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永遠不回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永遠不回頭

夜晚十點左右,林強生此時正在熱那亞的一處港口區。他坐在一輛黑色的轎車裡,雙眼盯著遠處的兩輛大貨車將兩個集裝箱運進港口。

集裝箱裡分別裝的是他此行最大的收穫,一套東芝四軸數控聯動加工中心和八套2.5英寸單晶矽生長爐。後面還會有一些裝置被運到熱港,然後出海運回國內。

這套早期的東芝產品不太經用,讓意大利人十分懊惱的是它的配件和維護費用竟然出奇的昂貴,於是有人願意接手他們就便宜的轉賣了,合同上還寫明的是廢舊鋼鐵製品,連以後想查都無從找起了。

2.5英寸的單晶矽生長爐則是淘汰裝置,目前在歐美大行其道的已經是3英寸單晶矽生長爐了,有的電子行業巨頭甚至已經開始研究4英寸爐子。老舊的2.5英寸爐不但熱消耗大而且浪費能源不環保。在歐美日益嚴峻的環保法面前,都是應該淘汰的東西。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些2.5英寸的爐子也是很難得到。

像這樣的二手設備在歐美國家多的是,林強生打算把回收事業做大做強,充分的挖掘這塊市場。

他組建的回收公司,聘用了高階經理人,打算把這個公司當一項正經的事業來做。

這些裝置是他此行來義大利最大的收穫之一,電子產品一向是高階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在後世哪個公司不與電子搭邊好像就是土老冒似的,為了讓自己不是個土鱉,有機會林強生當然要佔這個便宜。

林強生駕駛著轎車回到了酒店,他的座駕是一輛70年代產的寶馬2002,這是從酒店租來的車。現在的寶馬車前臉非常滑稽搞笑,就像兩個小鼻孔挺立在車前。

二手貨回收公司的職業經理馬修十分感謝老闆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給了自己一份工作。對待工作的態度,他也是兢兢業業,跟著林強生一起來到熱港,忙著裝置的運輸和預訂船位,把一切安排的都很妥當。如果馬修能在以後為林強生提供更多的二手設備,那就更完美了。

第二天。林強生飛回了美國,在紐瓦克檢視了xpress公司的財務,和這邊的經理人羅伊聊了聊就趕回了紐約。

林強生對於時尚品牌的定義是宣傳宣傳加上宣傳,因此他瞄上了在模特經紀公司混了很久的羅伊作為xpress的總經理。對於在時尚界打拼很久的羅伊來說,時裝公司總經理的地位要比一個經紀代理人強多了。為了激勵她,林強生甚至給出了每年5的利潤獎勵。

國內,h省濱城汽車公司和dbr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正式簽約。林強生已經把dbr公司的注冊地,轉移到了開曼群島。簽約以後。這家公司掌握了汽車公司的50股份,同時還負責80的汽車產量外銷權,雙方合同期限為30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條件太特麼好了,林強生歡天喜地拉著萊恩在屋子裡跳起了舞,兩個人大晚上的在屋子裡轉圈,差點惹得鄰居報警。

這樣好的條件,憨厚的德國人竟然不同意不知他們是嚴謹呢,還是嚴謹呢。德國談判方,竟然在和sh談判組的人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扣。而且不解決一個問題。絕不往下談。你要想和他換下一個問題,比如談產量問題的時候,同時談外銷的問題,或者再談談法律問題。德國人偏不,就跟sh方面的人耗著。很多方面掣肘的情況下,雖然sh在78年就開始和德國人談判。但是直到h省後來居上出了結果,成立了汽車公司之後,sh方面才沮喪的覺得似乎德國人也不是那麼的好。

h省濱城有了大動作,開始在江邊一帶破土動工建設新的大型工廠區。這個汽車工廠要年產轎車30萬輛,訊息釋放開後惹得整個國內都被震動了。這麼一家大型的工廠是國內任何汽車廠都難以望向其背的。這一家年產30萬輛的汽車工廠比79年國內汽車產量的總和還要多十幾倍這是什麼概念

整個省城都群情激動了,天天有人大老遠的騎著腳踏車過來觀看工地建設。

中央迫切希望工廠快點建立,h省也下了嚴令,動用一切資源,保證汽車廠10月之前完工

原來的汽車廠家屬區也因為在廠區的規劃之內被整體拆遷,他們將被安排在南邊建設的工人小區。

這些工人及家屬將免費入住工人小區,小區內的樓房還是由外方建築師設計的歐式房型,每戶標準120平米使用面積的大房型。這可把他們美壞了,直誇合資公司奏是好

合資公司還沒正式建成,就先給了工人們畫了一張大大的餡餅。這個餡餅在現有的2000多個工人當中立刻掀起了一片熱烈歡迎外資的小,工人們紛紛打聽著自己能不能也進入要蓋起來的新小區。

