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231、請旨借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31、請旨借兵

“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嗎?”張聞言,有些狐疑道:“這靠譜嗎?”

“對別人來說,不靠譜!但對國舅爺來說,非常靠譜!畢竟,別人查案,不知道兇手,自然要找精於偵緝的能手,可是國舅爺不同。”

茅元儀說道:“對知道案情始末的國舅爺來說,您壓根就不想要人查清楚案情真相,只是想把查案子的聲勢搞大而已,既然這樣,那借不會破案的人來幫您破案,豈不是安全而無患嗎?”

“就算查案時候,他們發現國舅爺暴露出什麼,可這些人多半也會不以為意,甚至想到什麼也不敢說出來,因為被借來供國舅爺的他們,只是想安心聽命混差事做事而已,不敢摻和進其他事情,甚至於這些人只要國舅爺肯花銀子,有陛下的聖旨在,他們敢在京師為國舅爺行兇,亦或者是沒有任何證據,只要國舅爺說對方是兇手,他們就敢沒有證據就把那替死鬼擊殺。”

說到後面,茅元儀眼中閃現一抹兇光,但張不以為意,因為他聽出了茅元儀話裡背後的意思,可以利用那些不會查案的人,為他找到替死鬼,瞭解殺了客巴巴的麻煩。

確實,如果用那些不會破案的人查案,那這案子的定性不就基本上是他張一個人說的算?

到時候,只要是事先找好替罪羊,再準備好栽贓嫁禍的證據,然後想辦法讓替他查案的人不留活口什麼的,那這客巴巴的案子不就皆大歡喜的解決了。

明白這一點,張再無二話,當即心裡就確定要按照茅元儀的話行事,畢竟,千好萬好,都不如有人能替他頂了殺害客巴巴的罪。

而只要有了這一點,其他什麼的對張而言就都無所謂了,因為張實在是擔心朱由校會知道客巴巴被害的內情,有著真實歷史上朱由校對客巴巴的寵愛為鑑,張可不敢保證朱由校會如何憤怒的對他,所以還是早點找個替罪羊,解決這事情最好。

至於茅元儀話裡可以人多可以借人的地方,張聽到這裡,心裡已經有了幾分猜測。

不過,張還是問道:“卻是不知止生所說的京師借人手的地方是何處?”

聞言,茅元儀回道:“回稟國舅爺,京師裡能借兵的地方有兩處,卻是不知道國舅爺要選哪處了,亦或是兩處都借。”

“兩處?”張一愣,然後說道:“具體哪兩處,請止生明言!”

心裡面,張也在懷疑他是不是想錯了,怎麼會有兩處?

“是!”茅元儀回道:“屬下想說的這兩處地方分別是五軍都督府,以及御馬監。”

“御馬監!”張脫口道,而後很快明白了什麼,莞爾一笑。

並不是他沒猜對茅元儀想說的是什麼,而是張少猜了,確實,京師裡面能接到人手的地方,不只一個五軍都督府,還有御馬監也可以。

其實早在茅元儀說了張要借的人手特徵後,張就猜測出茅元儀是要他借京師之兵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錯,也只有京師之兵,人手在京師最多,而且這些大頭兵,借來後也不敢有什麼猜忌他的心思,只會按他的吩咐辦事,甚至於,張給的錢足夠,不乏會有大頭兵會按照張的意思,幫他殺人。

只是,張只想到了五軍都督府這一京師最多的兵馬所在,卻忽略了內廷之中,同樣有一處人馬不少的御馬監。

對面,茅元儀不清楚張脫口“御馬監”的意思,但還是說道:“屬下所想的就是從這兩處地方借兵,不過,雖然國舅爺有陛下的聖旨,可便宜借人手,但屬下以為,若要前去借人馬,國舅爺還需要親自去宮裡,向陛下再請一道旨意為好。”

張自然知道茅元儀的意思,點了點頭道:“就是止生不說,我也明白其中干係,借兵之前,肯定要向陛下請旨,否則,縱然我有那份便宜借人手的旨意,恐怕五軍都督府和御馬監的人,也不敢借兵與我。”

茅元儀聽後道:“國舅爺知道就好,此事不宜心急。”

“嗯,既然如此,我便立即進宮請旨吧,止生在府裡可自便,我讓趙進教安排好止生。”張說道。

“國舅爺忙您的便好,屬下的書尚在完善,也要趕回家去編撰。”茅元儀道。

“好!那我讓趙進教安排人送你回家。”

之後,張便讓人準備車馬,送他和茅元儀分別去宮裡和茅元儀家中。

到了乾清宮裡,見到朱由校時,他正在批閱奏疏。

一番行禮後,張便道明了請旨借兵的來意。

“借兵?”果不其然,和張想的一樣,朱由校聽到他要借五軍都督府和御馬監的兵當查案人手後,十分狐疑的看著張道。

“正是!因順天府、東廠、錦衣衛都在查案,臣想來他們也抽調不了太多人手,故而才斗膽向陛下進言,借五軍都督府或者御馬監的兵馬一用。”張向朱由校低頭行禮道,言語之中,不自然的有些惶恐。

這不是他在偽裝害怕,從而讓朱由校當下警惕,實在是因為從張提借兵後,他是真的感覺到這位大明天子,對於張提借兵有一股刺進心底的殺機。

不過,這也不能怪朱由校,這是皇帝的本能反應。

任何皇帝,聽到臣子借兵,特別是這個臣子還是外戚時候,不可能不起疑心的。

因為朝廷的正規野戰兵馬,可不是順天府的捕快,和東廠錦衣衛的番子,捕快和番子就算讓有野心的人掌握,也不會動搖朝廷根基,但正規野戰的兵馬,讓有野心的人掌握,那可就不得了了。

而這也是張和茅元儀都認為要再來朱由校這裡請旨的原因,就是怕皇帝疑心猜忌。

不然的話,說不得,張今日用朱由校允許便宜借人的聖旨借到兵了,說不得明日便有其他言官上疏張居心叵測云云,所以,為了避免被朱由校猜忌起疑,張要借兵,必須要進宮一次,請旨才行。

況且,若是沒有明確的調兵旨意,僅憑張那便宜借人的含糊不清的聖旨,五軍都督府和御馬監的人,估計也沒人敢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