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伐清1652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四章 對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四章 對峙

嶽樂和手下諸將商議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得出一個萬無一失的方略來。他們都很清楚,孫可望就是在圍點打援,逼他們西進武昌城決戰,可是局勢如此,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

最終,迫於局勢,嶽樂在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之後,又一一詢問了在場的各個貝勒,貝子和各個將軍的意。在統一了軍中高層的意見之後,他才下令大軍繼續行進,打算遇到明軍阻擊之後,再見機行事。

清軍一路向西,發現周邊的樹木,草皮都已經被明軍搜刮得一乾二淨,便是那些荒蕪多年,本應該長滿雜草的農田,此時也是光禿禿的,有一些運不走的木材,也早已經被付之一炬。這使得清軍的後勤壓力進一步增大。

在之後的袁溪河岸大戰中,清軍雖然最終攻克了東岸的一個渡口,但渡口的運輸能力嚴重不足,清軍主力並沒能成功渡河。

不過,大西軍仍舊沒有派遣主力大軍過來防守,在清軍連日進攻,摧毀了好幾座大西軍新建在西岸的侯臺之後,駐紮西岸的大西軍才撤離了營地。

清軍主力渡過了袁溪之後,轉而北上,嶽樂才終於看到了孫可望派軍修築的外圍工事,十幾座村莊都已經經過嚴密的修繕,和一路上來看到的殘破景象根本不同。

濟度也跟在嶽樂身邊,開口說道:“哨騎今早便已經派過去偵察了,村莊之中的明軍兵力充足,哨騎眾多。孫可望至少在這條防線部署了一萬大軍,其主力兵馬也駐紮在不遠處,隨時可以趕來支援。看樣子明軍在武昌城外下了很大的功夫啊!”

嶽樂仍舊在仔細觀察,外圍的這些村莊阻擋住了他的視線,雖然在平原野地,光線明亮,但他還是沒能觀察到孫可望主力大軍的情況。

濟度又繼續說道:“孫可望除了留下兩三萬兵馬圍在武昌城外圍之外,其餘的兵馬都調來阻擊咱們了,總兵力估計有四萬多,而且除了少數新補充的新兵之外,都是精銳。”

“孫可望現在已經下了決心要和咱們決一死戰了,自然是把他能調的兵馬全部都調來了。”嶽樂扭頭看向了濟度,又繼續說道:“現在已經是十一月,越往後對我軍氣溫對我軍越有利,孫可望應該不會一直拖下去。大戰的地點,應該就是那些村莊。”

一直站在旁邊的尚善也點了點頭:“這附近除了南北兩個大湖,周圍全都是平野,對我軍會戰十分有利。不過若是明軍有了那些加固過的村莊作為依託,我軍就無法發揮騎兵優勢了,甚至大軍強行進攻的話,還會被這些據點分割,風險極大。”

嶽樂聽罷,也點了點頭,他必須想辦法把這些堡壘之後的明軍逼出來,或者用火炮摧毀那些修繕過的村莊,否則就很難擊潰這支明軍。

這是一場幾乎勢均力敵的大戰,無論是哪一方,都沒有辦法承擔戰敗的後果,特別是這樣的平野之地,一旦戰敗,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快,孫可望也收到了哨騎彙總上來的情報,從江西到武昌城的官道兵馬連綿,滿清大軍終於來了,兩支加上輔兵民夫都超過了十萬的大軍,相互間距離不到二十裡地。

滿清八旗兵雲集武昌城南面,東湖以西,長江以東的區域,除了八旗主力,還有數千新漢八旗的火槍兵,數千綠營兵精銳,以及數萬包衣兵。

孫可望下令大軍前鋒放棄阻擊之後,馬寶所部均收縮在了新加固的村莊之內。和清軍一樣,從長江到東湖的幾十裡地,殿前軍中軍數萬大軍依次排開,氣勢浩蕩。

與此同時,賀九儀所部也開始了加緊攻城,給武昌城內固守的洪承疇製造緊迫感,以擾亂嶽樂的部署,讓其誤以為孫可望另有計劃。而隨著大西軍加緊攻勢,城內清軍的士氣也進一步下降,更沒有餘力再配合嶽樂大軍作戰。

孫可望其實是急於和嶽樂決戰的,他的處境並沒有嶽樂想的那麼好,後方的壓力十分之大。如今收縮兵馬,放棄了沿途層層阻擊,消耗清軍銳氣的方案,便是要嶽樂放鬆警惕,以為自己輕敵大意了,然後提前進攻的時間。

