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伐清1652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章 突破時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章 突破時代

“這次回長沙就別走了,廣州那邊交給陳少川和陳奇策,孤還有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孫可望眺望長沙城中的萬家燈火,臉上滿是喜悅道。

孫徵淇在廣東和福建的一系列操作已經充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陳少川,彭信古和陳奇策這些原本歷史上一片赤膽忠心卻無處施展的英雄在他的手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為抗清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兒臣謹聽父王教誨。”孫徵淇微微弓腰,拱手抱拳道,但心中似乎還有顧慮:“不過,兒臣還是有些擔心陳少川和陳奇策兩人壓不住二叔的人。而且,兒臣在廣東也並未完全掌控全域性,不少地方仍舊是二叔手下的文官在掌控。”

孫徵淇主要掌握的還是王興和郝尚久手中的衛戍軍,以及廣州武器局,廣東的營莊,地方文官系統,雖然有突破,但依舊還是李定國佔優。

畢竟,李定國手下也不全是廢物,雖然棋差一招,但還不至於全線潰退。

“只要咱們不在背後拆臺,破壞抗清大局,讓廣州武器局按照他的要求供應軍需,你二叔還顧不上廣東,更不會貿然動手。他現在忙著打仗,沒這個時間內鬥。”

孫可望頓了頓,又笑著說道:“你二叔雖然不懂政治,但在軍中威望素高,為人又心高氣傲,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是不可能先動手的,沒有他的命令,他手下的將領也沒人敢動手。”

“可兒臣留在長沙,除了看著皇上……似乎也……”孫徵淇有些委屈道,他擔心父親會因為自己在漳州府孤軍深入的冒險行為,自此限制他的行動。

“張名振為抗清殫精竭慮,身體早就已經透支,估計是活不了多久了。張煌言馬上就要前往舟山,提防鄭成功和清軍,他的位置徵淇你來接替。”

孫可望雖然面上看不出什麼表情變化,但心中卻是十分感傷,張名振的為人他十分佩服,但常年征戰和母親慘死舟山的沉重打擊,讓他最終還是沒能撐下去。

“除了鎮守長沙,看住皇上之外,徵淇你還得管著和葡萄牙人的海貿,拓展咱們自己的貿易航線,繼續和這些紅夷保持聯繫,葡萄牙人日後還有其他用處。”

澳門是孫可望現在和歐洲保持聯繫的最佳途徑,在他有時間和精力經營和西班牙人,荷蘭人的關係之前,這條路他並不願意放鬆。

而且,要想繼續發展海外貿易,獲取更多白銀完成原始積累,孫可望並不能把這些歐洲人逼走,無論是葡萄牙,西班牙,還是荷蘭人,貿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多佔東南亞的那幾塊地並不會比和歐洲人做生意收益更大。

而且,現在東南亞的土地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最好的辦法還是一面鼓勵兩廣,福建的百姓移民東南亞,提供官方的支援和庇護,一面繼續透過貿易,外交使團的方式,彌補中西方的科技差距,改變文明的發展軌跡。

等到時機成熟了,這些土地遍地都是華人的身影之後,那便是同根同源,自古以來的事情了。

當然,這些事情時間跨度恐怕需要數十年,孫可望只是在計劃而已,他的任務還是擊敗滿清,恢復河山。

“父王英明,只要截斷了鄭成功的貿易船隊,鄭軍就不足為懼了。而且,現在清軍連連戰敗,葡萄牙人的態度已經大變,咱們無論提什麼要求,他們都得答應。”

孫徵淇並沒有完全理解孫可望的意思,他只以為孫可望控制海貿是為了賺取軍費和打擊鄭成功。不過,孫徵淇其實並不重視鄭成功,他還是覺得如果沒有廣東的支援,僅僅憑藉海上,鄭成功根本不足以取得當前的戰績。

孫可望一聽,隱隱察覺到了孫徵淇對貿易和對外交流的輕視。這樣的情景他並不陌生,孫可望的心腹大臣們都是這樣的姿態:“之前孤讓徵淇看的那兩本書,徵淇覺得如何?”

孫徵淇聽罷,心中一緊,趕緊道:“父王給的書,兒臣不敢怠慢,看後頓覺受益匪淺,通讀一遍後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又重複翻看了數次。其中諸多內容,也能和古賢人的觀點契合,兒臣還在融會貫通中……”

其實,孫徵淇並不覺得那兩本書有什麼,他在昆明的時候,也被先生教過,思想早已經定型。以至於他甚至覺得那兩本書中有不少違背綱常倫理,大逆不道的地方。反正,其中的許多內容,他是極其不認同的。

但畢竟是父王孫可望給的,不好也得好,孫徵淇這幾年經歷了那麼多事情,心中早就明白了他和孫可望之間是君臣大於父子的。

所以,這次談話,他才表現得如此拘謹,如此小心翼翼。

而孫可望聽完孫徵淇的解釋之後,自然也明白了對方並沒有像王夫之一樣,從中體悟到什麼。

不過,這也不奇怪,用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話來說——王夫之這樣的人,是多少年才出一個的大師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特別是,在文字獄橫行,君主集權專制統治達到頂峰的環境下。他能領悟和接受的東西,豈是這個時代的其他人隨便能做到的?

能夠突破時代侷限的人,有那麼一個就算是非常了不得了。只可惜在明末清初的歷史環境下,這樣的突破並沒有產生應有的社會影響,更沒能引起一股思想解放,政治變革的風潮。

人們幾乎都是趨利避害的,更是被教育的,不同的政治土壤就決定了民眾的不同思維。既然選擇了文化專制,大興文字獄,那就得接受文化荒漠,思想倒退,奴性,愚昧,混沌橫行的結果。

孫可望既然知道了,便也不想多說什麼了。畢竟,孫徵淇要完成他交給的任務,也並不需要瞭解那些東西。

“如此便好,既然你有所體悟,也還有需要融會貫通的地方,那趁著留在長沙的機會,多和嶽麓書院的王夫之交流,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悟。”孫可望說罷,話鋒一轉,隨即又道:

“徵淇,其實孤要你留下來,除了剛剛說的那兩個事情以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你親自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