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919章 一堂沉重的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19章 一堂沉重的課

大年初三,林強生一大早就來到了省政府大院,見到了侯捷省長。

侯捷看林強生帶著幾盒茅臺,驚訝的問道:你可是稀客,怎麼今年想起給我送禮

林強生笑著說道:侯省長,我就是來串串門,早知道您住這,可是一直沒好意思來。

侯捷省長的愛人,滿面笑容的看著林強生,問道:小林,我們家老侯常提起你,說你在發展經濟方面是把能手,管理著好大的企業,我以為是幾十歲的人了,沒想到這麼年輕

林強生說道:承蒙侯省長還惦記我,我們東星集團發展也離不開省裡的支援,侯省長就幫了很多忙。

一位將近30歲的女子端來了茶水,她好奇的打量著林強生,說道:這位小同志就是林強生啊,我在北.京都聽過你的名字。

侯捷給林強生介紹:這是我女兒侯穎,她在水利部工作,你們認識一下。

林強生忙起身和女子握手,說道:候穎姐,您好,我就是林強生,您是怎麼認識我的

侯穎笑了笑,說道:小夥子還挺客氣,你的東星集團和濱城鍋爐廠電機廠輪機廠合資建立了東星電氣,這一年可是承攬了不少水電專案,你林強生的大名可是在我們水利部都掛了號的

林強生笑著點頭,說道:原來我這麼出名了,以後我們還要更多的和水利部打交道,希望侯穎姐多幫忙啊

侯穎顯得很大氣,笑著點頭:行,你這聲姐也不是白叫的,以後我能幫你的肯定幫你,誰讓你和我父親的交情好呢。

林強生順手掏出了張名片遞給了她,侯穎驚訝的接了過去,點了點頭對他說道:姐的名片沒帶,以後再給你。

侯捷這時說道:小林啊,你今天來有什麼事,你可是向來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還帶著禮來,肯定有什麼事,說吧

林強生抿嘴笑了笑,心裡卻想著措辭。春節那晚他想起了大興安嶺火災,同時心頭忽然一緊,覺得今年還有事情發生,而且是極其不好的事。

第二天他就趕忙回到公司翻找出自己的日記本,上面記載的都是一些隱秘的事件,關於前世的一些記憶,都記在了那上面。

翻到87年,上面記得清清楚楚,濱城亞麻廠大爆炸,他竟然給忘了。

林強生瞬間想了起來,這次事故影響非常大,當時可是轟動全國的大事件。

爆炸發生在3.15的凌晨,大約2點半左右,濱麻廠發生了塵爆事故,附近幾公裡內都有震感。

這麼大的事件林強生當然去看過,現場非常慘烈,爆炸從貫通梳麻前紡準備三個車間的1570平方米的粉塵通道開始,含有亞麻纖維粉塵微粒的空氣突然燃燒爆炸膨脹,產生原子彈爆發般的衝力,一尺厚的水泥蓋被擊碎拱起,手指般粗的鋼筋和水泥澆鑄的牆壁被炸得變形倒塌,十幾噸重的機器被拋向空中,強大的氣浪把鋸齒形房蓋的玻璃衝成碎渣,連同窗框飛到百米之外,10個比鄰的房頂在烈火中坍塌。從地下衝出的火球,在車間騰飛滾動,把一切可燃物質點著,頃刻間,正上夜班的477名工人陷身一片火海。

由於廠區設計不合理,疏散通道少寬度小疏散距離長,因而發生爆炸後,車間內許多工人難以疏散,烈火圍困無法逃生。有5名工人在極度恐慌中找不到出口,最終保持著相互緊抱成一團的姿勢被燒死。

爆炸時承重牆倒塌,樓板沒有施焊的屋面板塌下,砸傷了不少工人。地溝內的爆炸,掀翻了機器設備,在場人員來不及避讓,被壓死壓傷。

爆炸的瞬間電停了,細紗車間漆黑一片,濃煙嗆人。在火光中,許多新女工張慌無措,清醒過來的人不停用手去摸周圍,試著找到機器中間的小路。

滾燙的機器瞬間將她們的手和身上的皮膚頭皮燒傷,有的渾身淌血,有的衣服被燒光,赤身從火海裡衝出來。

後來消防官兵進入現場清理,發現爆炸區域內到處都是殘肢斷臂,還有碳化和被砸爛的軀體。

這次爆炸的人員損傷相當嚴重,共死傷235人,女性職工佔80,燒傷177人,重傷65人,輕傷112人,其中孕婦三人,一人已懷胎六個月。就算活下來的人也很痛苦,有的滿面疤痕,有的雙手炭化,有的被割去,有的一生未婚。而且當時醫療條件差,被治療過的傷員大多患上了丙肝,或者其他的血液病,有的後來生命垂危時日無多。