孫可望手握韁繩,策馬在大營外緩緩行進,身邊除了重新組建的親衛隊之外,還跟著白文選,馬寶,賀九儀等心腹大將。

看著眼前正在官道上行進,朝著前線十幾個大小村莊運輸糧草的民夫,他忽然勒馬停了下來,看了看白文選等人,肅目道:“清軍主力已經陸續抵達,目前也已經在南面紮下了十幾個營盤,等他們的軍需武器,糧草馬料都運來了之後,大軍應該也已經整頓完畢,那時候或許就可以開始打了。”

“從之前馬寶所部前鋒和這股清軍的交戰情況來看,這支清軍確實強悍,咱們到時候一定要集中兵馬,一鼓作氣,否則損失會極大,甚至可能傷及大軍根本。”白文選微微皺眉道。

他麾下的兵馬作為此次大戰的核心主力,若是最終真的打成了消耗戰,恐怕日後自己的地位就不穩了,這是白文選十分擔心的事情。

但他作為孫可望最看重的心腹,手中掌握了殿前軍一半以上的兵馬,這場仗必須要他來打。否則就辜負了孫可望的信任了。沒了兵馬可以以後補充,但是沒了孫可望的信任,他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就是當前的永曆-大西複合政權的制度,除非是李定國,不然就是劉文秀來了,孫可望也可以找到藉口罷免對方,無非是損耗一些威望罷了。

“現在清軍有什麼新的動向嗎?”孫可望又蹙眉問道。

兩支精銳大軍的對戰絕不允許任何一點疏漏的發生,不然就極有可能發展成滅頂之災,特別是現在兩軍距離如此之近的情況下。孫可望不敢不小心,也不能不小心。

“目前,嶽樂麾下的清軍所有主力都已經渡河,不過現在還忙於穩固營盤,除了派出哨騎騷擾阻擊我軍的哨騎之外,暫時還沒有什麼新的動向。

根據哨騎的偵察所知,這支清軍隨軍攜帶的大型火炮或許有五十餘座,中小型各式火炮多大二百餘墩,火槍似乎也已經基本升級為了國主所說的魯密銃。”

“其他地方呢?”

“清軍似乎還派了兩路騎兵,各五百多人,一路往北面去了,一路往南面去了,應該只是要探查我軍是否在這些地方設有伏兵。”白文選又繼續分析道。

“嶽樂這人向來謹慎,這倒符合他的作風。”孫可望說罷,抬頭看向了南面的村莊,總覺得心中有些不安。

其實,不只是白文選擔心自己手下的兵馬消耗太多,孫可望同樣有這樣的憂慮,明末清初的這個亂世,沒有人講規矩,這是最要命的。

如果孫可望拼光了自己手下的這些精銳兵馬,湖北讓李來亨,劉文秀佔了,江西讓李定國佔了,福建讓鄭成功佔了,那局勢就徹底不受他的控制了。

他現在面對的可是清軍目前唯一一支四萬級規模的精銳主力,同樣的裝備精良,同樣的強悍,這些都是他不能不擔心的事情。

“國主,既然清軍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動員,我們什麼時候把大軍鋪到前線去?”馬寶忽然出言問道:“現在中軍駐地距離前線村莊的距離還是太遠了,若是清軍猛攻,末將擔心會反應不及。”

“文選你怎麼看?”孫可望並沒有直接回答,畢竟中軍實際上還是白文選在親領。

“臣以為,可以先安排大軍的幾個騎兵營南下,在村莊後方列陣完畢之後,其餘的兵馬再跟上。”白文選拱手抱拳,又繼續道:

“現在兩地距離不過五里,其實也說不上多遠,但這支清軍畢竟強悍,而且對我軍也已經不陌生了,還抱著決戰之心,和當初湖南的清軍不一樣,咱們還是得更加小心。”

“嗯。”孫可望點頭贊同,又繼續說道:“除了火炮營,輜重營以外,大軍主力南下一定要在白天進行,而且各個戰兵營紮營要直接按照作戰時的戰兵方陣佈置,不得有誤。若是條件允許,咱們還可以在夜間組織偷襲,給清軍一點顏色看看。”

“是!”

.

