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我不成(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我不成(一)

圈地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看似服帖的膠州府上下,也是一片風平浪靜的景象,但真是風平浪靜嗎?

看了看齊世鐸的膠萊守軍送來的情報,李大成只能用不屑的笑容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齊世鐸的膠萊守軍,對於膠萊二府的控制力有等於無,但對於膠澳德軍的監視,卻如天羅地網一般。

洋鬼子與大清百姓形貌大不相同,無疑給了監視膠澳德軍的膠萊守軍最大的便利,李大成檢視膠州府地形的這幾天,膠澳的德國軍隊也沒閒著,不時的在已經屬於李大成的土地上測量、觀察什麼。

李大成的圈地有多大動作?實地是看不出來的,交易的荒地山林,根本無需去丈量,只要按照膠州府記錄的土地數量做地契就好。

緊鑼密鼓的圈地,其實就是在膠州府衙進行的,膠濟鐵路沿線土地的兼併,也無需李大成跟膠州府的官員親自到場,底下的地主鄉紳地保,自然會代勞的。

圈地,只是大清膠州府內部的事情,怎麼會讓德國人第一時間就知道呢?答案更簡單,有人在做奸細,有人想玩趨虎吞狼的把戲。

做事只在乎結果,對於一些陰暗的手段,李大成自然熟門熟路,能被人算計的就不算是什麼英雄好漢,這事兒德國人不知道之前,李大成就想到了,對於德國人的行動,他也不怎麼在乎,現在他李大成不是有求於人的那一個,德國鬼子才是。

放下了齊世鐸送來的情報,李大成在琢磨著,自己下一站該去哪裡?

"二爺,德國鬼子居心叵測,不得不防啊!"

見李二爺隨意的丟下了自己的情報,齊世鐸急切的說道。

"大甕,這幾個月不見,你長進了不少吶!

在哪請的高人給你出謀劃策呢?"

居心叵測、不得不防,不是李大成看不起齊世鐸,這貨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還談什麼居心叵測?

齊世鐸的性格,李大成清楚的很,就他,依葫蘆畫瓢還成,三十多了還能再開竅,幾個月的功夫才思如泉湧,這事兒誰信吶?

"嘿嘿!啥事兒都瞞不過二爺,來的時候,顧先生給了一個師爺,這師爺厲害啊!啥事兒都能想在前頭,借壯丁擴軍的事兒,也是他給安排的。"

給齊世鐸配師爺,這事兒也是李大成安排的,但齊世鐸話語之間,透露的一些東西不怎麼好,膠萊的振威軍,就該是齊世鐸說了算,過分的依仗師爺,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容易讓人摘了振威軍的桃子。

"大甕,你那師爺,在軍中說了算嗎?"

皺眉問了一句,這事兒當初吩咐顧其行做的時候,李大成也是留了後手的,若自己的後手,顧其行沒有安排,那就要警惕一下京師的顧其行了。

"他說了不算!來的時候,顧先生交代了,振威軍的軍令,只能我說了算,師爺安排了事情,誰按著師爺的說法做了,顧先生就讓我殺誰!

來膠萊這幾個月,我殺了三十多個不聽話的,現在那師爺,在營中也不怎麼受待見,出個門還得先跟我打招呼,不然他連營門也出不去的。"

"嗯!這就好,記住了,軍隊裡的命令,只能你自己來下,不能讓任何人代勞,任何人敢越過你傳達軍令,殺!"

聽了齊世鐸的話,李大成的心也安穩了下來,看來顧其行做事還是可以信任的,將師爺與軍政分開,振威軍的權力就只能由武將說了算,這樣一來,就可以遮蔽許多的陰謀詭計了。

"明白,振威軍只能聽二爺的,外人膽敢指揮振威軍,殺!"

"好!大甕,你知道這塔埠頭港在哪裡嗎?"

金膠州、銀濰縣、鐵打的周村,這是魯北的三個經濟重鎮,塔埠頭港,就是支撐著膠州府成為金膠州的關鍵所在,這幾天,李大成看了黃島,也看了未來的青島,這兩處都是有很大潛力的地方,但是這兩處發展了,金膠州就要被遺忘了。

獨霸膠州灣,李大成有這樣的想法,但想要實現,只怕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膠澳的青島港,已經在削弱金膠州的經濟地理優勢了。

一旦膠濟鐵路通車,膠州府聯絡山東內陸的商道,直接就會被濰縣所取代,沒了經濟交流,膠州府之後的地位也會一落千丈,有了鐵路、有了海港,德國鬼子就能慢慢的控制山東半島甚至於魯中的經濟,若按著這樣的情節發展,他李大成在山東還玩個屁啊!

"知道,順著大沽河一直走,看到荒灘之中的一片房子就是塔埠頭。

二爺,現在塔埠頭也快荒了,我剛來的時候,還有幾隻南來的船,入冬之後,那邊已經歇業了,聽說塔埠頭的河水都幹了。"

齊世鐸的大白話裡面,也蘊含著許多的資訊,荒灘、歇業、河水乾涸,對李大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情報,這意味著商機。

"嗯!差人進城,讓楊士琦出來,告訴他咱們要去塔埠頭看一看。"

李二神將現在就是楊士琦跟膠州府的大爺,齊世鐸差人傳了話,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楊士琦就帶著幾個膠州府的官員來到了李大成的營地。

"二爺,塔埠頭港這兩年淤塞嚴重,膠州府那邊已經有了取締此港的想法,那裡現在就是一片荒灘,若是二爺看上了那裡的荒灘,連同那邊的膠州海關衙門,都可以給您的!"

