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2章 大紡織之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22章 大紡織之夢

回到廠裡的劉廠長並沒有把合資的事情當回事,雖然東星集團在省內很有名,發展得不錯,但他覺得想要踏足亞麻行業他們還差一點。

他就認準一條,廠長負責制說了讓自己負責,那自己就得負責到底,合資與否最起碼得徵詢一下他的意思。

他就一個意見,不同意

正月初七,省裡正式下發了關於東星集團投資濱城亞麻廠的通知,沈克儉這兩天到濱麻來了好幾次,不斷的勸說劉書倫聽從省裡的安排,好好配合投資計劃。

劉廠長與他在厂部吵了幾次,當然主要是他在吵,沈克儉一直苦口婆心的勸說。

兩人的爭執也很快傳遍了厂部,很快濱麻廠的幹部職工們就知道了合資的事情。

東星集團欲投資濱麻廠,雙方要建立合資企業,不管是廠裡的幹部還是職工,都對這個訊息喜憂參半。

正月初十,也就是2月7日,林強生由紡織工業局局長沈克儉和省國資委主任趙傑陪同,參觀考察了濱城亞麻廠。

濱麻廠位於市東南,與電機廠輪機廠鍋爐廠都在一個區,處於老工業基地的中心地帶,現有職工將近8000人,退休職工也有3000人左右。

它像所有國有企業一樣,企業負擔沉重,但是在新任廠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卻展現出了難得的朝氣。

林強生在眾人的陪同下觀看了此行的重點,梳麻車間和前紡車間,正在工作的機械設備噪音很大,但是他的臉上卻沒有什麼異色,反倒是很沉重。

前世他聽說,在大爆炸之中前紡車間的火勢尤為酷烈,因為這裡集中著大量的紡織物,所以火勢非常大。一位車間的支部書記為救工人而犧牲,人們找到他的時候,他躺在地上,渾身上下只有褲衩和腳底下被燒焦一小塊鞋底,他的眼睛還睜著,在尋找受困的工人。

雖然忘記了這人的名字,但是林強生特意看了一下工人們,見崗位上的女工和男工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據說她們一天所走的路程相當於從濱城到沈.陽的距離。

職工們也在偷偷的打量著一行人,尤其是中間的林強生,他們知道,就是這個年輕人的東星集團要入資濱城麻紡廠,他們的心裡又期待又忐忑。

期待,是因為東星集團旗下職工們的美好生活。已經與東星合資的電機廠等企業的職工就是例子,他們確實感受到了實惠,今年在這條大街上規劃了幾塊新型的住宅區,三大廠的工人們能夠住上高檔的樓房了,另外增長的工資是最大的變化,而比鄰的濱麻廠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如今外商卻真的來了。

而另一個,忐忑,則是因為工人們聽說廠領導班子,尤其是以劉書倫廠長為首,堅決反對與東星集團合資。

廠裡也傳起了一些怪話,說是東星集團接手麻紡廠後,肯定會上新裝置,肯定會淘汰掉很多富餘職工,企業變成合資了,工人們不禁為鐵飯碗即將被打破而擔憂。

林強生聞了聞空氣,向沈克儉問道:沈局長,我讓人給你的紡織企業安全手冊看了沒有,怎麼我感覺這裡的灰塵還是很大,難道沒有清理嗎

沈克儉尷尬了一下,不得不說道:那本書我確實看了,我也給了劉廠長一本。

劉書倫在一旁卻說道:我們工廠自然經常打掃,但是沒辦法掃得一塵不染的,工人們常年在這裡工作,她們為省內為國家賺取外匯,經年累月之下我們的鼻子已經習慣了,自然沒有某些人那麼嬌貴了

沈克儉瞪了一眼劉書倫,這時國資委主任趙傑發話,問道:是什麼書啊

沈克儉對他說道:是一本蘇聯人寫的紡織企業防爆的小冊子,85年由紡織出版社翻譯出版的,前幾天我剛看到,還是林董事長送給我的。

趙傑點頭道:既然是安全生產方面,你們自然要注意,生產安全不能馬虎,要時刻注意著

沈克儉點頭說道:確實,上面介紹了幾起蘇聯紡織企業的重大事故,我查閱了相關一些資料,看了之後很受教育啊

說著,他欲言又止的道:只是...

