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中醫崛起(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中醫崛起(下)

"請去職御醫,各地名醫之事,還得辛苦中堂大人。"

選址、定名簡單,哪裡都可以,什麼字號也成,真正難得是請人,桂順沒這個本事,他李大成做個屠夫夠資格,請人,只怕會把人嚇跑的。

"去職御醫、各地名醫,教習直魯學童未免有些小家子氣了,哪處州府沒有遺孤,小老弟,多選一些吧!"

李二神將是個能成事的,南邊藥材大賣之餘,不忘建造醫府,對此李鴻章也是佩服的,但佩服歸佩服,該下套的時候,他也不會留手,近些年大清災荒連連,賣兒賣女的事兒,在大清各地尋常可見,若財大勢雄的李二神將,能多擔待一些,也算是一樁惠政。

"人太多,養不起!"

"養不起?小老弟,一劑活血解毒湯不過五錢重,卻要三兩多銀子,大清藥市一年的大苦大寒藥材,何止百萬斤?

祛瘟堂所售藥材,至今不過十萬斤之數,若是全部賣完,金山銀海吶!

你手裡的銀子,只怕早已富可敵國了,幾萬學童與十幾萬學童,對你而言又有何區別?"

"老李,你可不能昧著良心說話,此前藥材換軍械,老子要過朝廷一分錢嗎?"

"小老弟,你也不能昧著良心做事兒吶!此前藥材大賣,朝廷可收過你一分銀子的厘金?"

"你口中的十幾萬,等做的時候,怕就變幾十萬了,幾十萬學童,誰他媽養得起?

即便養得起,山東地少人多,糧食本就不足,多幾十萬人,就是多幾十萬張嘴,就是有銀子糧食何來?"

"小老弟,此次和談,借款要用的第一處所在就是運河,此事太后已然點頭,漕運一開,山東經略五七省的糧食,這事兒不是你謀劃的?

你問我糧從何來,是在說笑嗎?"

"聚眾幾十萬,朝廷難免忌憚!"

"這又是說笑了,幾十萬學童而已,哪個會忌憚?在孔孟之鄉開醫府,又有哪個敢反對?"

"這麼大的學府,總不能以商家的名義開吧?"

"哪個說過用商家的名義開?

罷了!既然貝勒爺有此心,那老李就給你解決一個麻煩,祛瘟堂售藥所得,大部用於建造齊魯醫府,此事由老夫牽頭,眾臣佐之,太后那邊也不會多說什麼了。"

一番問答之後,李大成算是被老李給套牢了,當然他心甘情願也是個前提,未來的幾十萬學童,想想都令人興奮,至於李鴻章口中的麻煩,在李大成看來卻沒什麼。

諸洋鬼子可不傻,藥材獲益也就在這段時間,幾千萬兩銀子應該可以到手,之後想要劫掠般大賺洋鬼子的錢,沒可能的!以貨易貨人家也會提價,槍炮買賣,人家也可以是暴利的,中醫進入歐美各國之後,也能找出相應的替代藥物,祛瘟堂的藥材,可以賺錢,但暴利也就在這幾個月而已。

不要忘了,桂順身後還有一個振威軍,裝備三十萬振威軍,花費也不是一個子兒兩個子兒,老孃們老了,只要桂順能服服帖帖,有些事兒老孃們那邊也會大不見小不見,真的要玩杯酒釋兵權、火燒功臣樓,老孃們也得好好思量一下。

"就依中堂大人所言,中堂大人籌謀,咱們出銀子就好。"

定下了齊魯醫府之事,中醫的崛起,也就成了十拿九穩的事兒,將醫府放在微山,李大成當然有自己的想法,微山一帶也算是他的一個大本營,家鄉的父老都在那邊,醫府建立之後,微山周邊也會成為一個特別的所在,做起事兒了也會方便很多。

之後,諸洋鬼子一邊談判一邊拉攏中醫,李鴻章跟桂順也是一樣,但與諸洋鬼子相比,兩人的優勢要大的太多太多,一道政令下去,絕大多數郎中都要聽令的,中外有別,能被洋鬼子拉攏的中醫終是少數,現在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還是心向大清的。

至於誰主導這個事兒,李大成更不在乎,誰出錢誰主導,而不是誰倡導誰主導,沒了銀子哪個又能玩的轉醫府呢?

籌劃齊魯醫府,也能看出李鴻章的本事,錢不用他老李出,他自然敢胡咧咧,大清的權貴精英階層,逃不過立德立功立言這六個字,建齊魯醫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其中的利益,對中醫名家們來說也是不可抗拒的。

著書立說,醫府出錢;整理典籍,還是醫府出錢;齊魯醫府籌建之事,被李鴻章說成千年以來杏林第一盛事,也不算什麼虛言,立德立功立言,全在齊魯醫府,許多告老的御醫、賦閒的名醫,都會耐不住寂寞的。

籌建最大的中醫學府這事兒,也不會侵害大清官員們的利益,李鴻章振臂一呼,百官自然群起響應,難得,山西的老孃們也發來了八百裡加急,除了讚許一下桂順、李鴻章會辦事之外,老孃們也會做人,她在太醫院之外建了一座醫府,當然這座醫府是不存在的,現在只能依附於齊魯醫府,它的作用就是給齊魯醫府的先生們,一個太醫院的閒散官職。

李大成雖說也不待見那老孃們,但老孃們的這一手,也委實厲害,許出一些沒有俸祿的不入流或是六七品官職,一下就幫著齊魯醫府收攏了很多人心。

老孃們想透過李大成建的醫府為大清積累人望、人心,這也是白扯而已,醫府的財政抓在他的手裡,稍微動作幾下,李大成就能讓感恩戴德變成懷恨在心,大筆的銀子在手,這樣的文章太容易做了。

