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51、薛府沒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1、薛府沒落

陽武侯薛家府邸內,這一代的陽武侯,薛家的管事者老侯爺薛鉦,正在書房裡,由官家薛安陪著清查府裡的賬簿。

“哎,還是差了不少銀子!”

悠忽之間,再次查了一遍賬簿的薛鉦,搖頭嘆道,衰弱的語氣配著他那一臉斑白的雙鬢,顯得有些悽苦。

“侯爺,別急,小侯爺和小姐都去賭坊收銀子去了,想來要快回來了。”一旁的管家薛安,見薛鉦如此,連忙勸道。

“我怎麼能不急呢?陛下馬上大婚,按例各皇親國戚、勳貴大臣都該進獻禮物。咱們陽武侯府自萬曆爺那時起,便衰敗了這麼多年,至今才有了點兒起色,若是能在此番陛下大婚時,獻了我相中的那塊稀世寶玉,引得陛下高興,多重用我們陽武侯府,那便好了。”薛鉦一臉幻想道。

“可是侯爺,就算咱們有那寶玉,可也不一定能讓陛下喜歡啊!”薛安不敢直接打斷薛鉦的話,只能旁敲側擊的提醒道。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聽宮裡的訊息,陛下登基前為皇長孫時,在東宮裡,平日尤愛雕琢工匠之物。而我挑選的那寶玉,那雕工絕對渾然天成,栩栩如生,若是皇爺見了,除非宮裡的傳言有誤,否則陛下一定會喜歡那寶玉的。”

“若是這樣,那老奴先在此祝侯爺,早日得陛下賞識,重振家聲!”薛安抱拳祝賀道。

見此,薛鉦擺手道:“早著呢!那寶玉要一萬兩銀子,現下府裡錢財不足,就看那賭坊這月的進項了,但願能湊足吧!”

“放心吧,侯爺,據先前賭坊的訊息,這次皇后的賭盤,賭坊可是賺了五萬多兩銀子,配上這月的其他分紅,也能有四、五千兩的進賬,應該夠咱們買那寶玉的了。”薛安寬慰道。

“但願如此吧!我就怕夜長夢多,出了差錯。”

“沒事的,侯爺,小侯爺能幹,小姐心細,僅僅是去查賬,不會出什麼大事的。”

“哼!薛安你就別給薛濂說好話了,就他還能幹?我但願他別把薛家的侯爵折騰沒了,那就謝天謝地了,你說他就不能讓我省點心嗎?咱們薛家現在什麼情形他還不知道?能讓他和別的勳貴子弟一樣,整天逍遙自在嗎?”提到兒子,薛鉦一臉怒容道,顯然恨透了那不懂事的孽子!

“侯爺!息怒!息怒!再怎麼說,小侯爺也是您的兒子,是陽武侯府未來的掌事者,他再不懂事,也得要您好生教導不是?”薛安連忙勸道。

“我真不想有這混賬兒子,真是恨死了怎麼生了者孽子!為什麼別人家懂事的孩子,就不能出現在咱們薛家啊!”薛鉦恨恨道,有時候他真想找個其他人家的懂事孩子,換了那混賬兒子。

不過他也知道,這只是想想罷了,就是薛濂他也是再罵也沒用,畢竟他就一個獨子,若是不想薛家斷了陽武侯的傳承,那只能忍受薛濂的各種混賬事了。

“侯爺,雖然小侯爺不懂事,但是小姐可是懂事得很,乖巧伶俐,聰穎賢惠,又長得俊俏,深得薛五潤娘子的真傳,日後給小姐選個富貴勳戚的嫡系門楣,時常幫襯著小侯爺,想來也不會出什麼大事的!”薛安轉移話題道,實在是他也沒什麼話去說薛濂的好了,只能用小姐來搪塞。

聞言,薛鉦指著老管家笑罵道:“老滑頭,就知道用我家昭蘊來哄我!”

不過,罵歸罵,但是從薛鉦的臉上,卻是一點兒也看不到怒意。顯然,薛昭蘊這個乖女兒,是薛老侯爺的心頭肉,喜愛極了。

這不,想到了乖巧女兒的種種,薛鉦還不忘罵道:“薛濂這混賬,要是有昭蘊一半的懂事程度,我不早就安心了?外面要求娶咱們家昭蘊的勳臣貴戚的子弟,都快踏破咱們薛家門楣了,可他薛濂呢?我厚著臉皮去用嫡子求娶人家的旁支女,都被人家一臉嫌棄,他這是要讓我這老臉往哪兒放,好歹我他娘的還是和侯爺,竟然沒人要我家這孽子做女婿……”

哎……別人家的孩子,可能是真好吧!就是自己的家的孩子,永遠也不成才!

