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領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3章 啟發太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3章 啟發太多

英國人和西班牙人的爭鬥落幕,英國人失去了一塊殖民地的邊角,形勢不利,但總算沒有丟了太大的面子,西班牙人答應賠償損失,並且以錢購買殖民地港口和一塊地區,而華夏帝國也不是沒有收穫,孟加拉地區終於大量消滅了不是漢民,華夏人的人口,騰出了大量地區給華夏人居住。

從國內和雲貴州,雲南州,甚至還有廣州府一帶遷移過來一部分人,同時從東南亞各州遷移過來一部分人,人口不多也就三百來萬人,以達卡為中心,擴張了不少地盤,站穩了腳跟,達卡雖然不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範圍之內,但屬於孟加拉地區,英國人在這個地區的管理也十分的薄弱。

在大戰之後,除了一些孟加拉地區宗族依然在西班牙人殖民地範圍以及孟加拉地區居住和生活以外,印度和英國人已經全面撤出了這一片地區了。

總的來說華夏帝國在這一片地區已經基本站穩了腳跟了。

實在是國內事情太多,華夏帝國又太龐大了,而華夏帝國的官制又無法適應這樣的管理,因此很多地區其實都是放羊式的管理,就是把一級一級的行政權力下放,華夏帝國只管理核心區這一片,其他的總督區管理他們的地盤,行政體制在各級官吏上面加了一個總督府,相當於是核心區,中樞內閣,以及皇帝的架構,但主權要弱很多,管理上也要照搬核心區的管理機構的架勢。

核心區全面歸中樞內閣管理,而總督區全面歸總督管理,但總督歸內閣和皇帝管理,相當於權利很大的封建大吏,但總督區和核心區的官員大部分是由內閣吏部安排,總督區有有自己安排和調派的權利,相當於後世的各省和中央部司的官員交流的方式。

實際上孟加拉地區除了先前大戰爭是中樞樞密院安排的,這裡的戰爭則是東南亞總督區和軍情部發動和安排的,只需要報告中樞樞密院知道,並且取得同意就行了。

由於總督是異地任職,並不是自己的總督爵位在哪裡,就在哪裡任職,是服從中樞調派的。

因此,總督們雖然權利很大,但並不想唐朝和宋朝的節度使,有成為一方藩鎮和軍閥的傾向,軍隊並不由他們管理,軍隊也是兩年一掉,甚至有些地方沒有駐軍,有的只是當地的守備軍,當地守備軍也是三年一掉,軍事主官更是一年多一掉,基本上沒有給總督區總督多大軍事權利。

在電報發明以後,中樞京師對於軍隊的動向更是基本上由以前的半個月甚至三個月才能獲得的,變為基本上就一兩天的時間就能知道地方上發生的事情。

偏遠的山溝裡面,海外,也不過半個月就能透過快船獲得哪裡的訊息,因此中樞對於地方上的統治基礎還是十分牢固的。

對於這裡的事情,張強也是略有耳聞,之後就不當一會兒事情了,因為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沒有內閣那麼忙,負責具體事務,決定大方向,可他還是關心著很多大事情。

在海軍艦隊各個基地裡面巡視一遍以後,整個蒸汽機戰艦的建造就啟動了,裝備了七個艦隊一百多艘蒸汽戰艦以後,華夏帝國的造船廠開始升級,整合,所有的風帆戰艦的建造能力在千噸以下的,甚至是一千五百噸以下的造船廠全部開放,賣給了國內的商人,於是國內出現了一些聯合的大型造船企業,私人造船廠,兩千噸的也陸續賣出不少,二十家華夏帝國的兩千噸造船廠賣出了八家給私人入股的商人們,兩家地方官府和商人入股合資,剩餘的十家整合為三家大型的造船廠。

開建兩千五百噸到三千八百噸的戰艦,並且取消了風帆動力,全部採用新型的船用蒸汽機。

新型的船用蒸汽機也有三家大型的蒸汽機船廠提供,並且能保持船隻至少十節的巡航速度,能跑十三四節的戰鬥速度,最大速度十六節,這比風帆戰艦要強大多了,沒有風帆戰艦因為風帆受力和艦體受力極限下,船隻回解體的麻煩,因為全是鐵板打造的戰艦。

蒸汽機的故障率降低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五,而且最大噸位的三千八百噸的船隻裝載滿優質煤炭能跑八千多海里,當然是以巡航速度了,十六節的速度只能跑一千海里,戰鬥速度十二節到十四節只能跑五千多海里。

於是華夏沿海的港口,碼頭哪裡都有堆滿了煤炭的倉庫,便於給蒸汽機加煤,如果使用木炭或者柴火燃燒的話,蒸汽機功率不夠,或許連最大的戰艦都驅動不起來,兩千多噸的戰艦能驅動起來,但速度不過七八節而已,跑不了多遠,頂多八百多海里。

在華夏帝國蒸汽機戰艦換裝了一代實驗性戰艦以後,二百五十六艘,又換裝了一百四十多艘二代蒸汽機戰艦,每支艦隊的戰艦擁有率為六十艘左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先的八百多艘風帆戰艦,基本上都轉移到了海外基地駐紮,或者給海軍學院軍校訓練水手和船員了。

華夏帝國的軍校已經不是當初的在金陵城外的那一個龐大的軍營式的軍校了,早就是遍地開花的那種了,各個軍都有自己的軍校,並且不都在一個地方,海軍,或者叫水師軍校,已經是金陵一個,杭州府一個,福州府一個,廣州府一個,甚至在安南州的西貢也有一個,燕京有一個總校。

在在建了那麼多新式戰艦以後,華夏帝國的水師蒸汽機戰艦總算有了一定的規模,瞭解到西班牙和英國人的海上戰鬥以後,華夏帝國對於自己的蒸汽機戰艦在一次檢查,改進,並且進行了多次演練,以適應將來的蒸汽機時代的海上戰鬥。

話說回來,張強在瞭解到英國和西班牙的戰鬥以後,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英國人也發展到了蒸汽機上艦的水平了,而且看起來也已經走到了實驗環節了,難道是這兩年開放,英國人受到的啟發太多了?

記得英國商人查理丁曾經購買過蒸汽機近海商船,那麼肯定是那個時候,兩年前將蒸汽機的模樣以及安裝在船上的蒸汽機帶回英國的,以英國的研究速度,仿製速度,他們也該拿出成品來了,這次英國人來的兩艘戰艦就是蒸汽機戰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