學府的中醫們想做事,先來一個朝廷不許,再來一個我來扶持,這樣的事兒做個幾回,老孃們的手段就會被輕鬆化解。

籌辦醫府這事兒,也逃不過諸洋鬼子的耳目,這段時間世界對於中醫也是極度的推崇,因為這個,建醫府之事,也被拿到了談判桌上,原因無他,洋鬼子們想偷師而已。

這個也是李大成早已想到的,可以!但要交流,你們可以派來學童或是學生,咱們也得派去學童或是學生,你們學中醫,我們的人就要學你們的技術,想要參與交流,各國的教育界必須全部開放。

大清擁有的東西不多,而大清要學的東西卻不少,幾十萬學童,將來就是幾萬、十幾萬夯實國家基石的人才。

中醫的崛起已經成了定局,因中醫而引發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方必然要佔大便宜的,因為如今的大清欠缺了太多東西,因為國家地位的緣故,大清的學子們,也很難大批量的進入西方大學學習,有了醫府的文化交流,這些人為的障礙,雖說不能一舉剷除,但所剩的也不多。

派遣大量人員出過留學,現在也基本只剩錢的事兒了,錢對李大成來說無所謂,現在就很多了,以後還會更多,不說別的,北面就有沙俄這個大金礦,劫掠開始之後,他能掌握的資金,打幾個滾應該不成問題。

在交流之事上,桂順輕易的點頭,讓李鴻章有些詫異,他眼中的李二神將應該是仇視洋鬼子的,桂順同意交流,也就是李二神將同意交流,這事兒在李鴻章看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為此,他又跑了一趟貝勒府,李二神將太難以捉摸了,老李只怕那李二神將心裡又憋著壞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聽到李大成說出,要學西洋科技的時候,李鴻章就釋懷了,這事兒不錯,眼光算是長遠。

"老李,學府有了輪廓,這學府是不是也該有個座右銘吶?"

"嗯!小老弟的說法不錯,該有,小老弟這邊有個什麼說法呢?"

"富國強民、澤被蒼生!"

"啊?

富國強民、澤被蒼生!

嗯!算是不錯,可以!"

驚異於澤被蒼生四個字,能從李二神將口中說出,李鴻章聽了就是一愣,想要富國強民,這個李鴻章不能否定李二神將,但澤被蒼生四個字,誰都有資格說,唯獨這李二神將沒資格說。

不過半年的時間,李二神將一路走來,害了中外成百上千萬條性命,說他是塗炭生靈也不為過,他說澤被蒼生這四個字,恬不知恥啊!

"怎麼?老子沒資格說嗎?"

聽出李鴻章在驚異什麼,李大成也有些惱怒,這段時間他所做的事兒,為自己謀劃的不多,除了從王五等人那裡學藝,他有不少私心之外,他做事兒從私人角度看問題的時候,少的可憐!當然,女人的事兒除外。

"呵呵...,在老李看來,小老弟委實...

小老弟,你心裡都在想什麼?

老夫縱橫三十年,看不明白的年輕人一個也沒有,你李二神將是獨一份兒!"

若李二神將能稱作是澤被蒼生,他李鴻章就是聖人了,咧嘴一笑,李鴻章問出了困擾他許久的問題。

"富國強民,澤被蒼生!

當然,富國強民在前!"

這也是李大成的實話,想家財萬貫,想侍妾成群,沒必要玩這些,富國強民、澤被蒼生,這就是他要做成的事兒,當然國是中國,蒼生也是有範圍的。

"嗯...多少有幾分可信,但老李不全信!

不說別的,建齊魯醫府這事兒若是成了,若真能造就幾萬名醫出來,小老弟可以勉強算作是澤被蒼生了!"

這也是老李心中的一個惆悵,怕只怕李二神將拿著齊魯醫府做幌子吶!

"哼!這個你不必擔心,老子說話做事,還是有原則的,說是建齊魯醫府,老子就一定會將他建起來,誰擋道兒,老子殺誰!

齊魯醫府,事關中醫崛起,也關乎一國之地位,國人之尊嚴,老子至今為止還沒賣過國呢!"

齊魯醫府,李大成自然不會讓他垮掉,不說中醫的作用,打仗總需要軍醫的,沒有軍醫,就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傷亡,為了振威軍,李大成也不會讓齊魯醫府胎死腹中。

"哦...明白了,小老弟的用心良苦吶!

我說你為何要賣藥給諸列強呢!

津沽血戰,只是你的幌子,借戰場生瘟,以瘟疫退敵,攏南方藥材,示好與列強,換槍炮強軍,借列強之力強我中醫,借中醫之力培養洋務人才,這一個圈子下來,我大清佔了天大的便宜啊!

老了!不!沒老我老李也遠不如小老弟啊!你的老師是誰?誰人能教出如此人才啊!"

接觸至今,李大成辦的許多事兒,老李也親歷過,默默的回想一下,李鴻章也被嚇了一身的冷汗,這李二神將太妖異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演了這樣一場大戲,心智之高令人心悸啊!

想到這裡,李鴻章也慶幸當時自己被李二神將逼了回來,不然恐怕死無葬身之地啊!

"巧合而已!"

"老李不信!"

"願信不信,今天過後別來找我,找你也找不到。"

和約即將簽署了,至和約簽署、洋鬼子撤軍這段時間,李大成也幫不上桂順什麼忙了,一旦洋鬼子撤軍,老孃們就要迴鑾,這個時候呆在貝勒府,就不怎麼合適了,有些人還是要防著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