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第三次機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密謀方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密謀方案

面對川島摻了水的私貨,世鐸喜上眉梢,臉上一陣陣發熱,連腳步都不免輕快了許多。

按照他的理解,川島的言語完全就是善耆在非正式場合的表態,否則誰大冬天的來禮親王王府消遣?而且,善耆的有些考慮——即川島故意含糊的地方亦不得不如是,否則這份計劃絕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當思維只剩下一個方向時,所有的資訊都只能被理解為對這個方向的支援,世鐸的悲哀便正是如此。

川島並不明白世鐸的計劃,他所憑藉的無非是利用各種手段來進行捕風捉影、旁敲側擊,巧合的是,恰恰這些似是而非的話擊中了世鐸別有用心的軟肋,造就了對方的“亢奮”。

在瞭解到對方“清君側”的需求後,川島微微有些皺眉,隨即卻心花怒放——這為日本的插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他稍稍安頓了世鐸幾句,便準備回去與有關方面進行磋商,希望能得到國內有關力量的支援與協助。

“川島君,你說的這些都是實情?”

“是的,伊藤先生。”川島和伊藤完全是兩個風格,前者奔放、熱情,交遊廣泛,後者內斂、嚴肅、極端低調,總是在默默無聞之處發揮出最大的功能。

“可是,恕我直言,禮親王根本就不具備成事的條件。”伊藤分析得頭頭是道,“第一,禮親王沒有掌握相應的軍事力量,支那皇帝手中有聽命於他的禁衛軍,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第二,世鐸本人雖然從前做過首席軍機大臣,但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領袖,也沒有相應的政治勢力,支那眾多的地方督撫沒有一個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第三,在宗室中,禮親王一系並不是最顯赫的力量,即便他豎起‘清君側’的大旗,能效命與他的人恐怕也不多。”

聽了這數重分析,川島非但沒有從狂喜中清醒過來,反而更有把握地大笑:“伊藤君,正因為此人沒有足夠的力量,我們才有了插手的可能。而且——就支那目前的形勢而言,也沒有人具備與皇帝抗衡的能力。”

“他打算怎麼做?清君側究竟要清誰?以他這個年紀,即便成功,我也不認為他能夠控制住整個支那朝廷。”

“這個麼……”川島撓了撓頭,“他沒有明說,根據我的推測和判斷,主要包括3點:第一,廢黜皇帝,或者乾脆暗殺皇帝,換一個容易控制之人上臺;第二,依舊保留憲法和國會,但會以皇族內閣統御之;第三,世鐸聯合其他宗室共同執政,分享政權。”

“這不是一個好方案——一開始沒有明確的計劃,沒有靠得住的力量,沒有充分的調查與準備,川島君,不是我潑你冷水,這樣的計劃成事的可能性不大。”

“以現在的局面看當然不太可能,但局面終究是會發生變化的。”川島浪速笑嘻嘻地將皇帝欲裁撤神機營、進而裁撤整個八旗制度的設想和盤托出。

聽了這個介紹,伊藤神色嚴肅,站起身子來踱了幾圈,最後才問道:“訊息可靠麼?這個皇帝的心思我們實在琢磨不透,已經發生過許多次誤判的情形了,如果這次再誤判,你我都逃不了干係。”

“千真萬確,絕對沒錯。”

“那倒是一個機會。”伊藤自言自語,“這樣做等於是在與整個滿洲宗室親貴對抗,我完全看不出他這麼做的理由和必要。”

“誰知道那些支那豬的腦袋裡想得究竟是什麼。”川島隨即又把冒稱善耆套世鐸言語的情形描繪一遍。

“不能做得太過頭了,世鐸肯定還要找善耆個別溝通。”伊藤搖搖頭,“模糊是一種魅力,但這種魅力完全建立在模糊的基礎上,只要一清晰,模糊便沒有了任何用意。”

“這才是我來找您的用意,我想瞭解一下,善耆有沒有支援世鐸的可能,如果有,他能扮演的最好角色是什麼?”

