罷,南洋之地那些土著蠻夷也罷,都不可歧視。”

“除此之外,朝廷對大家不作任何要求,但本官個人希望,大家出門在外做生意,還是以和為貴的好。要爭,也是和他國商人競爭,而不是和自己人競爭。”

“本官可不想聽到什麼兩個大明商人為了生意在海外大打出手這樣丟人現眼的訊息。”

朝廷的要求不多,就三條,這樣的要求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限制了。

而這對在中原勾心鬥角了這麼多年磨練出來的大明商人來說,在外做生意那簡直就是闖進了新手村,南洋那些小商人那些貴族能適應從大明這個高階場出來的大明商人的各種手段嗎?

崔成秀表示與他無瓜,大明商人在外做生意,都遵守地方律法了,還要他們怎麼樣?

隨後崔成秀又和商人們聊了聊,商人們提出了他們的一些擔憂一些意見,崔成秀也表示這些都會交上去,朝廷肯定會保證商人們的利益,不讓商人們在外受欺負等等。

各種事情談完了那就是好酒好菜上場,商人們自行談生意,崔成秀則提前離場前往內閣。

“元輔,您看看。”

內閣之中,崔成秀將商人們提出的一些意見和擔憂交到了張好古手裡,這是張好古之前特意吩咐的。

“好啊,辛苦了。”

接過這些意見,張好古一邊翻看著一邊問道:“對於朝廷的三條意見,商人們都同意了?”

崔成秀點點頭:“大家都表示同意,沒人反對。”

張好古笑道:“實際上啊,也沒打算給他們定多少規矩。出門在外本就不容易,更何況還是出海去做生意。大家夥都是為了賺錢才跑到南洋去,而朝廷也有實際利益。商人們辛苦,沒必要弄那麼多條條框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既然這些都定下了,那大明報那邊可以發消息了,把朝廷開始海外建設的訊息發出去,刺激一下市場。”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報就刊登了朝廷的最新消息,大明的老百姓透過大明報可以知道最新的一些海內外訊息,例如之前大明報就報道了朝廷對南洋紅夷人開戰的訊息以及南洋諸國朝貢的訊息,讓大明百姓高興之餘,大明的凝聚力又上了一層。

畢竟哪怕是再普通的大明百姓,也會為如今大明的強盛而感到驕傲,也會為自己那越來越有盼頭的日子而感到高興,這些肉眼可見的東西,最能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了。

這最新一期的大明報,其最主要的,就是提到了大明將要展開對南洋各國的海外援助和商業建設,表示要開始營造港口,而南洋各國也歡迎大明商人去做生意云云,引得民間又一次沸騰之餘,市場也進一步受到了刺激,股市都開始再度飆升了。

尤其是涉及海運、鋼鐵等方面的股票,那股價漲的股東們都笑的合不攏嘴。

而京師方面,身為直隸地區最大的民營鋼鐵公司,直隸鋼鐵公司的張國紀和周奎也是眉開眼笑,朝廷要對海外進行建設,投資那些小國的港口,這港口建設需要多少土木需要多少鋼鐵?

按照大明的要求來建設港口,那這些港口必定是要符合大明規範,能停泊大型船隻乃至停泊蒸汽船的。

畢竟當初大明的海港修葺和擴建時,朝廷定下的標準就是能停泊五千噸和八千噸的大船,如今要給這些南洋小國修港口,那麼標準肯定低不了。

“乖乖,這得需要多少鋼鐵啊?”張國紀看著周奎列出來的一系列數字,嘴巴張的老大。

周奎揮舞著資料,激動的眉飛色舞:“老哥,我們又得擴建了,這次朝廷開拓海外市場,咱們要賺大錢了!”

張國紀也是激動的哈哈大笑:“沒錯,擴建,擴建,咱們的股票到時候還能再漲!”

可不是能再漲!

大明報這個大明朝廷的官方喉舌,那一次報道的不是朝廷主要動向?

若是到了後世,只需要將每期大明報排列開來,從中就能清晰的看出大明朝廷的一系列政策和動向,分析出當時大明朝廷的目的。

眼下大明報的每一次頭版頭條,也都會在大明及周邊引起一次地震。

例如這一次,大明要對海外市場進行開拓的訊息才發出去呢,天津和松江的股市直接順勢瘋漲,鋼鐵行業的股票漲的尤為明顯。

周奎和張國紀的直隸鋼鐵公司股票一日三漲,激動的這倆人又一次開始擴建,要把直隸鋼鐵公司的規模再擴大。

而面對民間對海外建設的熱情,面對股市的瘋漲,絲毫沒有賺到錢的朱由檢只感覺世間人心浮躁,不復古時聖賢之風。

面對這等形勢,朱由檢是痛心疾首,是憂心忡忡。

坐在自己信王府的庭院內,一碟茴香豆,一壺酒水,為當前大明局勢而憂心的賢良親王朱由檢喝著悶酒,一臉的悲哀:“唉,當今這個世道,真是渾濁不堪!人人都在追逐銅臭之物,不思聖賢之道,不讀詩書禮儀,除了格物這等奇技淫巧就是盤算賺錢盈利,這樣下去大明會墮落到什麼地步?”

