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撿漏金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章 鬧官窯事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章 鬧官窯事件

“沒事,你實話實說就行。把你心中認為的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秦德明說道。

“我……我能說嗎?”

“當然能。而且必須說實話。”

齊天寶一本正經地說道:“老闆,我還是覺得這件梅瓶就是清朝時期的瓷器。”

“我看你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吧?”秦雲問道。

“嗯,有點。”齊天寶如實回答道。

“你們兩個人都聽好了,在古董鑑定的時候,首先一定要保持一顆懷疑的心態。古代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而且在儲存的過程中,也難免會有損毀,那就更顯得少了。其次就是要有一個堅定的心,這一點小齊做的就很好,不要輕易的就被所謂的專家的鑑定結論所左右自己的主觀判斷。”

“爸,你這話就有些偏心了啊!”秦雲撅著嘴說道,“我的主觀判斷也很堅定啊,從我看這件梅瓶的第一眼起,我就認定它並不是清朝時期的了。而且也從來都沒被別人左右過自己的觀點!”

“是。我家的小公主也值得表揚。”秦德明笑道。

沉默了片刻,秦德明繼續說道:“接下來我想說的是,這件梅瓶經過了我的再三鑑別之後,我認定它就是嘉慶時期的瓷器!”

“啊?”秦雲一臉驚詫地看著秦德明。

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剛才明明還說是一件做工粗糙的仿品了,怎麼突然又成了嘉慶時期的瓷器了呢?

“不是。爸,你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啊?”秦雲疑惑地問道。

“這件梅瓶是鬧官窯時遺落出來的東西!”秦德明解釋道。

“鬧官窯?爸,什麼是鬧官窯啊?我記得五大名窯中並沒有鬧官窯這個窯口啊!”秦雲問。

秦德明忍不住笑了笑,解釋道:“我這傻丫頭,怎麼又說這種傻話了?鬧官窯哪是什麼窯口啊。而是一次事件,歷史上被稱之為鬧官窯事件。”

秦德明說完,又瞟了一眼齊天寶,問道:“小齊知道歷史上的鬧官窯事件嗎?”

齊天寶搖頭說道:“不知道。”

“鬧官窯事件說的就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打進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西逃。當時紫禁城裡大量的瓷器丟失,大臣、官員、太監、手下的各種人都藉機發國難之財,導致很多文物就丟失。等到慈禧回來以後,發現了此事,非常生氣。於是,下令追查此事,把流出去的寶貝都找回來。其中有一位大臣就跟慈禧說,這樣做恐怕不行,那些獲得了文物的人會擔心被殺頭而不敢承認。慈禧太后就問,那該怎麼辦呢?那人回答說,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咱們花點錢買回來。即使這樣,有的人還是不願意把自己得手的官窯送回去,那怎麼辦呢?就把瓷瓶底部的款識磨掉,這樣一來不就死無對證了嗎。這就是歷史上的鬧官窯事件,明白了嗎?”

齊天寶自認為熟讀了歷史書籍,但怎麼也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一段歷史。

“哦,明白了。”兩個人點頭說道。

“那麼這件梅瓶就是那個時期流出來的東西!”秦德明解釋道,“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它的瓶底處並沒有款識。你們再仔細看,這件梅瓶的釉面原本就很薄,被磨掉了款識之後,瓶底就更稀薄了。用手電筒一照射,幾乎就像是一張半透明的白紙一樣薄。”

齊天寶用手電筒往瓶底照了一下,突然發現能透過光來。

他的心裡頓時興奮起來,看來自己的眼睛並沒有出現問題。

一旁的秦雲卻一臉悶悶不樂地撅著嘴嘟囔道:“我又看錯了唄?真煩人,為什麼每次說對的都是齊天寶,就沒有一次是我呢?”

“孩子,老爸不是一直都叮囑過你嗎。凡事要多思考,多看多聽多學!古董這樣的水深的很,一個細節沒注意就有可能滿盤皆輸!”秦德明摸了摸秦雲的頭說道,“行了,你也別灰心了!不是有小齊在你跟前嗎!現成的老師,你可以多問問他!”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聽到父親說讓自己多向齊天寶學習,秦雲的心裡一下子惱怒了:“哼!你永遠都先誇讚別人,貶低我!”

說完,秦雲氣沖沖地上了樓。

“老闆,她……”

“沒事,這孩子的公主病犯了!不用管他。”

“哦。”齊天寶應了一聲,繼續埋頭看書。

“小齊啊,也到飯點了,我給你錢,你去買買飯吧。給我要一份蓋澆飯就行了,給小雲帶一份燜餅,她就好這口。你自己想吃什麼就要什麼。另外,錢在櫃檯裡拿就行了。”秦德明說完,轉身朝著二樓走去。

齊天寶應了一聲,拿起那件梅瓶急忙出了明寶齋。

他知道,秦雲已經謊稱這件梅瓶是他朋友的了,所以他就不能再把它轉讓給秦老闆了。

他必須重新找個買家才行。

現在正好是午飯時間,他可以利用幫老闆外出買飯的時機,順便把這件梅瓶出手了。

齊天寶往西走了大約幾百米,他瞅準了一家名叫聚寶堂的店面,門口旁邊樹立著一塊小型廣告燈牌,上面寫著古玩玉器,亦賣亦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齊天寶抱著梅瓶走了進去。

“有人嗎?”齊天寶對著空蕩蕩的大廳喊道。

這時,從櫃檯的下方坐起來一個人老者。

那人滿頭白發,臉頰上佈滿了歲月的滄桑,但一雙眼睛卻顯得炯炯有神。

“老人家,你看這件梅瓶,你這店裡收嗎?”

“來,先讓我瞧瞧!”老者說著,戴上了他那副老花鏡,仔細檢查著瓷瓶上的每一條紋路。

“我已經找專家看過了。”齊天寶說道。

“專家怎麼說的?”老者頭也不抬地問道。

“專家說這是一件清朝嘉慶時期的瓷器。”齊天寶回答道。

“這構造和用釉確實很符合嘉慶時期的梅瓶特徵。”老者說著,又翻看了一眼瓶底,“沒有款識……”

“是這樣的老人家,專家說這件梅瓶屬於鬧官窯時期流出來的東西,後面的款識已經被磨掉了!”齊天寶又說道。

“嗯。”老者點了點頭,“底座的釉面很薄,應該是後來磨平過。”

老者說完,放下了瓷瓶說道:“年輕人你可能不知道,鬧官窯時候的瓷器由於沒有了款識,即便是從皇宮裡面流出來的官窯,也不會太貴!畢竟現在的藏友們不認這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