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伐清1652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軍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八章 軍心

“貝勒,西賊已經在新牆河北岸三里以外紮下數座大營,前鋒推進到了距離我軍大營十里,距離南面四個荒村三里左右的地方。

東側的兩道山崗之上,西賊也已經構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且派了重兵把守。嶽陽城方面,西賊水兵日漸猖狂,時時炮擊騷擾,守軍日夜不得安息。”漢岱看著屯齊,彙報道。

屯齊微微皺眉,想了想,並沒有詢問其他人的意見,而是直接下令:“嶽陽城方面不必理會,西賊水兵不敢上岸攻擊;東側加派一千騎兵和三千包衣,加強防禦,嚴防西賊繞道偷襲。”

“還有,傳我軍令,讓尹爾德儘快殲滅臨湘城外的明軍,然後回師助戰,局勢危急,絕不可再拖延下去了!”屯齊頓了頓,又忽然補充道。

雖然讓孫李大軍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次突襲終究是失敗了,清軍的騎兵損失也十分慘重,單單是戰死便接近兩千,損失了五千多匹馬,還有近三千將士負傷,已經暫時失去了戰鬥力,真真可謂是“血戰”。

這樣的損失對於核心的騎兵戰力不到四萬,還有五千暫時被派往北面臨湘城的屯齊大軍來說,是相當難以接受的。

雖然這近兩千名戰死的騎兵中有一半都是披甲人和蒙八旗,但戰後順治若真的要清算,可不會管這些。

其實,自順治親政以來,種種清洗勳貴,加強皇權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使得滿清朝廷的能臣干將們人人自危,極大地削弱了滿清高級將領軍事冒險的意願。

屯齊雖說本就是個謹慎細緻之人,但這次打得如此小心,如此畏畏縮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擔心稍有錯誤,日後就會被人揪出來清算,所以他一直都沒做好打一場“血戰”的準備。

“貝勒,南面四個荒村要如何部署?西賊扎下大營之後,對東側山麓邊上的那兩個荒村加強了偵察,每日都能發現哨馬抵近。”扎喀納忽然出言問道。

“原本西賊佔據山崗便已經是威脅了我軍側翼,若是這兩個據點再丟失,大軍左翼則是徹底暴露了。”

屯齊頓了頓,這次卻沒有立即給出答覆,似乎是在想什麼,然後看向了巴思哈,問道:“巴思哈,這事你怎麼看?”

“嗯......”巴思哈微微一頓,咽了咽口水,然後眼珠子一轉,隨即便給出了回覆:“這四座荒村都很重要,咱們得適當增派兵力,加緊防範,以防不測!”

營中諸將聞言,一時憋笑,但礙於身份,卻是無人出言。

“嗯,就依此計。巴思哈,你親自領一千甲兵,一千包衣前往西面兩座荒村防範。”說罷,屯齊又隨即扭頭看向了漢岱:“漢岱,你親自領一千甲兵,兩千火槍兵前往東面駐守,切不可讓明軍奪了那兩座荒村。”

屯齊的決斷如此之快,儼然也是早有預謀,巴思哈和漢岱兩人一時不明,聽罷也只能拱手稱是,但卻是心思各異。

過了一會,戰事商議結束,諸將即將離開的時候,屯齊又突然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

“諸位,前日伏擊遇挫之後,各旗將士畏敵之心又起,以至於軍中士氣低落,人心不穩,此乃大患,萬不可輕視。所以,從今日開始,傳令各牛錄巴牙喇,如遇散佈謠言者,畏敵避戰者,必須嚴懲不貸!”

滿清中軍大營營中諸將聞言,一時面面相覷,然後又再次拱手稱是,才一齊走出了營帳。在各自親衛的招呼下,很快又分散,策馬回到各自的營中。

屯齊坐在中軍大營的椅子上,愁眉不展,心中還在憂慮北面臨湘城的戰事。

經過前兩日的那場交鋒,他其實已經有預感了,或許說是已經確認了:若是要和孫李大軍決戰,那一定會是一場血戰,就算最終勝了,損失的旗丁也會在萬人以上;若是敗了,那極有可能是全軍覆沒了。

這支明軍的戰鬥力,戰鬥意志遠不是入關以來的任何明軍可比的,甚至還要勝於數年前,潼關之外屢屢主動發起進攻的順軍。

所以,若是北面尹爾德不勝,南面廣西,衡州不破,孫李大軍的軍心不亂,屯齊根本想不到任何可以輕鬆取勝的法子。

因為,前幾日的伏擊雖然不勝不敗,但對於八旗兵來說,“滿萬不可敵”的神話再一次破滅,士氣又受到了巨大打擊。而對於大西軍將士來說,這樣的結果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別說滿萬了,便是滿兩萬,八旗也不過如此而已”,又有何懼?

這也就導致了,同樣是不勝不敗,甚至傷亡都差距不大,但是兩邊的士氣卻是天壤之別,一邊鬥志昂然,一邊卻頗有些畏戰厭戰的意思了!

而且,當屯齊聽聞孫可望和李定國同時親臨一線,身先士卒之後,更是覺得膽寒——這兩人莫不是要在此地拼死到底?不要命了嗎?

說到底,雖然屯齊和孫可望一樣,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真正正要打一場血戰的決心,孫可望是想保存實力,能不打則不打,但如果唯有血戰,用將士們的鮮血才能奪取湖南,為抗清事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的話,他也會毫不猶豫。

畢竟,局勢如此,他根本沒得選,無論是以極小的代價,還是拼盡全力,拼光殿前軍,只要能取勝,孫可望都必須要做!

但屯齊則是還有得選,便是撤出湖南,也不過是朝廷給的方略之一,可要是吃了大敗仗亦或者八旗主力損失慘重,到時候被順治治罪,對於屯齊來說,事情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而且,今時不同往日了,入關以前,遼東一隅之地,三面臨敵,不拼命就會死,根本沒得選,什麼血戰都得打。

可現在什麼都有了,誰還會如此拼命?既然撤兵也無礙,既然八旗甲兵才是國之根基,又何必留在湖南拼命呢?再招十幾萬漢人來做炮灰,慢慢消耗,最後的結果不也是一樣?

這其實不止是屯齊的想法,也是軍中諸將,甚至是朝中許多滿清勳貴的想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屯齊現在甚至已經在思考與其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和孫李大軍主力在此決一死戰,還不如留兵駐守岳陽之後,率主力撤回武昌休整,待日後再戰。

不過,這暫時還只是他的設想罷了,至於最後要怎麼打,還是得看嶽北三城的情況。

想到這裡,屯齊身子一挺,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隨即快步走到書桉邊,拿起筆便開始寫下軍令,然後確認無誤後,重重地蓋上了自己的大印。

------題外話------

感謝nickky,一個平平無奇的帥哥,今世不會在愛,朱尚炳的秦國,書友20211217112250185,書友20190220082912374,Nono6,君子1989,少年已暮,5天小書蟲,千尋暮晨曦,書友202002231231735,暮色寒蟬,青衫兮等諸多書友的打賞,作者菌會繼續努力,讓英雄不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