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北涼王前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章遼東風雲起,大雪滿弓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章遼東風雲起,大雪滿弓刀

漓陽曆,天寶五年,八月初十

養德殿,這座漓陽皇帝趙合自繼位以來,未曾踏足過一步的修心養性之地,依然如往日一樣靜謐,空氣中瀰漫著與養德二字,南轅北轍的冽冽殺氣。

幽潭浮水靜,鋒寒暗刺骨。

若是把漓陽皇宮平日裡的守備,比喻成冬眠怪蟒。

那此時此刻,這座帝王居所,便化作了崢嶸梟龍。

日常駐守皇宮的衛南、靖中,兩校人馬與輪值守備的鉅北、惕西、顧東,三營兵將,兩校三大營,共2萬兵馬,盡皆駐守皇宮四門。

皇城外,更有半年前從北路夏孟關、南路孫川關,調至漓陽京郊的六千金戈鐵甲,只要城中信炮一響,六千悍騎在半柱香內,便能策馬皇城。

漓陽暗諜“七十二鉤沉”蟄伏皇宮守軍之中。欽天監八十一位供奉,駐守皇城內各處地脈節點,佈下‘九九玄督龍銘大醮’,京城內外的一切異動,都在他們的監視之中。

漓陽十三洲府的十三位御總兵,同時接到了只有即武二字的密旨。一時間,漓陽十三洲的所有兵將盡皆執戈披甲、所有的戰馬都被掛鞍扣蹬刀槍出庫,枕戈待旦。

而本應該在漓陽京城,以趙氏龍脈氣運,煉合欽天監百年收集之天材地寶,用以為鎮國重器山河社稷圖,添入下一個百年染料的漓陽皇帝趙合。

此時卻出現在了千里之外的遼東錦州,沒有千軍護駕,沒有萬馬相隨,只有一揚姓老者和一韓姓中年內侍,伴其左右。

漓陽曆,天寶五年,三月十七

徐州,玉門關,桃花村。

“鄭楊柳,你掛劍離教,隨我奔走流離,可曾有怨?”

“吳羌笛,你斷劍於陵,和我隱居關外,可曾有悔?”

桃花樹下,一對中年夫妻執手相依,喃喃私語,彼此之間,眼波流轉,眉目含情,化不開的柔情蜜意。

“無怨。”

“無悔。”

二人各自服下一枚赤紅丹藥以後,眨眼間,全身上下便由內至外的燃起了熊熊燃燒的火焰。

本是含苞待放的滿樹桃花,剎那間芳華綻放,輕風拂枝過,天地桃花舞,遠遠看去,就如那樹下男女周身燃起的熊熊烈焰,絢爛耀眼。

楊柳羌笛玉門關,

倒持太阿執手牽。

無悔無怨浴劫火,

一枝桃花繼香菸。

十日後,武林三大教派之一的九鬥米教公示天下,昔日叛教而出的妙尊聖女鄭楊柳和其夫吳羌笛被九鬥米教副教主趙鷹尋得蹤跡,二人服下天火劫心散,引體內真元心火,自焚於玉門關桃花村。

三日後,武林聖地,吳家劍陵,當代劍首備選,天榜十美人之一的吳外出歸來,本是一人外出的吳,回來時,身邊卻多出了一個叫鄭太阿的小廝。

那是一個懷抱桃枝,相貌平平,眼神晦暗如死了爹孃一樣的寡言童子。

漓陽曆,天寶五年,七月二十一

哈哈哈哈......“此生若無李淳風,劍道後學疑無路。”

揚州紅袖樓甲字第一閣中,傳出一陣陣恣意不羈的朗朗笑聲。這首“劍中仙”李淳風剛剛即興所作,寫到最後兩句時,一時興起誦讀了出來。

許多年後,無數劍道翹楚在早已改名為‘劍碣樓’的甲字第一閣中,見到這首李淳風親手所作的’劍中仙‘都不禁對那位白衣劍仙,神而往之。

有情亦有義,路見鏟不平。

白馬與青牛,可為劍中先。

出鞘仙人驚,歸鞘鬼讓行。

人行雲盡處,天門閉無聲。

劍入水晶宮,四海龍王驚。

不求世人知我何所求?

