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

最近這段時間,林向榮早出晚歸,甚至林強生昨天回來的時候,他也回來的很晚。看見兒子已經睡了,沒有叫醒他。

直到了中午林強生來了廠裡,父子倆才見上面。

爸,我的手錶廠又開工了,從廠子里拉點材料吧林強生來了廠長辦公室,開門見山的說道。

汽車廠雖然不是金屬廠,但是廠子裡的銅件和金屬材料也不少,另外還可以透過汽車廠購買到一些計劃內物資,比林強生自己去聯絡那些國有企業方便多了。

如今的汽車廠在省裡的位置,是真真正正的大企業。光是省裡幫助廠子去向國家申請計劃內物資,就費了老勁。如果沒有省裡的幫忙,這麼多的物資材料想找地方買都困難

林向榮放下筆,看著林強生,皺著眉頭說道:最近你給我安分點,沒有什麼事別開著車隨便亂跑

林強生看著父親,迷糊的問道:怎麼了,市面上也沒見風聲鶴唳啊

林向榮搖了搖頭,心煩意亂的扔下筆,問道:你有沒有聯絡到你哥他是不是去前線了

林強生哦了一聲,原來是大哥林向東的去向不明,讓父親心裡著急了。

他勸慰著父親說道:我相信我哥會沒事的,他不是已經升任連長了嗎大概不會那麼容易身先士卒的吧

林向榮搖了搖頭,說道:火箭幹部,關鍵時刻他不上誰上唉深深的嘆了口氣,臉上盡顯擔心之色。

林強生笑道:爸,你還說我哥你不也是火箭幹部,從那麼點人的小廠子,到如今管理將近2000人的大廠,這也算是火箭幹部了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向榮想想也樂了,反駁的說道:2000人算什麼大廠,市裡面上萬人的才是大廠

林強生笑了笑,向父親問道:廠子裡還行吧我看很多青工都進了車間了

林向榮搖了搖頭,說道:沒辦法啊這省市不斷的遣人進來,不往車間里弄,往哪弄現在真是人多得很,一個工位真是三四個人在幹了

林強生也搖了搖頭,上面才不管工廠紀律和效益什麼的呢,如今是越能安排人越好,越能裝人,說明你這廠子的帶頭人越有能力

林強生突然笑著說道:我聽說,標緻公司來我省考察了。沒準,他們會提出和咱們廠合作。爸,你怎麼看

林向榮笑道:聽說了,我也希望能和這樣的大公司接觸,人家的技術真讓人羨慕啊

林強生笑了笑,這次出國考察真是太及時了這次考察,讓省裡的很多領導同志們都領略了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經濟建設成就。尤其是人家的現代化工廠,留給了考察團深刻的印象。

考察團在回國之後,就關起門來做了一番暢談,總結考察得失,讓出國考察人員都談想法,談認識,大家暢所欲言。之後,考察團的報告交到了省裡,省裡的領導們看過之後大受震撼,專門和考察人員開了幾天的連軸會。

省裡領導們認識到了國外發達的經濟建設成就,腦袋都蒙掉了,一個芬蘭光是幾家大型紙業公司的外匯收入竟然都趕上了全中國,這是怎麼回事

法國標緻一家年產30萬輛汽車的工廠只需不到2000個工人,而國內年產萬輛解放卡車的一汽需要2萬多個工人。一家大型的德國煤礦年採掘煤炭百多萬噸,工人開著大型剷車挖煤,地下是大型的自動化機械傳送裝置,整個煤礦只需不到500個工人,而國內的一個這樣的煤礦至少也要3萬個工人以上。

看到丹麥的養殖場,考察人員更加震撼了,大型的豬牛牲畜的養殖場年產牲畜數百到上千頭,只需一個家庭管理就行。芬蘭的一家國際巨型的紙業公司擁有數十萬畝的再生林,完全不用砍伐天然林就能供應他們的紙漿生產,年產紙張千萬噸以上。

人家一個小國芬蘭,同時支撐著幾家巨型的國際紙業公司,這幾家公司年產值數十億美元,相當於79年全中國的外匯收入芬蘭的紙張出口量,佔到世界的25以上,就靠著林木,繁榮了一個國家的經濟。

而h省也同樣擁有林業優勢,但是我們的林木都去哪了呢真是奇了怪了

歐洲幾國行,讓考察團開了大眼界,他們都想要把看到的聽到的錄下來,以便給省內的人觀看,可惜好多參觀的地方連照相都不讓。

期間考察團成員則認認真真的座談詢問參觀虛心求教小心試探。還好外方對於走向世界的中國人也充滿了好奇,同時在西方還流傳著,誰開啟了中國市場誰就能率先擺脫經濟滯漲危機的說法。

考察團從管理部門到科研單位,從設計部門到生產車間,觀看到的情景,是那樣的吃驚這些地方大多是井井有條,紋絲不亂。一座座廠房是那樣整潔規範,偌大的車間裡,只有幾位先生小姐操作著電腦,控制著各個生產程式,嶄新的成品便源源不斷而出。電腦代替了人腦,自動化代替了人海戰術,機器人在高速為人類創造著物質財富。在這琳琅滿目的國際市場上,世界各大國家的商品幾乎都有,中國貨也有,但大多是擺在最廉價的櫃檯裡,這怎麼不使目睹這一切的國人感到汗顏

西歐諸國給考察團留下的印象與感觸是極深刻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的成就和管理方面的經驗,很值得借鑑。西德崇尚信譽,注重高效優質的生產;法國講究藝術;瑞典恬靜富有;丹麥活躍興旺;芬蘭兼有東西方的特點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風俗,沿襲發展著不同的經濟文化生活,塑造著不同的素養性格。所見所聞五光十色紛繁復雜的,感觸最深的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與嚴密的經營管理帶來的高效率與高速度。

這次經濟考察活動,從2月3日進行到2月12日,先後考察了西歐五個國家,一路考察,一路議論,開拓了視野,讓考察團員們很長了見識不得不說這些官員們還真的對建設省內的緊迫感更加直觀更加強烈了。

林強生知道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筆外資貸款,是谷牧從日本引進的。大概是在1979年9月,谷牧從日本引進資金500億日元,相當於5億美元。向日方申請的是低息貸款,貸款專案是運輸煤炭的鐵路,而煤炭是賣到日本的。

當時鄧老說,引進這件事反正要做,重要的是爭取時間。可以借點錢,出點利息,這不要緊,早投產一年半載,就都賺回來了,下個大決心,不要怕欠賬。

而在197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在谷牧的倡議主持下頒佈施行,外商在中國大陸投資辦企業從此開始。

一開始全國才批准了6個合資專案,是餐館養豬場照相館等小專案,投資金額才810萬美元,卻是今後燎原的星火種子。

林強生低下頭算計著,如果里昂一行人在h省談合作,會不會吸引到什麼大人物來視察。他興奮的想到,如果這次合作談成,那就是新中國第一個和外國合資專案了

不知不覺就能創造個第一,讓林強生想想都要激動和膽寒,高興和畏懼並存,這是林強生現在的心理真實狀態。

先行者,總是伴隨著機遇與挫折

想到這裡,林強生小心翼翼的向父親說道:爸,如果外方來和咱們廠談合作,差不多條件就答應了吧

林向榮驚訝不解的問道:什麼叫差不多就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