“張好古張瑞圖還配稱之為首輔次輔?這些奸臣媚上欺下,禍亂超綱,把太祖皇帝的江山都給禍禍到了什麼地步?這天下人心不古,還有誰注重聖人道理?”

“士子讀書人不思聖人經義只顧格物,各地沒有關卡邊防百姓商賈隨意流動,官吏不思治理地方只顧著什麼經濟!這大明朝還是大明朝嗎?祖制被廢,士農工商階級不存,匠人商人這等賤籍都可隨心所欲...”

感嘆著大明朝如今的風氣,朱由檢感覺自己心痛極了,身為太祖皇帝血裔,眼睜睜看著自己那個皇兄把大明江山毀壞至此,他卻無能為力,真是痛心疾首,恨不得仰天長嘯痛哭,讓祖宗看看如今的大明天下是怎樣一個群魔亂舞的局面。

幾杯酒水下肚,朱由檢不僅眼眶發紅:“制度何在?禮儀何在?沒了祖制,重用商賈奸臣,無視地方清直忠良,這大明朝是吃棗藥丸!”

“老天啊!看看大明吧!”

“若天假我為君,我勢必要撥亂反正,重塑朝綱,以復我大明朗朗乾坤!”

聽著自己這位王爺的怒吼,信王妃連忙跑上去捂住了朱由檢的嘴,這可把朱由檢氣的不輕:“你幹什麼?!”

“王爺!您要幹什麼?!您不要命了?!”信王妃反問道。

朱由檢怒道:“本王當然是要...”

話沒說完,想想自己剛才怒吼的話,朱由檢酒醒了。

一瞬間,朱由檢的心裡咯噔一下,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酒水誤事,自己完蛋了!

這些話傳到自己那位皇兄耳朵裡,那位手段兇狠毒辣的皇兄該不會要砍他腦袋吧?!

被嚇得不輕的朱由檢癱坐在凳子上,臉色慘白,完蛋了,自己可能要掉腦袋了啊!

實際上,朱由檢的言行還真瞞不過錦衣衛。

沒一會兒功夫,朱由檢的胡言亂語就傳到朱由校耳朵裡了。

武英殿內,朱由校斜倚著靠墊,身後一個宮女給他揉著肩:“朕不是說過,不用太過在意信王麼?怎麼,朕那位好弟弟又整出什麼么蛾子了?”

“回陛下,這是信王今日的言行。”錦衣衛將一張記錄著朱由檢言行的紙遞上,一旁的王體乾立刻接過來送到朱由校手裡。

打量著朱由檢說過的話,朱由校忍不住發笑了:“可真是,一個書呆子。”

“大明江山若是真交到他手裡,那列祖列宗才是要發怒了。”

“一個書呆子,能成什麼事,不用去在乎他。他愛說什麼,讓他去說,他想做什麼,讓他去做。只要不危及大明江山,就隨他去吧。”

魏公公有些不解:“皇爺...”

朱由校擺擺手示意宮女侍者都退下。

等這內殿就剩下親信了,朱由校才嘆了口氣將手中的紙張扔到煤油燈裡,看著那密信緩緩燃燒曲捲:“大明的天下,縱橫萬里,廣納百川。這大明容得下萬萬般的人,也容得下一個信王。”

“不過是個書呆子的酒後胡言亂語罷了,信王生活本來就清貧,說幾句牢騷話,也就隨他了。朕兄弟七個,各個早夭,就剩下信王了。朕不能讓後世人說,締造了盛世天下的天啟皇帝,容得下四方萬邦,卻容不下他僅剩的一個弟弟。”

“朕的心胸,比唐太宗還要寬廣。隨他去吧,讓他看著這天啟朝盛世天下萬邦來朝,也讓他看著朕的兒子,他的侄子將來怎麼治理這座江山。”

“魏伴伴啊。”

魏忠賢連忙上前一步:“皇爺,奴婢在呢。”

朱由校想了想說道:“把信王的俸祿,漲一些吧,讓他不至於連飲酒作樂的錢都沒有。堂堂朝廷親王,一碟茴香豆,一壺酒,不夠丟人現眼的。錢就從內庫裡出,不要引人注意,天下藩王這麼多,省的他們再跑來擾朕心煩。”

魏忠賢點頭:“奴婢記下了。”

搖了搖頭,朱由校對自己這個倒黴弟弟頗為無語,但朱由檢的牢騷話,朱由校也是真沒放在心上。

如今的天啟朝縱橫萬里,人們安享太平盛世,官吏勤勉,邊關安定,一直以來為禍邊疆的草原邊患被清理了,遼東之患更是不足掛齒,這大明都走向深藍走向世界了,還有什麼值得朱由校去懼怕的?

作為締造了這一切的皇帝,朱由校的自信心非常強,他有自信掌控一切。

這大明天下都在他手裡,一個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弟弟,朱由校真不在乎,與其多注意這個倒黴弟弟,還不如看看大明的臣子們都在幹嘛。

想到這,朱由校忽然來了興致:

“說起來,好長時間朕沒去師父家裡坐坐了。今晚朕就不在宮裡吃了,就去師父家裡吃!魏伴伴,叫御膳房準備點酒菜,朕帶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