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76、餓死朕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6、餓死朕了!

張和一應隨行官員,跟在張嫣身後,步入乾清門,進入乾清宮,便見到了唱名恭賀後,在乾清宮裡坐等的皇帝朱由校。

真正的帝后婚禮大典,其實這才算是開始,之後張隨著禮部一眾官員,還有其他一應人等,跟在握著張嫣手掌的朱由校屁股後面,隨二人去坤寧宮拜堂成親。

《道德經》有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正。

封建時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貴的,而皇帝的寢宮乾清宮,是“乾清坤夷”,天下清和,各地平安的意思。

又有“皇帝是天,皇后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一說,而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故而皇后的寢宮坤寧宮,便取自《道德經》中的“地得一以寧”這一句,正好對應《道德經》中另一句“天得一以清”,乾清之意。

故而,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璧之意。

坤寧宮和乾清宮一樣,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不過在正德九年、萬曆二十四年兩次毀於火,到了萬曆三十三年又開始花巨資重建。

張步入這大明屢次耗巨資修建的坤寧宮,只見得殿內金碧輝煌,氣派無比,端的是國母所居之所。

可惜,無論它建得如何氣派豪華,終究還得看擁有者怎麼使用了。

記憶裡,真實歷史上,崇禎的周皇後就是在這裡自縊身亡的,不由有些唏噓,也不知那些泥腿子亂兵,是如何糟蹋這氣派宮殿和整個紫禁城的。

甚至於後來蟎清,竟然將這氣派豪華的國母居住之所,用於祭祀,作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僅僅只有皇帝大婚,因宮殿之名,才在此居住幾天,某種方面來說,真是一種對大明的侮辱……

主婚官宣讀早就擬好的結婚誓言,“朕承天序,欽紹鴻圖。經國之道,正家為本。夫婦之倫,乾坤之義”,朱由校和張嫣行夫妻之禮,加封張嫣為皇后的禮儀這才開始。

“傳旨,行冊封皇后之禮!”朱由校對著身邊的太監命令道。

“陛下有旨,行封後大禮!”

“陛下有旨,行封後大禮!”

“陛下有旨,行封後大禮!”

……

隨著太監一人接一人的大喊,原本負責迎娶的正副使,在入宮後便去奉天門等待。

此刻聽到旨意,便再次拿出朱由校給的聖詔,宣讀制諭,正式通告天下,行奉迎大禮。

坤寧宮內,皇后的宣冊大禮正式進行,女官將九龍四鳳冠佩戴於張嫣頭上,張嫣穿戴完畢之後,走到香案前拜四次,然後由宣冊官宣讀加封詔命。

宣讀完畢之後,內官便把皇后帶來的張國紀的賀表,送到司禮監備檔記錄。

而後,張嫣在宣冊官的指引之下,一一冊賞那些為她婚禮謀劃出力的女官和主婚者。

這些人其實都是按朱由校意思選來的,換而言之,就是朱由校給他們機會升官而已。

當然,張不知道,這些人裡,本來會有客巴巴的冊封,朱由校想讓客巴巴利用這次冊封皇后的機會,加封客巴巴為“奉聖夫人”,給予權利,讓客巴巴替他好好清理內廷中的外朝奸細。

結果,因為張找了張國紀,說了客巴巴和張嫣有齷齪之後,東林黨人從張國紀那裡聽到這事,自然要阻止。

在禮部尚書孫慎行以皇帝乳母,身為長輩,參與皇后冊封禮,不合禮制為由,堅決拒絕,朱由校無奈,只能做罷這個提議。

深知這些禮部官員死腦筋的朱由校,沒想過若是沒有張提醒,孫慎行他們也不會在意一個皇帝奶媽的加封,只能就此做罷,準備再找合適機會,提議以客巴巴身為乳母,養育他有功的加封事宜。

眼見冊後事宜完了,張以為已經差不多,結果看到中堂的儀仗隊開了過來,朱由校和張嫣上了儀仗,在中堂下的女樂鼓匠的樂聲中,出了坤寧宮,才明白還沒完。

接下來,張跟著朱由校和張嫣的儀仗隊伍,先去太廟祭拜列祖列宗,昭告祖先皇帝大婚,立了皇后。

當然,在此之前,朱由校便派遣官員到太廟和天壇地壇祭祀過了,以告慰天地,這次來相當於告知長輩後,帶媳婦給長輩看。

不過,張看著太廟上裡的那一排靈位,心裡嘀咕真迷信,你老朱家的列祖列宗真有靈,也不會讓李自成打到京師,害我妹妹上吊殉國了。

期間,張又看到張應京那小屁孩了,他穿著道袍,在他父親這一代的“張天師”張顯庸身邊,一本正經的為帝后祈福了。

想來,若非是這祭告太廟太神聖,否則以張應京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這麼老實的吧!

