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69、偷樑換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9、偷樑換柱

卻說韓克勤一路緊趕,利用道路近的優勢,比劉時敏、吳庭禮等人,更早了些趕到了國子監存放資料書籍的庫房裡。

庫房裡,平日都有一個老吏留守,管理文書資料。

此刻,那老吏正在庫房,檢查歸檔國子監的各種文書。

當韓克勤“砰”的一聲,推開門時,那老吏詫異的看去,還在想誰這麼不知輕重時,就看到監丞韓克勤焦急走來,連忙就要上前行禮。

“丘老,別行禮了,我趕時間,快把監生張和趙如龍最近的一次文章,都給我拿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韓克勤可沒功夫和這丘姓老吏客套禮節,他還想著趕快對付劉時敏了。

“是!監丞稍等!”丘書吏詫異了一下,應了一句,就連忙去取張和趙如龍的近日的文章去了。

這丘老書吏看著年紀也過了五旬,兩鬢霜白,不過人看著還十分精神。

他人到中年屢次不中科舉後,便就此絕了仕途心思,後來一番緣故,便進了國子監為書吏,一干這就幹了十幾年。

往日裡,丘書吏就看守和歸納整理這國子監的各種文書,因此對於國子監各文書的拜擺放位置,可謂是爛熟於心,這也是他年紀這麼大了,吳庭禮和韓克勤還放心讓他管理國子監最重要的文書庫房的原因。

片刻功夫不到,丘老書吏便把趙如龍和張最近一次在國子監考試的文章卷子,從一個書架上,拿到了韓克勤面前。

“丘老,去門口替我望風,若是吳祭酒帶著位公公來了,記得提醒我。”

接過卷子,韓克勤也不廢話,一邊取了屋內桌上的筆紙,一邊對丘老書吏命令著。

很快,隨著丘老書吏在門口張望,韓克勤也快速瀏覽了張卷子上的筆跡後,便對著趙如龍的那份卷子,在一張空白紙張上抄錄了。

國子監佔地說大不大,可說小也不小,更何況吳庭禮故意繞著一些迴廊走,路上又不斷給劉時敏介紹國子監內的一切,去庫房的時間也就不由自主的拉長了。

這下子,也就不止陳風一人生疑了,就是其他陪伴的人,也都感覺到了不對。

畢竟,吳庭禮完全沒必要這麼帶路!

好在,除了少數人以外,其他人雖然不明白吳庭禮的用意,但也覺得這必然與劉時敏查張文章成績有關,所以並未出聲。

張若是成績不好,引得皇帝不滿,這首先遭殃的就是吳庭禮這個國子監祭酒。

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他人也都明白這唇亡齒寒的道理,自然對於吳庭禮的異常舉動,視而不見了。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眼看大多數人都不說話,那少數不知情形的人,縱然疑惑,但也沒出聲。

況且,就連陳風這樣的監督吳庭禮的國子監大佬都沒有異議,那少數人又怎麼敢出這種風頭呢?

劉時敏是第一次來國子監,對於吳庭禮把他辦公事的事情,變成了天使巡遊,其實內心很享受的,所以縱然吳庭禮接待的“過分”了,但他倒沒有多說什麼。

畢竟,若非是感異夢自宮,劉時敏現在憑著家中勢力,說不得也得科舉入仕了。

內心裡,自幼便受儒學薰陶的劉時敏,自然也很享受這種觀摩儒學子弟聖地的感覺,所以並不抗拒吳庭禮所為。

觀摩國子監,總要結束,眾人一番品頭論足,終是到了庫房附近。

“已經到了地方嗎?吳祭酒,那咱們便進去吧!”劉時敏看到“庫房”的牌匾,笑著對吳庭禮道。

“是!是!”吳庭禮尷尬應和了兩聲,心裡唸叨著但願韓克勤能來得及。

他慢慢走到庫房門前,猶豫著要不要為劉時敏推開門時,便聽到後面傳來劉時敏的聲音道:“韓監丞,你如廁歸來了?怎麼了?身子不舒服嗎?”

“是!肚子突然不適,便離開一時,倒是有勞劉公公掛心了。”

耳聽隨後的韓克勤有些難受的聲音,吳庭禮心中頓時安穩,心想老韓演技不錯,這聲音,他聽得都覺得對方應該身體不適了。

吳庭禮也不看身後,便緩緩推開了庫房門,當先走了進去。

劉時敏和匆匆趕來的韓克勤客套後,便當先帶人入了庫房內。

丘老書吏是經年老吏,對於上官接見更大的官早就習慣,再有韓克勤的提示,他面色不驚的和劉時敏行禮後,便按劉時敏的命令,去取張的文章卷子去了。

當然,那文章自然不會是張真正的文章卷子,而是韓克勤趕在劉時敏來前,偽造的一份用張筆跡抄錄的趙如龍的文章卷子。

裝模作樣的找了小一會兒,丘老書吏終於“有些辛苦”的從滿屋子的書架裡,找到了張的卷子,交給劉時敏。

接過卷子,劉時敏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他入宮之前,便有一定學識,再有宮中內書堂請的一些進士大儒的傳授教育,學識自然不算低。