踏浪潮頭留石碣,

此生若無李淳風,劍道後學遺無路!

無論是樓外路過的武林人士,還是樓中豢養的江湖高手,都不覺得出此言者是個狂放不實之人。

十六歲便晉身二品宗師之境,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少當下百年內,不足一掌之數。

“冤魂纏腿、冤魂纏腿啊!”

一襲白衣從紅袖甲字第一閣電射而出,一抹綠袍緊隨其後,兩道人影眨眼間便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揚州百姓對此,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這是本月第十六次了吧?”

“哪呀,都第十九次了。”

白衣劍仙李淳風,在揚州城,以青牛、白馬,兩柄符劍為彩頭,擺下賭局鬥劍,連贏十六位劍道高手。

每次勝了對方,李淳風都會在揚州有名的琴樓舞坊中飲酒留詩。每次也都會有一個身穿綠袍的嬌俏姑娘緊隨其後而至。

這個綠袍姑娘,沒有做過任何打擾李淳風的言行,她只是與他同席而坐,痴痴的看著這位江湖上聲名初顯的英俊少年。

少年英俊,少女嬌俏,兩相靜坐。對於外人來說,這是一副極美的畫卷。

但李淳風只想說美個屁!

吃飯、喝酒、調戲姑娘的時候,有個不認識的女人,在身邊一言不發的盯著,那感覺就跟白日裡活見了鬼一樣。

而且,這綠袍丫頭的功夫還高的出奇,竟然也是二品之境,更重要的是,人家只是靜靜的看著他而已,李淳風也實在拉不下臉,去和一個楚楚可人的小娘子,生死相搏。

算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嘛!反正,揚州地界的劍道高手也都拜訪的差不多了,索性離開這裡。

聽說遼東錦州,天寒地凍,我還真不信你個皮膚水嫩的美嬌娘,能一直追著李某人,到那個風沙吹破臉的苦寒之地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一日,李淳風“御劍化長虹,白衣赴遼東”,一襲綠袍緊隨其後。

漓陽曆,天寶五年,八月二十五

龍虎山,斬魔臺,劫雲壓頂。

有一赤膊上身,肌肉虯結欲爆的魁梧巨漢,跪伏於斬魔臺正中。

巨漢胸前,有一道長約九寸的劍痕,傷口中流出金色血液,詭異的是那金色的血液落到地上,竟化作陰邪黑煞,縈繞不散。

一柄赤紅劍鞘,懸立在巨漢腦後,彷彿有一股無形之力壓伏巨漢,讓他以額觸地,難動分毫。

“齊玄真!我乃西瑤仙母御下‘捲簾仙將’,奉仙御行走人間,你羈押仙軀,困鎮於斬魔臺,就不怕天人震怒,龍虎山千年道統,化為齏粉嗎?”

巨漢雖身不能動,口卻能言,仙音憤憤,引得滿天劫雲濤濤、天雷滾滾。

“仙軀?濫殺人間武者、修士,各三千餘人,拘生魂,煉邪丹,域外天魔,也不過如此。”

“今日,你既然上了這斬魔臺,便唯有魂飛魄散,身死道消才可贖你之罪。”

斬魔臺上空,有一中年道人,身披金色雲紋素白道袍、面如冠玉、目似星辰、手提青鋒劍、足踏陰陽履、虛空而立,仙威凜凜。

“我造殺孽,自有天規戒罰,你齊玄真一介凡夫,妄斬仙軀,必身死道消,斷絕道統!”

六千人命,魂飛魄散,在巨漢口中的天規裡面竟然僅是只罰不斬的戒罰,如果這句話,被人間無數敬天拜神之人聽到,不知那些虔誠信眾們,會作何感想?