一陣應有的套路祭祀結束,張又跟著二人,去宮中長輩的寢宮謁見長輩。

按理來說,神宗和光宗的諸多妃子健在,二人應該一一拜見才是。

但很顯然,因為某些原因,朱由校這次以長輩眾多,一一拜見耽擱時間為由,只選了神宗的劉昭妃和光宗的李選侍處,作為他祖父和父親遺留后妃的代表謁見。

不過,明眼人都知道,朱由校是害怕去見神宗時,國本之爭的關鍵人物鄭貴妃,和傳聞將他生母孝和王皇太后,毆打凌辱致死,並且是移宮案主角的李選侍而已。

前者朱由校二人謁見的李選侍,乃是以後的李莊妃,後人稱為“東李”的李選侍,崇禎朱由檢的養母;而朱由校害怕見的李選侍,就是以後得李康妃,後人成為“西李”的李選侍。

二人自朱由校登基後,和其他朱常洛的妃子一樣,都沒有被朱由校代父加封妃位,只有生母追封皇太后,所以她們依舊是選侍。

至於所謂的耽擱時間,不過是朱由校的說辭而已,大不了讓神宗、光宗的妃子,各集結在一個宮殿謁見不就好?

期間,張卻是見到了養在東李身邊的朱由檢,本來還以為對方會讓他有什麼驚訝的。

結果見到了,這位後來的崇禎帝,現在就是個小孩子一個,讓張一點兒感覺都沒有,實在失望之極。

長輩見過了,張覺著也該差不多了,結果,又被告知,他們得隨朱由校、張嫣的儀仗一起,再去午門接進兩位回宮皇妃。

這一下子,不少人心裡都是要罵死那些禮部官員了,就像張這種打醬油的,也是從四更天開始忙碌,忙到現在曰上三竿,都已經累的腰酸背疼,更何況其他那些四處奔走的人呢?

朱由校也是快累瘋了,剛辦喜事時的高興勁兒一掃而空,本來少年郎憧憬著的大喜的日子,結果這麼來回折騰,簡直比他做那些閒暇時光的愛好活計還累。

而且瞧著三個瓷娃娃似的毫無生氣的老婆,朱由校更是興致全無了,完全沒有他當初選秀時的那般有個性特點了,鳳冠霞帔之下,連朱由校當初看中張嫣的大兇器都看得不是太明顯了。

好不容易捱到皇后率兩位皇妃,最後在乾清宮行了拜見夫君之禮,朱由校便迫不及待地宣佈大婚禮成,命令這新進門的三名后妃,再去後宮去見其他趕來的皇室宗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朱由校自已,則是趕緊命令儀仗隊伍,送他到皇極殿去,準備賜宴款待文武百官和來賀的勳臣公卿。

朱由校這麼著急,原因也簡單,自是因為他肚子餓極了。

當然,不止是他,跟著朱由校一起趕去皇極殿的張等人,其實個個都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好幾個年紀大的禮部官員,體力不支,都要人扶著,才能走路了。

張瞧見,心裡暗罵,活該!

你們自己造的孽,就該自己受著,偏要連累小爺我,餓死你們才好。

“你們快點好不好,皇極殿那麼近,怎麼還沒到啊?”中途,天子儀仗隊顯然體力也消耗差不多了,走得很慢,這讓肚子餓的朱由校,一陣埋怨。

原本身份低微,一直沒資格在帝后大婚時說話的李進忠,現在終於有了機會,連忙寬慰朱由校道:“皇爺,不要急,大家都累了,皇極殿很快就到了。”

說完以後,李進忠又對著儀仗隊催促了幾句,不過,很顯然,收效甚微,紫禁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幾個宮殿來回抬著,路程也不近,他們力氣實在是不多了。

眼見快不起來,朱由校只能碎碎念道:“成個親怎麼這麼累?現在都這樣了,晚上和明天還不得累趴下嗎?”

張靠得近,聽到這話,噗呲一笑,顯然,朱由校有些婚姻恐懼症了。

“笑什麼?信不信朕現在治你大不敬之罪?”朱由校自然聽到張的笑聲,臉色一紅怒道。

張聽了嚇了一跳,卻又不敢答話,朱由校這話明顯開玩笑的,回啥都不好,只能強忍著笑意。

“哼!算你識相,朕今日大喜,不和你計較,他日你去辦差,記得一定給朕好好做事,否則今日的事情,朕肯定治你罪!”朱由校說道。

張聽了一愣,辦差?辦什麼差?皇帝你說清楚啊?

他剛想詢問,結果又聽到朱由校自言自語起來,顯然,張是沒機會問明緣由了。

只見,朱由校嘴中呢喃道:“待會要多吃些東西,不然得等到晚上洞房,喝合巹酒時,才能再吃著東西,而且按照禮部的說法,我還不能多吃,真是便宜了那些吃朕的菜的內侍。不行,這些規矩朕得要禮部那些官員改改,不是活遭罪嗎?朕不能讓兒子都這麼遭罪,不對,憑禮部那些人的尿性,肯定絕對不會改的,一定會說什麼禮儀不可廢,說了也是白說,哎……怎麼皇帝成親這麼累啊,餓死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