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紛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五章 紛擾

林強生很快成立了一家電子回收公司,專門從事電子設備回收業務,從北美收購回來的電子器件經過海運轉回國內,然後被維修或者拆解再賣向國內市場又能賺一大筆錢。

國內的電子製造技術落後,想當初,工大的師生們想要設計自動焊接機器人的時候,不得不眼巴巴的盼著等著上級施捨下來幾塊晶片,緊巴巴的用著幾塊晶片,生怕弄壞這些極其金貴的寶貝

可這些電子器件在此時的歐美卻多的令人髮指,一些大型的電子零售商店裡面擺著成排的電子器件,成箱的晶片處理器。如果真讓國內的一些研究人員看見,他們都得痛哭流涕。這些年由於國外的電子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加上對民眾並不限制電子產品的買賣。這樣社會上就產生了大量的電子元器件淘汰產品以及報廢品,大量的國內極其缺乏的晶片處理器被當作廢品處理,林強生看著都覺得十分心痛,國內的研究環境太艱苦了,晶片處理器都得數著專案省著用他覺得還是先別管汙染不汙染了,這些報廢的電子元器件上面也有很多能繼續使用的器件,既然國外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那這樣的電子垃圾不封鎖吧,像很多知名公司就都是賣二手印表機裝置起家的,林強生也可以這樣做。

忙忙碌碌中,時間到了九月初,德國大眾公司已經向北美和歐洲市場推出了他們的新款jetta車型,這款三廂車在歐洲的銷售表現明顯沒有美國市場好,喜歡寬大車身的美國人,對三廂車更情有獨鍾。大眾公司也知道這款車的主要市場在美國,所以這款車型一上市就參加了很多場北美的展示會媒體推薦會。

就在德國大眾忙著向美國人民介紹捷達之時,在大眾公司已經將jetta鋪貨各個經銷門店推向市場之時。突然在底特律的一家小報上透露了jetta的設計,實際上是抄襲自中國的一款車型,並且這款車型在77年夏季就已經上市,78年推出該車型的中國公司已經停止了這款車型的生產。也就是說在兩年前jetta這款車型已經存在並且在中國量產,德國人完全是抄襲了這款中國車,把它拿到了歐美當做了自己的看家車型在銷售。大眾無恥的剽竊了中國的車型。並且絲毫沒有向公眾說明的意思

小報還登上了77年款中國車的諜照,看上去還真的跟大眾推出的jettamk1一模一樣,唯獨不同的也就是德國車看上去檔次更高階罷了,但這也矇蔽不了美國人民的眼鏡。雖然現在流行方方正正的車型,各家車廠都有這樣的車,但也不能像你這輛車一點不改的拿到公眾面前來賣吧,再說你至少也得向公眾說明啊

隨著小報的報道,相繼的很多大報也開始報道了這件事,來龍去脈很快的被調查清楚。這款車確實屬於一款中國車

德國人頓時百口莫辯,一系列的變化徹底的把他們打懵了。怎麼會這樣我們怎麼會抄襲他們立刻開始調查事情的具體情況,想要找出他們沒有抄襲的證據,可惜他們最後發現無論自己怎麼解釋,怎麼說明自己註冊過專利,但是人家生產的早,這就是事實他們在設計之初,人家就已經量產這款車型了。再怎麼解釋公眾也不相信

&amk1不可避免的受到消費者的冷落,開玩笑。市場上的車那麼多,幹嘛我要買一輛有爭議的車型呢

但是德國人,也很快的採取了反擊措施。反擊很快的應驗到了林強生的身上,他們想藉助這位神秘的富豪,轉移公眾的吸引力。

透過調查發現,這位設計師先生的身上實在是有太多的神奇事件發生了。美國人民一定會對此感興趣的。

很快,身在美國正為自己的廉價電腦忙碌的林強生也受到了媒體的關注,並且迅速的在民眾中火了起來。甚至於他的電腦公司他的xpress超短裙他目前的資產水平一下子曝光在了大眾的面前。

這位神秘的中國人,竟然是一位年僅17歲的億萬富豪,其資產總和竟然高達1億5千萬美元並且這位年輕的富豪。其財富增長的極為迅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就達到了現在的水平。

