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第三次機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真才實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真才實學

鐵良原本對於禁衛軍招募漢人頗有微辭,認為:漢人選做高階軍官(諸如馮國璋)便行,至於士兵和中下級軍官則應“純以旗人”,“以彰顯禁衛軍拱衛皇室之本意”。但卻為蔭昌、良弼和皇帝所否定。林廣宇的態度很堅決:“朕這個皇帝,不光是旗人的皇帝,也是漢人的皇帝。《九年立憲籌備綱要》剛剛說要融化旗漢畛域,講滿漢一家,禁衛軍倘若再來個只准招募旗人,讓天下臣民怎麼想?讓他們懷疑朝廷的誠意麼?”鐵良口頭上雖然沒再囉嗦,但心底卻是不服氣的。

良弼雖系鐵良一手提拔上來的親信,但素以耿直出名,私底下對皇帝說:“鐵公的想法這回卻太過迂腐,先不論符不符合立憲大意,單就眼下旗人這模樣,能透過標準選拔上的有幾個?”

先前面向普通旗人的招募那副慘不忍睹的情景已經給了鐵良當頭一棒,而面向素有京旗子弟的京畿陸軍第一鎮招募更是讓他瞠目結舌。

按蔣方震擬定的方略,面向現役士兵招募的標準除德、智等條外,還要考察“隊、步、射、擲、刺”五技,只有這5項全部通過考核方算合格。

——隊:主要考察佇列、軍姿和反應情況;

——步:主要考察標準負重(30斤)狀態下強行軍水平;

——射:主要考察300步固定靶、200步移動靶的射擊成績;

——擲:主要考察手雷投擲水平,分定準和定遠兩項;

——刺:主要考察白刃戰水平。

第一鎮駐防京城,為最早選拔的物件,選拔當天鐵良隨同陸軍部大批官佐前去現場觀摩。第一鎮以旗兵為主,在聽聞禁衛軍優厚的待遇後,九成以上的士兵都遞交了報名表。初選的結果並不容樂觀——兩成因為身高不符要求被淘汰,三成因為識字水平不符要求被淘汰,但鐵良等陸軍部要員仍不以為然。

剩餘士兵陸續編成*人大方陣開始接受考核,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第一項佇列考核便有不少士兵出洋相,該向左轉變成向右轉,該立定還往前走,在方陣中頗為扎眼,幾個口令下來便有一成多的士兵落馬;第二項行軍考核,要求士兵在攜帶槍械、彈藥、水壺、手雷、軍毯等物品後進行急行軍,合格標準為半個時辰18裡,起先各方陣編成4路縱隊後還能保持隊形依次前進,但時間一長隊形便逐漸散亂,堅持跑完全程且合格者不到半數,而合格者中衣冠仍舊整齊,該攜帶物品一樣不少者又不到五成,此條堪稱刷人第一殺手;眾人透過第二項考核後已經氣喘吁吁,隨後的射擊成績更是慘不忍睹,又是一大批人被刷下來……

至於專業兵種設有分科考試,如騎兵科、炮科、工兵科、輜重科等,軍官除需參加本科技能測試外還要接受試卷考試,按照蔣方震參照德國禁衛軍選拔標準擬就的綱要,又是大批人馬落馬。

當日參加者選拔逾3000人,最後全部合格者居然不足兩成之數,而合格者中旗兵又不到一半,要知道旗兵在第一鎮中佔的比例高達八成,真是讓人瞠目結舌。面對如此結果,鐵良苦笑著搖頭,他知道在實戰狀態下強行軍20裡後進入預設陣地並執行防禦任務實屬再正常不過的練兵要求,單以射擊為例,還是在沒有敵對火力壓制、沒有地勢遮蔽的條件下進行,考核結果如此差強人意,一旦真正開戰結果不堪設想。就連現場觀看的第一鎮統制何宗蓮面上也覺得掛不住,連連表示要加強操練。經此一遭,鐵良便絕口不提禁衛軍只准招募旗兵的建議。

後來禁衛軍提調官又奔赴其餘各鎮、各協開展選拔,除段祺瑞執掌的第六鎮合格率超過三成外,其餘均在兩成至三成之間徘徊,而江南的第八、第九鎮比起北方六鎮的水平還要遜色,張彪的第八鎮共有7000餘人參加選拔,最後透過者僅僅1000出頭,是各鎮中的最差者。訊息傳來便連張南皮的老臉也掛不住,倒還是黎元洪擔任協統的湖北混成協替香帥爭了口氣,合格率超過了四分之一。

一連折騰了好幾個月,禁衛軍才選拔出足夠的人員,包括京城基幹500人,各鎮選拔7000人,公開募兵2500人。按良弼的設想,禁衛軍在今後的操練過程中必定陸續會出現減員,現在不多招募一些恐怕編成時便不足數了。

與募兵同步進行的則是各級軍官的選拔。皇帝親下諭旨,要求禁衛軍各大臣、陸軍部要員和各地督撫切實“保薦有真才實幹之軍官”,訊息傳出,保薦書如雪片般飛來。而在謀求保薦之人中又以貴胄學堂的學員最為熱切。

禁衛軍編練的訊息甫一傳出,馮國璋和蔭昌的府上便被人踏斷了門檻,兩年前入學的貴胄學堂王公世爵們紛紛來走這條捷徑,希望到禁衛軍謀個出身。在他們眼裡,禁衛軍的優厚待遇倒是其次,關鍵還是謀求能夠飛黃騰達的前程。誰不知道禁衛軍是皇帝的心尖肉,搞了這麼大的架勢,下了如此厚的本錢——每月內帑撥付的皇餉要超過13萬兩。至於良弼那裡的門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走,因為他是出了名的難對付,對於有真才實學的會不惜屈尊聘請,對於這批依靠門第而無真才實學的貴胄他卻完全不屑一顧,如先後留日、留德的蔣方震便是良弼三番五次才請來的,而原陸軍部侍郎銜、多羅貝勒毓朗讓他寫一份保薦書卻被良弼婉言謝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保薦可以,但皇帝又下了一紙命令,凡35歲以下的受薦軍官同樣要求通過考核方能入選。這可把貴胄學堂的這批學員給愁壞了,很多人平日嬉鬧,課堂只顧吹牛,哪裡有什麼才幹?不僅如此,他們的身體素質也僅僅一般,距離考核還有很大距離。

但選拔當天,所有人都乖乖聽命。除皇帝的明確旨意外,馮國璋、良弼、蔣方震、載濤等高階軍官先行示範。眾人順利地完成一個又一個科目,便是年屆50的馮國璋在最考驗體力的強行軍中也經驗十足地控制著步伐,順利地完成了16裡(35歲以上,體能標準可酌情減免)。結果,這批貴胄子弟只有寥寥無幾透過了考核,旗人中地位最高的是小恭王溥偉,這個親王咬牙堅持完成了所有科目,獲得了皇帝的嘉許,被任命為禁衛軍軍械、軍需考察大臣,上校軍銜;漢人中地位最高的是王慶甲,原武英殿大學士王文韶之子,浙江杭州仁和縣人,二品頂戴,現任農工商部郎中,被任命為混成旅副軍需長,授少校。還有一個突出的則是沈覲宸,曾祖父即是大名鼎鼎的沈葆楨,被任命為馮國璋的副官,授上尉。

元宵節過後,除前已確定的人選外,禁衛軍其餘中校以上軍官名單正式公佈(具體請參加作品相關之內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