“川島君,你是在刁難我,誰不知道你已經給善耆做了多年的顧問,對他的脾氣性格瞭如指掌,是與不是,成與不成完全可以洞察如悉,還用得著我這個旁觀者來班門弄斧麼?”

“非也,非也。”川島的頭搖得和撥浪鼓一般,“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關係太近反倒影響我做出判斷的準確性。”

“什麼時候學會這麼謙虛與精神了,川島君,這可不是你的風格?”

“為了帝國大業,為了天皇陛下,我不得不如此。”

一聽“天皇”兩字,伊藤的神色也隨即嚴肅起來,“不錯,但是我認為做出判斷需要三個前提。第一,皇帝的蠢事到底會不會辦?第二,世鐸能不能提出可供的選擇方案並吸引善耆上鉤;第三,禁衛軍系統是不是存在著體系異己分子……”

“這三個前提沒有一個是讓人省心的。”川島極為頭疼,“我覺得根本看不清,所以才找你幫忙。”

“我也不能貿然答覆你,還得看看。”伊藤琢磨了一番,“事情我儘快向國內彙報,要求協助,你可以繼續關注事態的發展。這個事件,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對我們都有好處。支那只要陷入混亂,到處都是我們下手的機會。”

“要不?”川島浪速試探性地指出,“請頭山滿先生和孫文談一次,給他點鼓勵,先造點聲勢也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算了,別提這幫人,沒幾個像樣的,除了伸手要錢要軍械,沒看他們有什麼成就。”伊藤打心底看不起那些“革命黨”,憤憤然說道,“有時候真恨不得自己挽袖子上去幹。”

“哈哈哈,伊藤,沒想到你居然還有這般激情。”

……肅親王府內,善耆一臉鄭重,世鐸已經上門拜訪過了。原本他以為不過是一次禮節性的走動,哪裡曉得,居然給自己出了這麼大一個難題。

怎麼辦?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

作為現行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善耆堪稱宗室第一人,不但享有崇高的爵位、地位,而且還握有重權,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人臣已極,根本就沒有更進一步的念頭。

但是,作為宗室親貴,善耆雖然對改革持有開明態度,但對於這種身份之下的特權有本能的眷念。他知道,皇帝對自己的提拔重用完全是看中了自己的能力,至於他是不是頂著肅親王的鐵帽子完全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因素。他自己好說,如果削弱宗室,廢黜八旗的制度透過,後代子孫倘若不夠英明,恐怕連一般的待遇都難以撈到,這正是他躊躇之處——人總有個後事安排。

況且,他善耆又不是生活在真空裡,神機營的騷動與人心不穩,各種各樣荒誕不經的傳言讓他憂心忡忡,他完全有理由對自己的前途進行一個深入的思考——面對少壯派咄咄逼人的進攻勢頭,他究竟還能頂多久?伴君如伴虎,別看皇帝現在對自己信任有加,翻臉不認人的速度也不見得會慢——當時皇帝不也對奕劻善加安撫麼?結果位子還沒有坐熱,奕劻就完完了——這種前車之鑑,讓所有人都心驚肉跳。

“不知王爺為什麼事情煩惱?”在收到世鐸已登門拜訪的訊息後,川島已經明白善耆的疑難或擔心,他故意裝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

“是這樣的,本王……”善耆沒敢直接問川島怎麼辦,只是拐彎抹角地詢問日本皇族間的政治動態,有一搭沒一搭地考慮前車之鑑。

——辛酉政變時,老恭王、老醇王為了剷除八大臣,進行垂簾聽政準備了必要的條件,正是他們兩人抬起了慈禧。不料風雲突變,後面幾十年的朝堂鬥爭,老恭王也好,老醇王也罷,非但沒有權柄自操,甚至都不得不聽命於慈禧的擺佈。

因此,善耆的擔心亦極有針對性,成與不成姑且不論,成了之後如果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這風險全白冒了。

所以,兩人嘴上打著哈哈,心裡卻各有各的主意。這種因為不確定性而造成的焦慮和煎熬雖然極大考驗著兩人的毅力和耐心,但在表面上卻又只能裝得若無其事。

這可憐、可悲、可恨而又令人著迷的政治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