傷員們也不知道這些病是哪裡來的,有的人經過了數次手術,輸血,早已分不清是哪次被感染的,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從全國各地趕到的專家,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實驗,分析這次爆炸是由於靜電產生的亞麻纖維粉塵爆炸。

這個結果讓中央高層和全國工業系統都比較震驚,人們想象不到小小的粉塵居然會這麼大的威力

濱城亞麻廠是蘇聯援助中國的第一座工廠,從設計到施工,從安裝到除錯,以及管理模式的制定,都是從蘇聯引進。

1951年180名蘇聯紡織工業的專家,從莫斯科出發來到濱城東南的這一片荒原,和國人一起建立起了僅次於蘇聯的全世界第二大亞麻廠。但60年代,隨著中蘇關系進入冰凍期,技術交流全部終止。

上個世紀70年代,亞麻成為了國際上流行的高檔布料。自濱城亞麻廠從1952年10月投產的30多年來,共創造產值17億餘元,向國家上繳利稅3億元,創匯總額達14.5億美元。

可以說,直到這次爆炸事故發生之前,中國對粉塵爆炸根本沒有認識,中國人也想不到這直徑只有千分之一釐米的小微粒,有這麼巨大的破壞力。

當時濱城紡織工業局局長沈克儉,在調查報告上寫道:粉塵爆炸這種事故我沒有經歷過,書本上沒有寫過,老師也沒有教過,所以,我不懂。

蘇聯人哈列佐夫等人寫的一本關於粉塵的小冊子,題為紡織企業含塵空氣的淨化。

書中第八章除塵裝置工作的防火安全問題及其解決辦法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工藝程序中散發的麻纖維塵和空氣一起能形成有爆炸危險的混合物,當出現火源時,就會產生強大的爆炸力。

這本書1981年蘇聯出版,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1985年才翻譯出版,爆炸過後亞麻廠的領導們才看到了這本書,中國人才開始重視粉塵爆炸。

大爆炸一個月後,兩位蘇聯人來到濱城亞麻廠,他們其中一位是蘇聯機械進出口公司的處長馬爾採夫,另一位是工程師諾維奇,當他們看到現場如此慘烈,眼圈紅了,眼淚順著臉頰滴落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身材魁梧的馬爾採夫臉頰抽搐,強忍著不哭出聲來,誰哭了都動容,兩位總工又陪著哭了一場。

蘇聯專家看了炸燬的廠房和裝置之後,流著眼淚說道:沒想到中國工人階級用這麼落後的裝置生產出這麼好的產品,而在我們國家,同期建設的同類工廠已經改造了8次,我們已經用上了第八代裝置

從1949年到1987年,38年間,蘇聯已經進行了8次技術改造。濱城亞麻廠是1950年設計建設的,3.7萬平方米的大塊廠房聯在一起,亞麻粉塵也集中在一起,特別是將9臺具有爆炸危險性的濾塵器的中央換氣室佈置在廠房的中央,等於把炸藥埋在亞麻廠的地下,工人就在炸藥庫的蓋子上面日夜辛勞。

當初蘇聯對亞麻粉塵可爆炸的危險性缺乏認識,設計中忽略了防爆措施。直到1972年,蘇聯國內發生了兩次粉塵爆炸事故後,才頒佈紡織企業防火安全法令,用於改建重建紡織企業。

此時,中國仍然沒有重視粉塵爆炸事故,裝置一用就是30多年,中間也很少進行徹底的粉塵清理,技術革新也近乎停滯

這個教訓是深刻的,工業安全疏忽,一旦爆發就是想象不到的大災難。濱城亞麻廠大爆炸也是世界同類行業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它為中國的工業安全上了一堂沉重的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