兩軍陣前的一座東西走向的小山丘之上,陸長川策馬立於山頂,周圍還有數百名步騎兵。

這座小山丘位於殿前軍一側,是一道極其有利的掩護,山上原本生長著許多樹木,但是現在早已經被砍光,燒光,只有人工挖掘的戰壕和搭建起來的箭塔,瞭望塔。

山前的視野中出現了許多滿清騎兵,山丘之上的士兵雖然都保持著高度警戒,但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緊迫感,這段時間兩軍哨騎交戰太多次了,甚至還有一次規模不小的騎兵交鋒,殿前軍的騎陣可謂強悍,一舉擊潰了幾乎同等數量的清軍。

不過,由於清軍的騎兵人數眾多,緊接著就又派出了一支騎兵出戰,剛剛衝擊了一波的殿前軍騎兵猝不及防,一時間無法重組,只能且戰且退,損失同樣不小。

這其實就是白文選最擔心的問題了,若是戰兵,槍炮兵就在騎兵之後,恐怕就是自相踩踏,慘不忍睹了。

經過了那一天的交戰之後,兩軍將領對對方的實力都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清軍仍舊派出了大量騎兵充斥戰場,穩固陣線。他們沒有村莊作為依託,只能寄希望於強悍且數目眾多的騎兵威懾大西軍。

幾十支騎兵在兩軍陣前不到十五裡地的平野上賓士追逐,纏鬥廝殺。雖然規模不大,但放眼望去,只覺得遍地都是。

兩軍在正式的決戰之前,每日都免不了一陣小規模的廝殺。這是嶽樂故意為之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摸清楚殿前軍的騎兵戰術,他把騎兵優勢視為了取勝的關鍵,對此尤為重視。

不過,殿前軍的騎兵方陣在小規模騎兵衝突的時候並不適用,八旗兵在面對小股敵人的時候作戰十分靈活,這使得殿前軍的騎陣並沒有多少發揮的空間。

“現在中軍的部隊完成安營任務了嗎?”陸長川仍舊在觀察陣前的情況,頭也不回地問道。

“已經基本完成了,預計最遲在明天中午,所有兵馬的安營任務都可以完成。”手下的副官抱拳彙報道。

“國主現在親自率兵南下,騎兵營目前已經進入了各個指定戰場,戰兵營,火炮營,輜重速度稍慢,但在騎兵營的掩護之下,他們可以連夜行軍。”

陸長川聽罷,扭頭看向身後密密麻麻的兵營,數萬大軍,數萬民夫,還有無數的騾馬早已經抵達。他看了一會,又轉過頭來看向清軍的營地,同樣是密密麻麻的一片:“讓各部保持最高警惕,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在這樣的平野之上,兩支如此龐大的軍隊一旦進入了野外對峙,就沒有撤退這種說法了,誰敢撤,陣型必亂,而只要陣型一亂,便給了敵人可乘之機,交戰必敗!

而且,在敵我雙方都是精銳之師的情況下,這可不是什麼誘敵深入的好法子,一旦亂局形成,那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

到了晚上,武昌府南面的平野之上一片漆黑,不時有兩軍哨騎偶遇之後拼死廝殺的聲音傳出。兩面軍營都是燈火通明,燈籠,火盤,火把發出了星羅棋佈的光芒。

大西軍的營地裡,一支三百多人的特殊部隊忽然集結,他們全部都配有戰馬,同時還有近七百多名軍中最精銳的騎兵護衛,然後分成了十股,開始朝著清軍營地所在的方向衝去。

清軍在夜間的防衛依舊十分嚴密,十支秘密小分隊最終只有六支到了指定的位置。

這支秘密部隊是孫可望剛剛下令組建的,這還是第一次出現在了戰場之上,他們使用常德武器局最新發明生產出來的“一號火箭”作為武器,負責夜間襲擾清軍,打擊對方的士氣製造恐慌心理。

這些火箭其實還不是成熟的軍事產品,原本武器局設計的射程有二三裡地的,預計發射率更是九成以上,可實際上點火發射之後,能夠射出一里地的,不足五成,真正能夠達到二三裡地,甚至更遠的,不足三成。

不過,孫可望看到了呈上來的彙報之後,還是讓常德武器局加急生產出來了一批,射得準不準沒關係,二成的良品率他已經很滿意了。

畢竟,這玩意,只要有十幾支發射過去,能夠在清軍軍營燒起十幾團火來,製造出了恐慌,孫可望的目的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