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287、王安與馮保類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87、王安與馮保類似

對面,朱由校面色陰鬱,說實話,對於王安,他也沒太大的厭惡。

只是,當初移宮案時,這傢伙和東林黨人勾結在一起,為了爭權,把他從西李手裡搶走,一直都是朱由校的心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說西李和他生母王皇太后的死,脫不了干係,這一點朱由校也很介懷,但西李畢竟是他名義上的養母,王安這麼把他從西李身邊搶走,與陷他於不孝有什麼區別?

更何況,東林黨人上臺後,各種為了爭而爭的奪權,幹不了幾件實事,這怎麼讓朱由校對一力支援東林黨,也根本就不用內廷牽制東林黨的王安,還能留下多少好感?

人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的討厭一個人,只有當好感全失時,才會被討厭……即使有的人,一開始因為外貌讓別人沒好感,可是,只有你做的事情徹底讓人討厭,你才會被人厭惡,王安就是如此。

若是王安能擺正他內宦的態度,不去做那些有的沒的,朱由校也絕不會如此,某種程度來說,王安和當年萬曆帝時的馮保有些類似。

眾所周知,萬曆帝之所以最後辦馮保,是因為他和張居正一起,在萬曆帝小時候一起騙他,至於兩人騙萬曆最多的,自然就是清廉問題了。

結果萬曆到了年紀親政,發現小時候被兩人騙得老慘,而兩人可和他們口中的清廉之人,完全是相反的,自然的,本身就愛財的萬曆帝,在好感盡失的情況下,抓到機會,當然要好好法辦這兩個大貪官了。

否則,若是兩人一開始就不騙萬曆帝,不那麼限制萬曆帝諸般規矩,也不在萬曆帝面前裝清廉,萬曆說不得也不會最後下狠手了。

可惜,自古以來,能落得好名聲的宦官,基本都是和外朝朝臣穿一條褲子,完全忘了內廷本職的,馮保如此,王安也如此,自然也不怪萬曆帝和天啟帝討厭這種太監,並且最後要整治他們了。

“算了,此事不提了,內廷的事情到時候看吧!”朱由校不想再多討論內廷的家事,對張擺了擺手道。

“是!”張行禮回道。

“不過,這打草驚蛇的計劃還得繼續,但你得想想辦法,若這事情真和東林黨人有聯絡,那你可難辦了。他們的心思,現下都在王安身上,最近連彈劾姚宗文、魏應嘉那幾人的奏疏也不上了,一直都和朕建議升王安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足可見他們的重視,恐怕你招打草驚蛇,選錯了時候出了。”朱由校提醒道。

聽到朱由校提到姚宗文、魏應嘉等人,張想起他答應方從哲和這幾人的請求,頓時覺得這是一個實現承諾的好機會。

當下,張裝作不經意道:“陛下莫非現在還介懷姚宗文、魏應嘉等人嗎?”

聞言,朱由校稍稍點頭道:“說朕不介懷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若非他們的彈劾,熊廷弼前番怎麼會被逼辭官?若是他不辭官,說不得朕也不會剛登基就出了遼陽、瀋陽的大敗了。”

“只是,朕也沒想到,被他們彈劾的熊廷弼,竟然也讓朕饒恕他們,難道他們所為間接害得遼事艱難,這都能如此輕輕放過嗎?”

見朱由校動怒,張連忙替姚宗文等人求情道:“陛下息怒,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記恨太過。況且,姚給事中、魏左侍郎等人,本身就是言官,有風聞密奏之權,雖誤信流言,導致奏稟之事有誤,但也請陛下念在他們對朝廷一片赤忱之心,才這般上奏的份上,饒恕他們。”

“你這是要替他們求情嗎?張?”見張這般為姚宗文等人說好話,朱由校不由挑眉道:“你到底怎麼想的,竟然和熊廷弼一樣,他們到底給你們灌了什麼迷魂湯,全都給朕求情?”

朱由校說完,臉色更加不好,某些時候,他突然覺得東林黨那幫傢伙很好,畢竟,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和朱由校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對這種胡亂彈劾封疆大吏的言官,要嚴懲才行。

只是,讓朱由校沒有想到的是,不只是當事人熊廷弼違逆他,就連他一直都看好,覺得才能不低,多次支援他的張,這次也跟他唱反調,要他放過姚宗文等人,這是朱由校想不到,也不想接受的。

見朱由校有些邁不過去坎,張語氣委婉道:“陛下,臣並未受過姚給事中等人什麼好處,而且,臣也相信,熊經略也沒受過他們的好處,臣之所以求情,實則因為此事確有原諒之由,也有不得不原諒之因。”

“嗯?”被張這麼一說,朱由校覺得張話中有話,忙問道:“你什麼意思?仔細說來!”

“是!”張行禮道:“回稟陛下,其實,人皆有過,但有的過,即使最終造成了很不好的後果,可也許還是要原諒的,畢竟,可能當事人也只是無心之失或者抱著好意做得而已。”

“姚給事中等人,完全是因為擔心遼事,擔心朝廷江山社稷,才會誤信流言,彈劾熊經略的,這就是臣所說的有‘原諒之由’的原因。”

頓了一下,張又道:“否則,若是事事都追求因果,不從事情的其他角度去考慮,那顯然是衝動的意氣用事的行為,這是不可取的,說不得會產生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就像此番姚給事中等人之事一樣,若是因為姚給事中等人誤聽流言彈劾熊經略,就嚴懲他們,那臣斗膽問陛下,日後如果其他言官,聽到一些流言,而那些流言,本身是真的,可他們卻沒辦法證實時,他們是該上奏陛下,還是因為無法證實事情真假,又害怕上奏會像姚給事中等人一樣,上奏事情不屬實而被嚴懲,取消上奏呢?”

“這……”聞言,朱由校有些語塞,不好回覆。

畢竟,朱由校不是傻子,不會不明白言官因為害怕嚴懲,從而不敢上奏的後果,因為那意味著言路堵塞,如果遇到心思不軌之徒,甚至可能直接把他與朝臣百姓的聯絡,隔絕於深宮之內,那樣的話,可非常容易出大亂子。

“相信陛下已經想到了嚴懲姚給事中等人的可能發生的不好後果,這便是臣所說的‘不得不原諒之因’。”見朱由校猶豫神情,張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