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勝之勝(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勝之勝(三)

七百萬兩的賠款,不說別的,就說說在大沽口被擊沉擊傷的列國戰艦吧!九艘坐灘的戰艦,至少有五艘算是毀了,單單這五艘戰艦的價錢,就不止七百萬兩吧?

八國十幾萬人,長途奔波來到大清,路途上的花費,消耗的軍資,也不止七百萬兩銀子,戰死士兵的撫卹,受傷士兵醫療費用,戰爭之中損失的槍炮器械,更不是區區每國一百萬可以解決的,桂順的這個說法,苛刻都不足以形容了,說是對各國的侮辱也可以的。

那四萬萬五千萬借款,在座的各國公使,固然願意接受,但七百萬賠款這個大前提,卻有些扯犢子了。

"貝勒殿下,七百萬,太少了吧?"

英使老薩陰沉著臉,提出了反對,四萬萬變七百萬,這樣的條件誰也接受不了的。

"老薩,七百萬不少了!

本貝勒來給你算算帳,津沽一場混戰,致使近百萬難民流離失所,安置他們一人十兩銀子,就是一千萬,這還只是最少的一筆花費。

津沽鼠疫蔓延世界,其中也有我大清做的不妥當的地方,為了防疫,大清的各州府,已經投了數千萬兩銀子,為防鼠疫繼續由大清向外傳播,防疫的花費也不是個小數目,幾千萬、幾萬萬,張張嘴的事兒而已!

這還沒怎麼著呢!一萬萬也就沒了,疏通航道、修建鐵路,既可以為諸友邦擴充套件在華市場,也能為我大清防疫出大力,老薩,想要完全疏浚一條河道,如黃河、大運河,一處工程,不得大幾千萬兩的銀子?

兩條河,一萬萬兩銀子怕是不夠,津沽一戰,毀了海河,又得五六千萬,這還沒怎麼著呢?四萬萬五千萬就沒了一半。

修一條鐵路,怎麼不得兩三百萬,老薩,你來數數你們想要的鐵路,三五十條怕是有吧?弄不好就得百多條,銀子到了花的時候,再多也不嫌多吶!

這銀子花完了,要剿滅義和團匪患的軍資,還沒有呢!津沽一場大戰,我大清陸軍損失慘重,五十萬人棄屍津沽一帶,重建一支五十萬人的大軍,所耗費的銀兩,也得以萬萬計數,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花銷。

以大清的財稅能力,近幾十年,四萬萬伍仟萬借款,已經到了極限,或許十年八年之後,我大清財稅還會有所增加,但現在,這個數額是極限了。

此次防疫,我大清為諸友邦盡心盡力,諸友邦總不能讓我大清上下心寒吧?"

桂順在訴苦算賬,聽得李鴻章一直在磨牙,這帳算的好吶!一來二去,桂順把洋鬼子們說的都不好意思了。

"貝勒殿下,你們的苦衷,我們可以理解,可我們的苦衷你們也要理解,七百萬太少,七千萬怎麼樣?"

七百萬,軍費的零頭都不夠,老薩自然要爭一爭的,七千萬的數額出口,多半公使的臉上露出了贊同的笑容,唯有小村還是一臉的陰狠。

"七千萬,老薩,你殺了我吧!

而今我大清百廢待興,七千萬,本貝勒委實拿不出來!

你們要七百萬,我大清感恩戴德,要七千萬,就是斷了我大清的活路啊!

若北方局勢如太平天國時一般,我大清危矣!沒了大清,諸友邦的在華利益還不是一紙空文?這次諸友邦吃些虧,咱們大清佔些便宜,等咱們起來了,必有厚報!"

桂順咬死了七百萬的數目不撒口,一邊哭窮,一邊談生意一樣跟薩道義討價還價,和談之中雖說討價還價是常事兒,但這麼市井的討價還價,老薩等人也沒見過,無奈的聳聳肩,老薩的意思很明確,七千萬賠款,不能再低了。

"老薩!我的薩老哥,你得說話啊!

你這個樣,我哪知道你要多少?

七百萬少了?真的少了嗎?那七百五十萬怎麼樣?"

學著老薩的樣子聳了聳肩,桂順終是松了口,給加了五十萬,聽到這樣的數目,薩道義依然在嘆氣,這位清國的桂貝勒,太小氣了!

搖搖頭、聳聳肩,老薩還是不說話,以動作表達內心的不滿,桂順也不在乎老薩的動作,繼續擺事實講道理哭窮,小半個時辰的哭窮之後,桂順再退一步,將賠款增加到了八百萬。

看著市井氣濃厚的桂順,老李也在不斷的搖頭,什麼時候,這洋鬼子們這麼好對付了?以前他談判,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洋鬼子們動輒出言威脅,哪會像現在這樣無言以對?

墨跡到入夜時分,賠款的數額才堪堪增加到八百五十萬,和談其間,桂順不能嘬牙管,煙癮一犯涕泗橫流,桂順也不掩飾,藉著這個機會就真哭了起來,這一通哭訴,聽得各國公使口歪眼斜,老李也聽得雙眼無神,最終這次和談,因為桂順跟李鴻章體力不支,在後半夜無奈結束了。

談判各方,尤其是歐美諸國,雖說都想快速的解決在大清的爛攤子,但和談就是和談,有些事兒需要細細的談,想要在一天之內解決所有問題,根本是不可能的。

夜裡,桂順回到貝勒府倒頭就睡,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也沒起來,李大成無奈,只能以桂順偶然風寒為由推掉了這一天的和談,現在,諸洋鬼子還是需要一定時間來消化消化的,現在的大清也不怕拖時間,越拖對大清一方越有利,等中藥在防疫上起了作用,諸洋鬼子的處境將更為窘迫。

沒什麼心思的桂順可以安然高臥,但李鴻章睡不著,如今和談的局勢大好,他的心裡也有些急不可耐的滋味,半上午來到貝勒府,聽說桂順還在睡覺,李鴻章的臉上也露出了不渝之色。

"老李,急什麼,慢慢來吧!

