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341、秦良玉要報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1、秦良玉要報仇

又多了兩位火器大能後,軍器局忙碌更甚,每天都有打鐵和火藥爆炸的聲音,聽著很是熱鬧,但也有些兇險,幸好軍器局上下,都是造火器的老手,再加上張一再提示,這才沒有造成什麼傷亡。

不過,即使如此,也期間還是出現了幾次小事故,火藥爆炸的火星,濺出太遠,燒了軍器局內的一些易燃物,而這盛夏時節,那些易燃物著火更容易,還好被發現及時,立即給撲滅了,否則天知道會釀成什麼災難。

對於這些危險,張也不好訓斥手下,只能讓他們多注意,畢竟,研發製造火器,肯定需要用到火藥,在這個時代,誰也不能保證火藥爆炸不會出一點兒事情。

時間就這麼又過了幾日,轉眼便到了六月初,京師傳來了一個訊息,四川夔州衛石宣撫使秦良玉,奉旨帶兵入京了。

當然,這訊息對張而言,算是大訊息,可對於如今的大明百姓而言,並不算什麼,他們聽到最多也就是說一句“那支在遼東打的建奴逆賊膽寒的川兵,來了”。

現在的秦良玉,還有她麾下使用白杆的川兵,還沒有後來為了光復大明所做的那些轟轟烈烈的事情,對於普通大明百姓而言,秦良玉和川兵,雖然現在也是功績赫赫,但明顯不如戚繼光和他的浙兵,試想,戚繼光和他的浙兵,在民間,也只是贏得百姓尊重,更何況秦良玉和白桿兵?

這就是重文輕武的科舉時代的悲哀,往往兵卒用生命換來的勝利,還不如名氣大的儒士寫首詩詞,更贏得百姓尊重和羨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某種程度上,就如後世的保家衛國的戰士,在很多人眼裡,都不如耍個帥炒作名氣的戲子好。

因此,自然不會出現專門有百姓自發組織迎接川兵的局面,那些百姓能送點糧食酒肉給遠來的川兵犒軍就很不錯了。

百姓如此,自然朝廷方面,也不會有什麼官方的組織迎接。

朱由校因為張,現在重視秦良玉和她的川兵,但也沒重視到讓京師上下全力安排他們的地步,能在京師找個好地方,安排秦良玉和她的川兵,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只有等秦良玉和她使白杆的川兵,在這大明國事愈發艱難的時候,用一個又一個戰功,才能贏得更好的安排。

說來,秦良玉和她麾下的川兵,一直都是張敬重的物件,而張也一直想要見識一番他們。

所以,張便提前派人打聽到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入京的日子,便打算到時候去他們的必經之處去見識一番。

誰知,無巧不巧,李進忠和王體乾卻是來找張,說是要在秦良玉和川兵入京的當天,請張吃一頓飯,以表感謝。

至於感謝的原因,自然就是張在王安倒臺,他們二人得利中,為他們二人所做的貢獻。

宮裡面,沒多少人是傻子,就是當時沒發覺,到了事後,很多事情都會被人給琢磨透的。

李進忠雖然不知道張在這事情裡參與多少,但王體乾可知道的多,兩人私下一合計,自然明白張給了他們多大的好處,再加上張國舅爺這個天生他們需要巴結的身份,自然而然的,二人要抽時間請張表達心意了。

沒辦法,張知道不能拒絕二人的好意,所以只能採取相對折中的辦法,讓李進忠和王體乾,在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入京的必經之路上,選一家好的酒樓吃飯。

此乃一箭雙鵰之舉,既能和李進忠、王體乾吃飯加深交情,也能好好見識一番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

這日上午,京師的天氣熱得不像話,穿著單衣出門,身上也都像是陷入熱流一樣。

郊外,走來了一支軍容齊整,冒著殺氣的軍隊。

旁人見了,心裡面都會稱讚這是一支鋼軍、一支鐵軍,這支軍隊的主將,必然是良良無疑。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畢竟,這麼熱的天氣,這支軍隊都能甲冑齊全,軍容齊整的行軍,這軍隊和它的主將,難道還能一般嗎?

當然,若是不知道這軍隊底細的人,知道這軍隊的主將是一個女人的話,絕對會錯愕無比,同時必然會贊那個叫秦良玉的女人一句“巾幗英雄”。

看著遠方近在咫尺的京城,秦良玉拿出鎧甲裡的絲巾,拭了拭兜鍪裡的汗珠後,臉上露出了果決的恨意。

這一次入京,無論如何,我也要求陛下,讓我帶兵去遼東,殺了那些建奴逆賊,給我兩個戰死的兄長報仇!

前番,朝廷派天使宣旨,讓她帶兵入京時,遼陽、瀋陽被建奴逆賊攻陷的事情,秦良玉還不知道。

直到路上,隨著朝廷的邸報傳來,秦良玉便知道了遼東的這場敗局結果,同時也知道他們她的兩個哥哥秦邦屏、秦邦翰都戰死於渾河了,唯有弟弟秦民屏,在兩個哥哥的血戰保護下,帶了少許人馬突圍而出存活。

因為渾河血戰裡的功勞,朝廷給秦邦屏、秦邦翰還有其他川兵的賞賜撫卹不少。

秦良玉雖然沒碰到傳旨賞賜的天使,想來是路上走岔了,但她知道朝廷的賞賜撫卹絕對不少,不過,即使如此,這也安慰不了秦良玉痛失兩個兄長的悲痛。

早些年,她的丈夫馬千乘,遭到太監邱乘雲陷害下獄,而冤死後,秦良玉就存了殺了邱乘雲為丈夫報仇的想法。

只是,礙於臣子之忠,秦良玉一直忍著,作為天子近侍,除非是皇帝準她報仇殺了邱乘雲,否則,她只能將這股恨意藏在心裡。

可惜,無論她怎麼為丈夫申冤,但邱乘雲都因為一些不能言明的原因,被萬曆帝保著。

而自萬曆帝駕崩後,秦良玉彷彿看到了機會,想著要向泰昌帝申冤報仇,誰知道泰昌帝短命,登基不到一個月就駕崩了,秦良玉從石上的奏疏還沒到京師,泰昌帝就看不到了。

到了天啟帝,秦良玉眼見皇帝還沒有完全親政,朝政全在東林黨人手裡,明白那幫文人偽君子不會在意馬千乘一個武人的生死,自然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殺邱乘雲,就沒有立即申冤,所以一直隱忍不發。

然而,丈夫的死,秦良玉可以因為臣子之忠不報仇,但這次,兩個兄長的死,秦良玉再也忍不住了,她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去前線。

就這樣,秦良玉帶著手下的三千兵馬,往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