李剛和林向榮,同外方經理巴爾商量後,決定向工人們釋出訊息,將來誰先在新廠培訓後迅速的進入工作狀態,嚴格的按照合資公司的規定要求自己,誰就優先上樓。

這個訊息釋出之後,可把2000多個工人高興的不得了。工人們紛紛表示,不就是要聽大鼻子的話嗎老少爺們和婦女姑娘們為了上樓房,幹了

廠區建設完全按照現代化工廠的標準建設,採取嚴格要求。林強生打算建成這個工廠後,20年內都不落伍,也不用有大的改動。工廠車間之內都採取潔淨處理,地面都要求採用自流平。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家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自流平水泥,所以這樣的水泥也要在國外進口。

這在中方看來,外方的要求簡直多此一舉又浪費時間。一個生產汽車的工廠,你要那麼乾淨幹什麼

沒事,林強生有錢,就是這麼任性你想要在十月一日之前完工。我不同意,你也不行

外方經理巴爾無論如何都要嚴格按照母公司的要求辦事,他表示這是公司總部的決定,要建設一家高標準現代化的工廠就得這麼幹

h省的上下領導也沒辦法,既然人家外方這麼熱情,我們也不好打消人家的積極性吧既然人家熱情。我們也要熱情那就白天晚上輪著幹,以前是二班倒,這回充分的發揮聰明才智,三班倒以前兩千多個工人,這回翻兩番,組織八千多個建築工人上工地,全省都行動起來一批批的建築工人,從全省的各個城市被集中進了省城,就為了突擊這一個大專案。

h省和外方合資公司成立的訊息。徹底的震動了這個泱泱大國

改革開放的頭一年,就有了這麼大的一個專案落戶到國內不得不說是高層英明領導的遠見卓識,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外方的積極響應,技術和資金都迅速的引了進來,說明中國道路沒有走錯,更加堅定了上面改革的決心。

同時,中央也在研究,是不是讓h省的濱城也成為特區。這樣就能更方便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了啊畢竟濱城已經率先的走在改革的前列,已經和外方率先的成立了合資公司。

改革的成果。也需要精心的維護啊

但是濱城這個地方太獨特了離著蘇聯近不說,又不靠海,內陸地區交通也不方便。這讓中央的領導們都覺得把這麼一家合資企業放在這個地方,怪可惜了得。這要是地方能更理想些,那就太好了

蘇聯至今還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的威脅著中國的三北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更是聚集著蘇聯的重兵集團。

這個地方要是弄個特區什麼的也不牢靠,最後還是鄧老拍板了,先等等看,過個兩年之後,如果這家生產轎車的汽車廠發展的好。蘇聯又沒有什麼動作,那就不妨在東北內陸也設立個經濟特區改革的春風,要吹滿大地,也不差這一個城市。

隨著七月中旬gdfj兩省率先甩開全國單幹,正式建立經濟特區;國內最好的政策,大量的資源都往兩省集中;尤其是他們還可以留存大量的稅收

其他省份還沒有感覺到什麼,但h省的領導和官員們卻開始著急了起來。

省內嘗到了合資公司的好處之後,很多官員就向上面建議促成和外方關於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的投資計劃,先把技術引進來。因為他們的子女正想著等合資公司一成立,就紛紛往裡邊進呢。如果外方繼續投資在本省,勢必又能解決一大批官員子女的安置問題。

下面著急起來,上面也有更大的憂心。自從合資公司確立以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國內各界都開始關注起了h省的動態。這種在風口浪尖的日子,雖然讓大家心跳加速,但沒有被關注的日子,不更難受不是。

何況自從合資公司成立以來,中央的政策和物資就馬上接踵而至。原來省內的央企,省內領導想動一根指頭都難,人家根本就不理地方領導,你算哪根蔥。可是現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扶植和計劃內配額,很多央企就馬上對省裡轉變了態度,他們也紛紛開始支援省內的工作了。

這立竿見影的效果,讓省內領導們欲罷不能。有了上面的政策,幹什麼都順風順水,沒有政策立馬就成了土鱉。大家好日子沒過幾天,可不想立馬就成了打醬油的路人甲乙丙丁啊

所以沒到7月末,h省就放鬆了態度,外方可以獨立投資建設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省內不再要求佔股了

dbr公司立刻與h省簽訂了協議,在濱城的西北角畫了一大片的荒地,成立了工業製造基地。隨後不久,幾十輛工程裝置被運到了dl港,然後是一批批的工業機械設備向港口卸貨。

在海外存放也是要錢的啊,這筆花費就不在少數,得趕緊的運回國內,以減少損失啊

外方獨資的訊息,一時又震動了全國。在中央不發聲的默許之下,雖然全國輿論兇兇,大有淹沒改革成果之勢。

但是h省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永不回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