大冬天,誰也不願意動彈,楊士琦路上聽膠州府的官員說了塔埠頭的情況,因為那裡之前是膠州府的財源之地,所以圈地的時候,塔埠頭一帶的幾千頃土地,都沒有轉給李二爺。

今天李二爺要去巡塔埠頭,楊士琦也只能想到他不滿意圈地結果這樣的原因了,這位李二爺太過跋扈,連袁大人來了也要低聲下氣的謹慎對待,狠人不纏,沒有必要為了沒什麼用處的幾千頃荒灘,被這位爺折騰個死去活來。

"淤塞了?那為什麼不修繕呢?"

李二爺的說法,讓楊士琦無奈苦笑,最關鍵的還是一個錢字吶!再者有了膠澳的海港,這塔埠頭就無關緊要了。

"二爺說笑了,修繕塔埠頭港,還不如另開一港來的省力呢!如今德國人在膠澳一帶建了大海港,德國人也同意朝廷在海港那裡設立海關,清淤塔埠頭,只會徒增底下州府負擔而已,於通商並無益處。

而且塔埠頭是河港,膠萊河每年所帶泥沙,車載斗量不可計數,即便重修了塔埠頭,過不三年五年,還是要淤塞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跟著李鴻章,楊士琦自然熟悉洋務,除了做幕師之外,楊士琦還做過鐵路上的官員,對於路港一類的知識也多少有一些,他的說法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對李大成來說就不一樣了。

"就膠澳的那個也叫大海港?德國人後續建的海港,還勉強稱得上是海港,就現在使用的那一個,一兩個月的功夫,老子也能建一個!"

現在膠澳的德國人所使用的海港,不過是一個臨時碼頭而已,只要物料足夠,一兩個月的時間建一個可以讓一兩艘海船停靠的臨時碼頭,只要人夠了,這事兒不要太容易!

"二爺,請吧..."

說理說不通,楊士琦也有些氣結,這本就不是什麼海港不海港的事兒,想要塔埠頭的土地,您二爺直說就是了,遮遮掩掩,全沒當日要溺死膠州府的乾脆直接了。

"那就是塔埠頭港?"

走了大半天才到了所謂的塔埠頭港,若不是天氣好,李大成見到了遠處的房舍,還以為這裡是一片荒灘呢!

來回的道路,盡是些溝溝坎坎,不仔細看跟旁邊的荒灘也沒什麼兩樣,膠州府能靠著這麼一個內河港,成為魯北三大經濟重鎮之首,實在是有些名不副實。

"正是!"

"走!近前瞧瞧!"

又走了小半個時辰,一行人才來到了真正的塔埠頭港,遠處並不顯眼的房舍,到了近前,佔地還不少,除了破敗的海關衙門之外,最大的幾處房舍,應該是貨倉、貨場。

"這幾處貨場值多少錢啊?"

貨倉的房子不大,但貨場的面積不小,經過規整的土地,長寬都在百米開外,這樣的貨場,在塔埠頭有十幾處之多,碼頭不大,但這些貨場,也能見證當年塔埠頭的繁華。

"二爺,這些地方都荒廢了,連房子帶地,一處也不過值個百十兩銀子。"

這些天李大成花起銀子來有些大手大腳,一處至少一萬平的貨場只值百十兩銀子,讓他有些愕然,不過想想也是,塔埠頭港廢了,這裡的貨場跟荒灘沒什麼區別,百十兩銀子也不少了,一萬平也就十多畝地,合著一畝荒灘比一畝好田的價格都要貴一些,在膠濟線收購民田,均價也就在四兩銀子左右,一百兩不少了。

"嗯!好!

杏城,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荒灘,劃給我可好?

海關衙門,再說也是衙門口,這地方我就不要了,你看成嗎?"

"成!二爺怎麼說怎麼成!"

若塔埠頭港還在,這處荒灘自然不能白給李大成,但塔埠頭港廢了,這處荒灘,也就是處荒灘而已,袁世凱走的時候也交代過楊士琦,這位李二爺惹不起,幾千頃沒用的荒灘做個人情,無論是對袁世凱、楊士琦還是膠州府,都沒什麼所謂的。

"這就好!你們回去,將地契跟房契辦好,我在這裡溜達溜達,辦好了之後明天再來,能給找條海船嗎?"

吩咐人去為李二爺尋找海船,楊士琦這邊也犯了嘀咕,前前後後在塔埠頭轉了幾圈,楊士琦也沒發現這塔埠頭是個什麼好地方。

河道淤塞嚴重的地方,都長出了小樹,淤積的時間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從塔埠頭到膠州府,至少有五十裡的路程,從塔埠頭港到海口,也有十多裡的路程,六十裡的河道,想要清淤,可不是一點銀子、一點功夫就能辦到的。

而且相對於膠澳的那個海港,塔埠頭港,只能在秋冬之際使用幾個月的時間,過了汛期入冬之後,河水乾涸就不利於行船了,種地開荒,這地界更是無從說起,除了鹽鹼灘上的蘆葦之外,這荒地什麼也種不了。

"二爺,您要這塊荒地作何用途呢?"

轉了幾圈,想不出李二爺的出發點,楊士琦也不琢磨了,走到李大成的身邊,楊士琦就開了口。

"看不明白?

看不明白就對了!

所以我是二爺,你是杏城!

督促著膠州府把事情辦好了,明後天我給你說個明白。"

用一句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打發走了楊士琦,李大成就站在河灘上等著海船,結果不湊巧,因為來的急促,預備工作沒做好,塔埠頭碼頭已經廢了,想找海船,最早也得明天了。

點頭認可之後,李大成也沒走,安排鬼頭刀在荒廢的碼頭貨場紮營,這兩天的時間,他就打算呆在塔埠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