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行探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行探索

精密儀器研究所的幾臺超精密加工裝置被德國人破壞了個徹底,他們不僅燒燬了系統而且還對裝置進行了破壞性拆卸,林強生擁有的那些備份零件也被他們銷燬了。

聽到了訊息的董方教授著急火燎的趕到了研究所,他跑到了地下實驗室看到的是已經被嚴重破壞的加工裝置殘骸,空氣中飄蕩著濃重的酸性氣味,德國人還在叮叮咣咣的砸著,兩名外國工程師身穿白色防護服頭戴呼吸器正在向殘害上噴灑汽油。

住手,停下董方教授目呲欲裂,他大聲的叫著跑上前要阻止這些人的繼續破壞。

一名德國人走上前來一把推開他,大聲向他叫著讓其走開,可是董方教授一步不退拉扯著德國人像瘋了一樣。

古明跟著跑了下來勸慰道:董教授您上去吧,這裡不能呆了這些裝置已經不能要了

董方抓住古明的衣服痛苦的說道:這是為什麼啊好好的裝置就這麼毀了,這是為什麼啊

古明搖了搖頭苦澀的說道:我們也沒辦法,您還是上去吧

董方使勁的一把推開古明,說道:我要去找林強生,我要當面問問他,為什麼這麼禍害裝置難道他不知道這些高精尖加工裝置有多麼重要嗎

老教授跌跌撞撞的出了研究所,向著東星大樓走去。古明看著老教授蹣跚的背影,重重的嘆了口氣。

董教授,我送您過去。古明吩咐了人看著底下那些個德國人然後開著車追上了董方。

董方氣喘吁吁的看著總部大樓還有挺遠的距離,他跺了跺腳開門上了車。

還沒坐穩董方教授就向古明問道:林強生是怎麼想的,怎麼就能這麼幹讓外國人把機器毀了這算怎麼回事,哪有這麼幹的

古明深怕自己說什麼話再氣到老人。他稍等了一會說道:德國政府發現了公司偷買的這些精密加工裝置,如果不把機器交給德國人處理那樣就對我們公司很不利,強生他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啊

董方捶了錘大腿氣哼哼的叫道:那也不能讓德國人這麼幹,想辦法也要保住這些機器設備啊你讓人把這些高精尖裝置毀了,這可是給國家造成很大的損失啊

古明皺了皺眉頭,怎麼東星的機器就成國家的了。但他考慮到老人年紀大了還是說道:誰讓我們沒有,誰讓我們造不出來呢

我們沒有我...董方教授還想理論,可是聽了古明的這句話後他一下子就怔住了,最後他揚起來的手也無力的放了下來。

唉,就差一點董方教授深深的嘆了口氣,身體頹然的倒在了靠背上緊閉起眼睛手捂著腦門不斷的搖著頭說道。

古明帶著董方來到林強生的辦公室,秘書告訴他們林強生正在董事長會議室裡,兩人又趕到會議室正好看見了工程學院的楊萬立高階研究員也氣喘吁吁的到了門口。

老楊,那些機器毀了如果裝置還在我們努努力說不準就能很快達到尺寸精度1微米的水平。只要幾個關鍵點攻克了我們就能趕上那幾臺裝置的技術水平啊董方教授重重的跺了跺腳痛苦的說道。

楊萬立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勸慰道:看開些吧,我相信林強生和你我一樣都十分難過,但誰讓咱們國家造不出來這樣的裝置沒有就要受制於人,你我這輩子見到的經歷的不是太多了嗎,進去之後別給林強生太大的壓力,畢竟他的心裡肯定也不好受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古明看著楊萬立和董方,他鞠了一躬對兩人說道:楊工,董教授。我古明謝謝你們了

楊萬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咱們要互相幫助共度難關

董方教授也無奈的點了點頭,畢竟現在怎麼說也比以前要好。最起碼他們已經對超精密加工技術有了一些眉目。

三人走進了會議室,正看見林強生靜靜的站在窗臺前背對著眾人的身影。在座位上還有著工程學院的徐然學教授和工大的李國賢教授,前者是工程規劃方面的專家參加過很多國內的重點工程建設和一些重要軍事工程的專案,在工程總體建設上有著很深的成就;而後者是工大自動化專業的領軍人物,率先在國內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而且李教授還參與了工大航天專業自動化方面的教學工作。是這方面搞科研技術的帶頭人