一柄金色飛劍,自天上劫雲之中電射而出,刺向懸於巨漢後腦處的赤紅劍鞘。

巨漢心中一喜,只需劍鞘稍有移動,他馬上就可以架起‘天人仙橋’,瞬息之間逃回天上。

這次要不是自己託大,遇見這姓齊的這個斬仙屠夫時,想著和他抻量個三招兩式,回到仙界好吹噓一二,也不會落到現在這種魂飛魄散,仙死神消的危局之中。

白衣道人右手掐決,遙指自天外而來的金色飛劍,一指劍芒蓄勢欲出。

那柄本是‘氣勢洶洶’的金色飛劍,突然掉轉回頭,用比之前更快的速度“竄”回劫雲之中。

齊玄真飄落到巨漢面前,手中青鋒古劍,自下而上揮斬。

一劍之後,巨漢魂飛魄散,漫天的劫雲天雷,片縷不存。朗朗人間,乾乾淨淨。

豎日,斬魔臺上空,天門大開,一金甲仙將,手執銀槍,立於天門之外。

“傳西瑤仙母,仙御神旨:捲簾仙將,為禍人間且妄造殺業,已入魔道。天罰其罪,罷其仙位並除其神籍,碎廟宇金身,永除道統。仙恩御賜齊玄真為,蕩魔平靖玄法劍威大天師,位列仙班,爾襲千載。”

未罰卻賞,龍虎山一眾張姓天師們,頓時轉憂為喜。齊玄真卻拒不接旨,並言人間行事,無須天賞。張姓天師們,一個個如喪考妣的扼腕長嘆。

金甲天將凝眉怒斥齊玄真是狂妄無禮之徒拒。齊玄真只祭出了四字真言,便嚇得金甲天將轉身關閉了天門,掩面而去。

那四字真言便是“你下來啊!”

再豎日,齊玄真駕鶴離龍虎。臨行之前,他把佩劍澄清明與劍鞘何辭死,留在了龍虎山的正一大殿和斬魔臺。為人間鎮壓天上地下,各路魑魅魍魎。

同日,龍虎山專為張姓天師貴人,備膳的小齋堂,耗上品玉液百壺。

邊境上的軍漢,整日裡和那些犯境侵邊,燒殺搶略的突厥惡狼,殺的天昏地暗,有幾個江湖俠客過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了?他覺得像徐這樣的寶貝疙瘩,可得稟告大帥,好好的培養重用!

漓陽曆,天寶五年,十一月初八

遼東錦州邊境,邊軍大營,募兵校場。

漓陽邊軍的招募極為嚴苛。無論是服徭田兵役的適齡男子,還是自願投軍的英雄好漢,上數三代必須居一地而滿十年。

並由十戶,同樣在本地居滿十年的鄉鄰作保、再由戶籍所在之地的一文一武兩位屬官在服邊軍兵役之人的軍檔役碟上面,聯名簽押官印。

然後再由募兵官吏,帶隊將服邊軍兵役之人,護送至邊軍募兵大營。在邊軍募兵武將為其驗明其正身後,把其軍檔役碟交由軍役司歸檔,並上報漓陽兵部入冊造籍。審驗之嚴,可見一斑。

“老馮,你個狗頂的,上次你送的全是孬瓜蛋子,練軍營那幾個混球,沒少在大帥面前給老子上眼藥,說我的募兵營,是專收羊枯的食寮酒肆!”

募兵營的馮大頭見到錦州義縣送兵過來的馮四,二話不說就破口大罵。

“老表,消消氣兒,消消氣兒,你也知道,咱邊軍募兵的門檻有多高,你讓兄弟我上哪找那麼多,既知根知底,又兇猛敢拼的安善良民啊!”

馮四隻是一個不入品的小吏,要不是和馮大頭有那麼些砸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血緣之親。恐怕脾氣暴躁的馮大頭,早就揍他個滿臉桃花開了。

這也是為什麼無錢無勢的馮四,能當上這個免捐稅徭役,還有500錢月奉的募兵小吏的根由。在他之前的五任前輩們,每次送兵都被馮大頭打罵一頓,甚至有一人,被馮大頭打斷了腿,拄著拐,在家裡足足養了半年,才能下地。