瀏覽了好一會兒,劉時敏看完後,也是不住點頭,顯然沒有像後世看網文的噴子讀者一樣,看了小說開頭,就被毒死,開罵棄書。

國舅爺的文章雖然因為年齡,在某些有些稚嫩,但是功底不錯,倒比一般人好上不少。

“果然是皇爺看中的人,國舅爺這文章做的,但是有些出乎咱家的預料。依咱家看,國舅爺的文章水平,若是去考科舉,中進士可能難度,但中舉人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吳祭酒和韓監丞久在國子監,不知咱家說的對不對?”劉時敏突然出聲道。

一旁的吳庭禮和韓克勤,聽到劉時敏這話,對視一眼,眼神皆安,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都想著總算把劉時敏混了過去。

當然,對於劉時敏的話,二人自然不能不回。

只見,吳庭禮當先道:“劉公公所言極是,國舅爺是我們國子監的良才,中舉人自然是應該的。”

“對!對!以國舅爺飽學之姿,考個舉人自然是理所應當的。”韓克勤跟著應和道。

內心裡,吳、韓也有些悲哀,偌大的國子監,雖然監生眾多,可是真去參加科舉,作為他們幫張換卷子的原著,即使趙如龍這樣的國子監佼佼者,也只能有把握中舉而已。

可見自從大明正式確定科舉代替薦舉至今,國子監落魄到什麼樣的地步了!

“確是如此,下官雖不管監生成績,但久在國子監,也曾聽過國舅爺之名,知其學識不凡。”出乎吳、韓二人的預料,另一邊極少說話,跟陪襯似得陳風,也跟著應和著。

不過,二人此刻無暇多想陳風何意,只能將那疑惑藏在心裡。

待國子監三名管事大佬發話,其他一眾小吏,又怎麼看不清風向,紛紛出口稱讚張,直把張誇得成了“國子監第一才子”的趨勢。

畢竟,說恭維話,不費力,也不費錢,說不得日後還能得到好處,自然有大把人愛說。

見到這幕,劉時敏心中大定,雖然他知道這些人話裡有水分,但張的文章卷子,起碼也說明他在國子監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有這個也就足夠了,當下劉時敏就準備離開。

然而,忽然之間,劉時敏發現這卷子上,似乎墨跡未乾,有些溼潤。

當下,劉時敏生疑道:“為何這卷子的紙張墨跡未乾?”

這一問,當即令吳庭禮和韓克勤臉色一變,背後直冒冷汗。

就在二人不知如何解釋時,卻見那丘老書吏笑著道:“庫房陰暗潮溼之地,紙張容易受潮,想來墨跡未乾便是這原因。說來,小人這幾日我準備把部分卷子拿出去晾曬,防止紙張受汙,未曾想公公今日來了。”

“對!對!定是庫房潮溼之故。”吳庭禮和韓克勤聽後大喜,連忙附和著。

聞言,劉時敏看了眼書架堆得滿滿的庫房,點了點頭。

這麼多書架放滿了書,肯定有不少書擋住窗外射來的陽光,留有陰暗之地,一旦天氣溫度變了,確是會變得潮溼。

只是,雖說如此,劉時敏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便問道:“這樣吧,你們把國舅爺以往的卷子都給咱家拿出來,咱家一併獻給陛下。”

聞言,吳庭禮心中早有準備道:“劉公公,按國子監慣例,每次考試的文章卷子,都是按期管理,一時之間,想要把國舅爺的卷子,全找出來,怕是有難度,要不少時間。現在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公公先回去,我令人找好卷子,整理好,明日公公派人來取便是。”

劉時敏聽後,看了眼窗外的天色,點頭道:“好!那咱家先走了,明日派人來取卷子。”

說罷,劉時敏便當先離開,他雖然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出宮的,但畢竟當值,也不敢過晚回宮,否則宮門要是關了,也有些麻煩。

“公公慢走!”

國子監一眾人,紛紛跟在劉時敏後門送行,直到劉時敏出了國子監,上了馬車離開,這才回到國子監裡。

吳庭禮和韓克勤讓眾人各幹各事後,便一起往庫房趕去,準備善後事宜。

不過路上,他們卻被隨後跑來的陳風叫住了。

“吳祭酒和韓監丞真是忠於王事啊,這歸納整理國舅爺文章卷子的事情,竟然都身體力行,親力親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