拖一拖,對咱們沒壞處的!

和談,就跟這基本功一個樣,慢工出細活!"

自清晨開始,一直插豆子插到半上午,老李來了也沒好好招待,將雙手浸入藥液之後,李大成才開了口,一開口,就是老李不怎麼愛聽的話。

這正是趁熱打鐵的好時候,等諸洋鬼子有了防疫之法,大清就要錯失良機了。

看李二神將的樣子,心裡是有底兒的,李鴻章也怕太過急促,影響了自己的心境,看了看李二神將浸在藥液之中的雙手,他也開始了旁敲側擊。

"小老弟是在練拳腳?

津沽一戰之後,小老弟就不用將心思放在這些粗活兒上了,多想想大局更好一些。"

雖說有窮文富武之說,但富武一般指的是那些家道尚算殷實的,真正大富大貴家的子弟,哪有苦練拳腳的。

李鴻章也算半個行伍之人,也知道練拳腳的辛苦,李二神將現在練得,恐怕是最苦最苦的笨功夫,這在老李看來,無謂!

"老李,這話就錯了,廣廈萬間、家資千萬,也不過是身外之物,只有這本事是自個兒的!

若沒有一身殺人的本事,老子能從津沽活著爬回來嗎?不能!

站在高位耍嘴皮子,太易!走上前去生死搏殺,太難!

這舉國之人都想著耍嘴皮子,誰人上去搏殺呢?大清如是,這是主因!武舉隨隨意意就廢了,在老子看來,早該廢掉的是科舉!

不說地方,就京中的這些個高位之人,做事兒做事兒不成,惹禍鬧事兒也不成,玩個女人,姐兒都嫌他們的傢伙事兒不夠長,就這些廢物,你能指望著他們幹什麼?在老子看來,殺來立威,就是他們唯一的用處了。

你也算是遊歷過世界的人了,你看世界諸強國,哪一個不是能者上、庸者下?

談出身?前推兩百年,這大清也不過是山中的參農、獵戶出身,在你眼中也是低賤的貨色而已,後推二百年,還不知有多少你眼中的低賤貨色,可以身居高位呢?

講出身就落了下乘,這個時候最該講的是本事,老子手裡有殺人技,誰擋老子的道兒,老子就殺誰?

刀槍之下,誰敢不服?

和談,靠你,不成!

靠老子,踏著屍山血海從津沽走到京師,哪有一件事兒不成的?

這時節,該講的不是仁義,而是暴虐!若這舉國大亂,你老李有幾分自保的本錢?

老子有!

憑老子的心機以及手裡的本事,就是這世道再亂,老子也能吃香喝辣身居高位,你們這些文人,只能是被凌虐的貨!

聽了這些,老李你再看老子苦練基本功,是個什麼想法呢?"

老李語中的輕蔑,惹的李大成有些不快,就是老李這樣的,才讓大清一步步走向衰弱,若滿清能一直保持騎射起家的傳統,若滿清能一直重視武力值,誰敢反它?誰又能反了它呢?

愚民、禁武,滿清在做,那些別人眼中出類拔萃的漢大臣們也在做,一國淪喪至此,滿清固然可恨,更可恨的就是李鴻章這些貌似忠良的漢大臣。

和談剛剛有了些起色,這位閱盡世間榮華三十年的李鴻章李中堂,就耐不住寂寞了,身居高位就這點操性,也委實讓李大成瞧不起他,這國家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這次和談,就是能讓列強諸國賠款,又能有多大作用,真正有大作用的,不是這個,而是人心的改變,人心不變,接下來只能有更多的和約,受更多的欺辱,國家貧弱、百姓困苦,也不獨獨是統治者的問題,百姓懦弱,也是一大原因。

"委實有大用!"

聽了李二神將的荒謬言論,李鴻章也只贊同一半,這是與他的世界觀有衝突的,以武稱雄不是老成謀國之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不信?別不信!

以後老子做來給你看!

唉...

你怕是看不到嘍!"

就跟戲臺上的角兒一樣,李大成也想有個知情識趣的觀眾,可奈何老李的壽限快到了,最好的一個觀眾就要掛了,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小老弟,行國事,當以穩妥為重!"

"穩妥為重?這話不對!你老李一路走來,一直很穩妥吧?結果怎麼樣?甲午一敗,肝腦塗地啊!

老子行事莽撞,極度暴虐,又怎樣?

津沽一戰打的屍山血海,洋鬼子遙望京師,不得寸進!

散播鼠疫,僅僅一月世界各國死傷不下百萬千萬,以後還會更多,結果怎樣?老毛子在東三省匆匆敗退,諸洋鬼子委曲求全、主動求和!

你的穩妥謀國能做到這些嗎?你做不到!"

聽著李二神將的怒叱,李鴻章苦笑了一下,貝勒府中的李二神將,一直都有些吝言的,今天說了這麼多,只怕說的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要打的主意。

"小老弟,說說,你接下裡要做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