看到林強生相關報道的美國民眾震驚了,有持懷疑觀點的人紛紛打電話給媒體詢問關於林強生報道的真實性。

結果透過對林強生過去半年的投資記錄進行調查,找到了為他操作投資理財的約翰伯格。雖然這位先生拒絕採訪,但是相關公司肯定了這位年輕富豪的真實性,林強生確實是他們投資公司的客戶,並且投資公司的總裁還興致勃勃的為公司打了回免費的全國廣告,藉助林強生的報道這家投資公司也迅速的火了起來,投資客戶在其報道之後一下子驟增了不少

這位剛剛17歲的少年,已經是一位億萬富翁,尤其是他的財富竟然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積累起來的屬於暴富的典型,一夜之間完成了財富積累邁入了鉅富階層完成了美國夢,比喬布斯比爾蓋茨什麼的牛.逼多了

這是多少美國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啊,他們正是靠著這樣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進拼搏著,林強生迅速的成為了美國年輕人新時代的偶像

畢竟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都已經成長起來了,他們已經不是小青年了,美國的年輕人需要新的青年楷模。

美國人的獵奇心理是奇特的,看到了林強生暴富的歷史,他們對他如何製造財富的迅速而震驚而好奇,什麼大眾抄襲他設計的車型這點小事被迅速的放到了一邊。什麼他是怎麼來的西方,他的錢又是怎麼得來的,拜託那又不是發生在美國,你該去找法國人瞭解去

里昂和布雷克利看到這種情況頓時苦笑,他們低估了美國人的寬容程度,也高估了美國人民對待抄襲事件本身的惡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實大眾目前在世界上,還沒有後世的財大氣粗不可一世。相較美國的通用福特克萊斯萊來說,大眾只是一家剛剛起步的小公司,除了美國人不太喜歡的高爾夫之外,大概也就是覺得他們還是以前那個甲殼蟲形象。

對待這種情況,布雷克利和里昂立刻轉移了陣地,把主要的輿論戰放在了歐洲,既然美國人對大眾不感興趣,那歐洲老巢大概會對大眾的抄襲事件更關注一些吧。

其實在歐洲針對大眾的輿論攻勢早就開始了,什麼大眾竟然抄襲,而且竟然抄襲中國人的車型,什麼落後的中國竟然也值得技術先進的德國人去窺視。媒體們還紛紛猜測,可能大眾就是在和中國談判時,才關注到這款車的,那時候他們正好想造一輛三廂車型,於是就順手拿過來了。

這種不負責任,對付熱愛大眾汽車的購買者更是不可饒恕的,法意媒體在他們本國汽車巨頭的支援下,立刻對大眾開始口誅筆伐,就連一直比較高傲的英國媒體,這時也不鹹不淡的發表文章批評德國人的抄襲行為。漸漸的民眾也開始對大眾有意見了,紛紛指責大眾對待購買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媒體上雖然對林強生這個設計師有些報道,但是關注點明顯是在大眾是否抄襲,抄襲事件本身。甚至到了後來,開始著重的關注到了他本人。

林強生無意和媒體打口水仗,他也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目前這種情況他也不適合回國了。所以就在皇后區的別墅一邊除錯著凱迪拉克的電噴引數一邊等待著媒體們冷卻下來。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奮戰,李晶和王惠昌二人已經把電噴系統的資料摸索出來了,其實這些東西林強生都提供了個大概範圍,他們只要找到正確值就行。

二人仿製了一套電噴系統,裝在了轎車上,林強生正在測試這個冒牌貨的資料。

布雷克利和里昂再沒有聯絡林強生,不知道是怕外界懷疑這件事與標緻公司有關還是怎麼。林強生知道外界已經知道了他的大部分情況,還好自己在國外幹的事情沒什麼可隱瞞的,也沒犯什麼法。他的第一桶金是法國人給弄的貸款,但是貸款卻是駐法國的美國銀行發放的。林強生已經瞭解過了,這筆貸款是拿他的蘇格蘭的工廠地皮做的抵押,沒有任何問題。

即使媒體已經把自己的發家史挖掘的差不多了,但是也絲毫不影響林強生的各家公司繼續經營下去。

每個星期他都會駕著車去幾次紐瓦克,檢視一下短裙公司的財務狀況,xpress超短裙現如今在美國南部賣的非常火爆。

林強生加大了訂單,要用海量廉價的超短裙武裝起每個女孩,便宜的價格,只要十幾美元,往往姑娘們都會一次購買一沓以上。

林強生真正認識到了,女孩們花在美上面,是沒有底線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