林強生把他們請來就是為了想讓兩位教授出出主意,怎麼才能讓東星的機械加工精度不斷提高,給東星公司的科技發展戰略找一條出路。

國外也是不斷提高加工精度的,雖然沒有工業母機一說,但實驗室的那四臺裝置實際上就是東星公司的母機

現在母機沒有了。以後的路就要完全靠自己探索了。上午的時候林強生心裡發狠,想著就算磨也要磨出高精度來,但實際上當然沒有那麼簡單,超精密和高精密加工技術是不可能純靠人工磨出來的

機械設備的加工精度只會損失而不會增加,1100毫米精度的機械只能加工出誤差在1100毫米以上的工件。所以,即使在不考慮組裝誤差的前提下,使用中等加工精度的機械加工的零件組裝起來的機械,也只能達到較低的精度,要生產組裝成中等精度機械的零件,只能使用高精度的加工機械才能製造出來。根據這個道理,要製造高精度加工機械,只能採用超高精度的加工機械。

這就出來了一個問題:所謂超高精度的加工機械又是如何加工製造出來的。

答案可能讓人感到意外,超高精度的加工機械是用人手造出來的。

一提起精度,很讓人聯想到電腦數控什麼的技術名詞,實際上,精度和那些時髦名詞無關,在那些時髦名詞出現以前,人類就已經可以達到很高的精度了。

對加工用機械的精度影響最大的是導軌部分。機械的運動部分是被導軌限制的,導軌的精度就直接決定了機械運動的精度。

超精密機械導軌的滑動面被稱為絕對平面,要求精度在110000毫米以上,沒有任何機械能夠加工這種絕對平面,只能用手工的方式加工。

見過高精度機床導軌滑動面的人,都知道那個所謂絕對平面不是一個光滑的鏡面,而是遍佈了有規律的花紋的平面,那些花紋就是做出這個平面的手藝人的剷刀留下的痕跡。

當然,人的參與是很主要的但並不是全部,超精密加工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工程科學。它是利用近代的各種先進科學技術成就使機械加工精度提高了1~2個數量級。80年代初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已經達到0.1100奈米0.01微米10奈米,並正在向0.001微米1奈米邁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超精密加工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它不僅能適應發展尖端產品,如汽車家電it電子等高新技術,而且在現代武器的研發上應用廣泛,且能帶動一般機電產品由低擋向高擋升級換代,是國家產業升級的必要條件

因此,國外對超精密加工技術極為重視。美英日等國把超精密加工技術視為自己科技發展戰略的生命線,並作為絕密技術對外嚴加封鎖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德國對東星公司所做的了,林強生甚至還要感謝有美國人的干涉德國商業部門沒有做出對東星公司採取制裁懲罰性政策,那個後果就更嚴重了

那麼,東星公司的發展又離不開超精密加工技術,如果現在不開始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就會步步受制,最後技不如人輸掉市場

情況非常嚴峻,隨著改革開放國外的大量低端技術產品湧入國門,這些廉價技術產品在國內賺走了大量利潤。反過來外國人把從中國賺來的錢再投入技術研發,人家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的市場卻充斥了大量的低技術含量產品,自己的產品卻沒有競爭力漸漸退出市場。

這種最壞的情況一旦出現,不但讓國內充斥了低端產品,而且還為人家的技術升級提供了金錢,而且這樣還扼殺了國內科技進取的腳步。廠家賺不來錢就搞不了技術研發,沒有技術研發就永遠得買著人家的產品,接受著人家的技術。

長此以往下去中國就會走上一條被動的引進再引進的道路,被國外的技術扼殺了自己科研積極性後,中國市場只能成為外國技術的天下

還有對東星公司來說,沒有超精密加工技術就更別提研發什麼技術含量高的晶片製造裝置了,像什麼光刻機高清晰液晶技術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基片等等,一切都是妄想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