只是什麼趙傑問道。

沈克儉點了下頭,對眾人說道:只是我發現國內以前制定的安全手冊,已經落後太多了,過時了。而且和現在的一些認識還相互矛盾,就比如公安部編寫的一本有關防爆的書裡,就明確寫著亞麻粉塵不會引起爆炸。這與蘇聯人新編寫的內容相衝突,經過幾次重大事故,國外已經明確認識到了麻粉塵在一定的濃度下,遇到明火或者靜電,會有很大的爆炸危險性

他沉重的說道:我國大部分亞麻企業還沒有重視這一重大安全隱患,這是我們認識上的一個盲區,以前的認識有錯誤,急需要改正啊

趙傑聽了也很震驚,他對沈克儉說道:你說得對,這個事情要重視。我們聯合給省內的相關企業發一份檔案,要這些企業重視起來,既然認識到了就要預防

沈克儉也點了點頭:我正有此意,也希望省裡能夠配合一下,這樣更有效果。

兩位領導已經達成了共識,以前不知道還罷了,現在知道了如果不預防那就是他們的責任了。

先前還有些憤憤不平的劉書倫也謹慎了一些,他看了一眼林強生說道:廠裡不是沒有重視防爆工作,我們已經從西德引進了一套濾塵裝置,3月中旬就要到貨,外國貨很先進,到時我們就有了新的濾塵裝置。

這就很好嘛,有了新裝置對安全生產也是個保證幾人聽他這麼一說也都贊成的點頭,林強生也對劉書倫高看了一眼。

對於這個廠長,林強生先前還覺得大爆炸與他有很大的責任,不過現在卻發現,也許責任有一些,不過就憑劉書倫能夠重視防塵這一塊,引進了新裝置,就說明對於安全生產他還是相當重視的,西德的裝置肯定不便宜,能夠下定決心用寶貴的外匯買裝置,這個劉廠長已經做得很好了。

只是劉書倫沒有料到,企業長久以來形成的沉積難苛,不是買一套裝置就頂用的

林強生對幾人說道:我們去看看濾塵系統,據說當時蘇聯來的裝置埋在地下就沒有動過,是不是這樣

劉書倫見沈局長和趙主任都點頭,無奈的說道:那跟我來吧,9臺濾塵器的中央換氣室佈置在廠房中央的地下,地板有一尺厚,還是相當安全的。

實際上,劉書倫對工廠的安全措施很有信心,也不相信麻粉塵爆炸會有多大的威力,他甚至覺得林強生有些故意找茬。

林強生搖了搖頭,對沈克儉說道:沈局長,中央換氣室布想必灰塵濃度極高,萬一靜電或者起火極易引起爆炸,當初蘇聯人設計的就有問題,工人們無異於站在炸彈的頂上工作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沈克儉臉色凝重的說道:這個事紡織局會重視的,會安排劉廠長做全面的清理

林強生還是搖了搖頭,對沈克儉說道:濱麻廠實際上已經老態龍鍾,除塵系統和廠房設計都是35年前搞的,當時蘇聯科研和認識水平有限,廠房設計根本沒有防爆要求,採取大面積聯合廠房佈置和連通貫穿的空調,一處爆炸,火燒連營。

他對面色凝重的沈局長說道:蘇聯在1972年頒佈紡織企業防火安全法令,用於改建重建紡織企業。你也看到了,這正是幾次重大事故得到了教訓,才讓蘇聯人重新大規模的進行技術改進

恕我直言,如果不解決濱城麻紡廠的安全問題,一旦出事故,不但會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大量損失,您本人的也會受到牽連。

我們東星集團接手濱麻廠後,會推倒廠房重新設計建設,為了保證您的紡織工業夢想,以濱麻廠為支點建設紡織衛星城,請支援我接手這家企業林強生鄭重的說道。

沈克儉有些震驚,他著實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竟然知道他的想法。沒錯,41歲的沈局長正躊躇滿志的計劃建設幾座依託濱麻廠等優秀企業的紡織基地,形成全國最大的紡織城,濱麻廠在他的規劃中將是十分重要的支點。

可惜,沈克儉沒有想到,正當他想要幹出一番事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摧毀了一切

他考慮了良久,在眾人參觀完走出車間之後,向林強生說道:林先生,您說得對,濱麻廠確實需要一番徹底的改變,希望東星集團加入後,能對濱城乃至我省的紡織業起到推動作用

林強生釋然了,松了一口氣,笑著點頭說道:謝謝沈局長,我相信我們的合作一定會成功的

他看了看大步走在前頭的劉書倫,說道:劉廠長是位好廠長,如果他能繼續擔任廠長的話我當然歡迎。如果不能,我希望由副廠長王化山接任他的位置,還希望局裡做一下他的工作,讓劉廠長配合我們的投資。

沈克儉看了一眼走在一邊默不出聲的王化山,這位王副廠長60年代畢業於華東紡織工業學院,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不過幸運卻沒有垂青於他,在那十年動亂中他被打成了臭老九,以至於身體和精神上都不太好。

不過論學識他肯定比劉書倫要高,劉廠長是敢打敢衝的性格,他們正好一文一武,配合默契,沈局長也真不願意見到同室操戈的局面發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