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二章 超級引擎、F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七十二章 超級引擎、F1

20分鐘的航程也讓本田宗一郎充分感受了運12,飛機安全降落到了東航工的小機場。

本田宗一郎對這種飛機讚不絕口,林強生帶著他參觀了自己的飛機工廠,老先生對東星集團擁有的航空製造能力非常吃驚。雖然本田公司在85年也成立了航空公司,但是也才剛剛起步而已。

林強生向他介紹道:目前我公司已經參加了上.海的麥道82專案,同時我們還與中國航空工業部中航技術進出口公司的眾多下屬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我們的目標就是製造民用飛機,現在已經有一款和德國mbb合作的中型客機專案正在籌備。

本田宗一郎更加吃驚了,兩個隨從人員也非常驚訝,他們都意識到東星集團的航空專案絕不是本田航空公司那種玩玩的性質,而是很認真的,真的要製造民航飛機。

本田宗一郎鄭重的問道:林君,你們要和德國合作研發中型客機

老先生有些激動的說道:請問,這架中型民用飛機是什麼樣子的,有技術圖紙或者效果圖我可以看一看嗎,拜託了

林強生點頭說道:沒有問題,本田先生請跟我來。

幾人被帶到了東星飛機研究所,見到了mpc75的設計圖和效果圖。

了不起,沒想到您的東星集團已經在航空領域付諸行動了本田宗一郎非常高興,仔細的觀察著mpc75的引數設定。

林強生坦然的把圖紙拿出來,就是想讓本田宗一郎正視東星集團的實力。

其實這個專案也沒有什麼隱瞞的,日本的航空能力雖然不健全,但是在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機翼融合等單項領域上非常強悍。

日本客機研發水平曾經領先中國很多年,二戰後很快開發出了自己的噴氣式戰鬥機。當運十還在泥潭中苦苦掙扎之時,日本ys11早在10年前就拿到了faa適航證。

雖然機型不一樣,但日本當時在民航領域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且這款民用飛機賣出了182架,算是量產機型,可以說早期日本航空科研能力是強於中國的。

而在林強生前世,arj21700已經拿到了中國適航證caac的適航條例基本照搬faa,faa適航證也指日可待的情況下,日本的三菱重工主導的mrj支線客機卻是落後了。

有意思的是,90年代中日韓三國曾經就民用飛機專案進行研討,並且立項。當時有航空領域的專家提出,美國有波音歐洲有空客,亞洲有什麼。

於是中國日本韓國走到了一起,但是中日之間存在著歷史原因相互提防,而韓國也不是很情願夾在中日之間擔當配角。

這時候波音就站了出來,在三方之間撮合主導了這個專案,而且波音還向三國許諾給予技術。

但實際上波音卻打著和稀泥拖延時間的想法,待中美關系緊張之時波音立刻甩手不幹了。後來空客又跳了出來,而實際上也是給自己的機型爭取時間,待新機型研發完成之後,他們也像波音一樣,徹底的把中日韓玩弄了一把。

中日韓的飛機合作項目流產,2000年後,中國提出了自己的飛機發展計劃c919arj,而日本也確立了自己支線客機專案mrj。

雖然中國的飛機研製技術比日本領先了一步,但日本的國產化率卻是比中國更高。

波音空客都在日本採購零部件,波音的複合材料幾乎都在日本採購,而歐洲的v2500航空發動機日本也是參與者,至於其他電子半導體大型結構件的採購就更多了,日本的航空產業已經由零部件生產轉變為了模塊化生產,佔比重更大,競爭力更強。

林強生沒想搞中日聯合,這是個根本不現實的想法,讓日本加入中國的民用飛機計劃純粹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如果同日本合作,對方先進的技術產品立刻就會淹沒整個專案,奪得主導權。

本田宗一郎在看了mpc75的專案計劃之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由衷的對林強生說道:中國有遼闊的陸地面積,這個專案如果成功,你們的支線客機就會成為中國航空市場上的大贏家

林強生笑道:謝謝本田先生,我也希望如此。

接下來他們到了東星集團總部,這時候本田博俊等人也到了。之後,林強生帶著眾人參觀了各家工廠。

五六年前當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對於汽車業還是個初學者,但現在看到這麼現代化工廠,讓本田先生也非常吃驚,本田博俊也驚訝於中國人的進步。

東星的零部件加工廠,大部分工人都穿著整潔的白色工服,少數人員穿著黑色和紅色的服裝,顯得既專業又有效率。

然後本田宗一郎又到訪了濱城大眾汽車公司,見到了新式的汽車生產線,看到這裡和本田工廠差不多,同樣使用著大量自動機械人,生產線上的自動化非常高。

了不起,進步很大,真不敢相信這家汽車工廠僅僅建立五年時間本田宗一郎對濱汽廠長黃兆鑾感慨的說道。

黃兆鑾說道:這還是林先生的主導,他始終讓我們加大自動化生產,以前我們還不理解,現在明白了,自動化的提高和質量的提升成正比,而且效率非常高。

接著他向本田問道:請問本田先生,貴公司是如何安排替換下來的職工的

本田宗一郎說道:機器代替人工的同時也讓大量擁有技術的員工沒了工作,我們本田汽車公司會充分為員工考慮,幫助他們學習新型技能,為員工設計未來。員工們為了公司努力拼搏積極工作,他們為本田的發展貢獻了青春和汗水,本田不能拋棄任何一個人,每個員工都有適合他的崗位

黃兆鑾點了點頭,他也十分贊同老先生的說法,也許人工和機器並不矛盾。

省裡為本田宗一郎準備了歡迎晚宴,省市領導都有出席,而且還準備了精彩的歡迎節目。

第二天,林強生邀請本田宗一郎在東星學院進行了演講,他的到來也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儘管這個時代很多人都不認識本田宗一郎是何許人也。

林強生當場宣佈,成立汽車技術研究院,東星也將與本田技研聯合創立研發中心,進入這個學院和研發中心的研究生,將會前往設立在日本和德國的設計中心,這下學生們立刻激動得歡呼了起來。

第二天,林強生在與本田宗一郎一番商談之後,決定成立一家專門研製汽車發動機技術的公司,將與本田技研在發動機領域充分的合作,他早就有了這個想法。

這次本田宗一郎在參觀了東星集團之後,對這裡的印象很深刻,他認為東星已經有了同本田合作的技術能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本田汽車一直專注於各種汽車賽事,林強生很想讓自己的汽車品牌也參加世界最頂尖的汽車大賽,他將投入重金與本田技研開展合作,開發一款f1超級引擎。

目前f1賽場上的超級引擎製造商只有賓士法拉利雷諾和本田。

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出了名的貴族運動,這個貴族是指參加這項賽事很貴,很燒錢。它是世界上最昂貴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是商業價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觀看的體育賽事,與世界盃足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並稱為世界三大運動。

f1是汽車工業頂級技術的集合,是一項龐大精密的系統工程,絕對不是拉來裝置挖一批工程師和車手,砸點錢就能奪冠的,也不是有了組裝裝置就能造出車來的汽車組裝廠。

林強生想進入f1,是為了提高旗下的汽車技術水平,向世界高標準看齊。

f1造車完全和量產車不一樣,整個底盤,包括單體殼,懸掛,底板,空力套件,全部要自己造,並且要達到標準,沒有相關技術經驗和工廠,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本田在1964年就組織了一支f1車隊,他們在f1賽事上雖然未能獲得大獎,但是有經驗。林強生有意聘請本田的技術人員,幫助他組建自己的東星車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