眼瞅著剛用薛昭蘊轉移了薛鉦的注意,沒想到又被罵起來,管家薛安也是沒轍,不再幫薛濂說話了。

心裡面,他也是埋怨道,小侯爺啊,你要是有別人家的孩子懂事點,侯爺值得這麼生氣嗎?就算沒別人家的孩子懂事,那起碼也得有小姐的一半懂事也好啊……

罵也罵完了,薛鉦也想起正事兒,看著府內還沒訊息,又問道:“他們怎麼還沒回來?別真出了事,到時候銀子湊不起來的話,也不知咱們薛家再次振作,要到啥猴年馬月的時候了!”

見薛侯爺這麼說,薛安也是好奇小侯爺和小姐怎麼還不回來,當下便準備再過會,就像薛鉦請示,帶人出去看看。

薛安知道,薛鉦十分著急,為了重振陽武侯府,薛鉦付出太多了,這次陛下大婚獻禮的機會難得,若是能借這次機會,引得陛下注意,之後在勳臣掌握的五軍都督府裡重用他們陽武侯府,那就好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薛家並非是普通勳貴,之所以沒落,那也是有原因的。

陽武侯薛家,首位侯爺薛祿,封爵於永樂十五年,他是成祖文皇帝朱棣靖難起兵的主要功臣之一。

薛祿早年於北平從軍,建文元年,時為燕王的朱棣起兵靖難,薛祿隨軍奪取北平九門,並隨朱棣連番破敵,最終過江攻破南京,取得天下。

後來朱棣遷都北平,這位靖難功勳,更是被委任行在後軍都督,主持管理北平營造事務。

北平建成,朱棣遷都,改北平為北京,並以建都之績,合靖難戰功,封薛祿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陽武侯,世祿一千一百石。

之後,朱棣病逝,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又命薛祿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並賜鐵券。

由此,陽武侯薛家,作為僅次於英國公張家的靖難功勳,世代都極受大明皇帝重用,掌管京營。

這樣的家世,按理來說除非有大罪,否則不該和普通的勳貴一樣沒落,可薛家,卻因為斷了嫡系傳承,家族旁支爭產,而差點斷了世襲的爵位。

說來,其實現任第七代的陽武侯薛鉦,並非是薛家嫡系子孫。

那時,薛家傳到第五代陽武侯薛翰時,因薛翰無子,陽武侯嫡系一脈人丁單薄,也無其他子嗣,就此斷絕。

而陽武侯薛家,作為世襲的靖難勳貴,大明朝廷自然不能令其斷絕,便準備從薛家的旁支子孫裡,選取合適人選,過繼嫡系一脈,繼承陽武侯的爵位,使陽武侯一脈不至斷絕。

可也正是這原因,導致了陽武侯府的衰敗,畢竟,朝廷選人是需要時間的,而陽武侯薛家雖然嫡系一脈人丁不興盛,但旁支人丁卻不少。

現在,能繼承陽武侯爵位的就一個人,正所謂狼多肉少,這些薛家旁系,為了自身利益當然毫不相讓,自相內耗。

他們有的豪賭,拿了自己的旁支家產,上下打點朝廷官員,只為獲取爵位;有的明知獲得爵位希望不大,便動了沒人管控的嫡系家產的主意,把原本薛家嫡系交給他們的土地財產變賣,並且不承認那是薛家嫡系的……諸如此般,薛家旁支子弟,利用薛家嫡系無人的機會,各種內耗相鬥,這一鬧就是好幾年。

到了薛鉦的哥哥,第五代陽武侯薛翰的族子,第六代的陽武侯薛暗地裡用了不少辦法,終於在萬曆五年,正式以旁支子弟襲陽武侯爵時,薛家嫡系能掌控的財產基本就沒多少了。

那些原本財產不是被薛家子弟爭產挪用,就是旁支子弟趁著嫡系無人時,率先分家,強拿了嫡系的財產,根本就成了一筆爛賬,說不清了。

就是薛當時想要追討財產,都追不了多少,畢竟,就是他本人,以旁支子弟襲爵,也是在暗地裡用了不少薛家的錢財打點的。

換而言之,薛自己就不乾淨,所以自然就不好去追討了,而到了薛的弟弟薛鉦襲爵,當然更追不了了,只能尋求其他機會讓家族崛起。

因此,陽武侯府自從嫡系絕嗣,旁支爭產後,便是日漸衰落,這幾十年的起色也不大,在京師勳貴裡,也從原本的頂級勳貴,變成了一般角色了,甚至在五軍都督府,都撈不到要害職位。

而如果這次皇帝朱由校大婚的機會,薛鉦還不能把握的話,那就不知下次能受到朝廷重用的崛起機會,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這也就怪不得薛鉦貴為侯爺,要那麼在意賭坊那幾千兩的進項了,實在是獻給皇帝的禮物太貴,可他們陽武侯薛府,在保證一府之人吃飯後,真的是沒多少閒錢了!

而此時的陽武侯府府外,薛濂和薛昭蘊兄妹倆,都臉色不好的策馬而來。

薛昭蘊還好,她心裡還在想著若是父親罵起來,該怎麼幫她哥哥說好壞,而薛濂,完全是一副霜打了茄子蔫了的樣子,失魂落魄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