“老表,這回我帶來的可不全是羊枯,那裡面可是有一頭插翅虎啊!”馮四把馮大頭拉到一旁小聲說道。

“放屁!都是山裡的獵戶,別給老子下那個套!便是大帥帳下第一勇將秦虎臣、秦將軍也不敢自稱虎,合著你小小的義縣還藏著個寶貝疙瘩?要真有這樣的寶貝,張三郎還不巴巴地舉薦他去考州府武舉試。”

張三郎是錦州義縣的武備督管郎將,六品武官,有舉薦民間武夫,參加武試科考的職權。他舉薦之人,能考中武試,那在他的功績考評之上可是會加分不少。

若是他舉薦之人,能高中京試三甲,他張三郎的官階,甚至都可以平地升上一階。所以,要是真有什麼人才,張三郎怎麼會便宜了外人,早自己留下了。

馮大頭一臉我讀書少,但你騙不了我的表情,眼神不屑的眯眼斜瞟著馮四。

這可把馮四嚇得出了一身的白毛冷汗,他知道,自己這個表哥,每次準備狠狠揍人的時候,就是這副睜不開眼的鬼樣子。

“祖爺太公在上,要是有半句虛言,就讓我馮四入不了祖墳!”

強烈的求生慾望,讓馮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豎起左手三指,高高舉過頭頂,賭咒發誓。

“哦!?仔細講講。”

馮大頭也是一愣,他知道,馮四這次敢拿入不了祖墳發誓,肯定是言之有物,沒有忽悠自己。

而且,馮四早年間幹過鏢師,走南闖北,也算見過些世面。所以虎這兩個字從他的嘴裡崩出來,這裡面蘊含的份量,自己還真要好好估量一下。

就算馮四口中的那人,夠不上虎二字,也必然是難得的猛將良才,可惜自己的三叔犯了軍法,被發配到了大雪營,看來這次,是要便宜其他人了。

“此人,勇如瘋虎、智如狡狐,忍如獨狼,秦將軍是武道三品大圓滿的半步宗師,我說的這個人,現在只是武道四品,但他今年才十六歲!秦將軍十六歲時,好像才五品吧?”馮四眉飛色舞的說道。

“五品大圓滿。”

作為錦州邊軍第一猛將秦虎臣的鐵桿擁躉,對於秦將軍的過往經歷,馮大頭絕對是如數家珍、耳熟能詳。

“而且,這個人可不是一般的武道四品。”馮四繼續神秘兮兮的說道。

“看把你吹的,他還能打得贏二品宗師不成?”馮大頭懟了馮四一句。

“呃,還真讓你說中了,前段時間,他在山裡,真就靠著地利,陰死了一個二品中境的宗師。”

馮四被馮大頭懟了一句,也不氣惱,只要這位大表哥不揍他,那就蛋事兒沒有,懟幾句也掉不了肉。

“你親眼所見!?他一個人,光是靠著地利,就陰死了一個武道二品的宗師?”馮大頭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雖然只是五品境界,可好歹也是在秦虎臣麾下當過親兵的人。四品對二品?開什麼玩笑!

別扯什麼熟悉地利,秦將軍說過,二品宗師,除非遇到了一品天人境的大高手,否則哪怕是二品對二品,那也是敗得殺不得。二品打四品,就算真的打不過,他還跑不過嗎?

“我哪有那個膽子去深山老林看生死搏命的熱鬧啊。”馮四吐了吐舌頭,好像回憶起了什麼可怕的事情。

“肯定是有高人出手相助。”

馮大頭始終無法相信二品宗師會被一個四品的武夫藉助地利給陰死。

“有沒有高人相助,我不知道。但幾乎全義縣的人,都看到那個使短刀的二品宗師,從縣城溫家酒樓,一直追殺那人進了涼亭山,從溫家酒樓到涼亭山,十好幾裡的路程,不但沒傷到那人一根毫毛,還在城門口被那人用弓箭射傷了左臉。”馮四至今回憶起來,都是心有餘悸。

“後來呢?”馮大頭繼續追問道。

“後來,山裡時不時的,就傳出一陣陣鬼哭狼嚎的怒吼。三天後,山裡沒了動靜,大概天快黑的時候,那人就孤身一人,從山裡出來了。”

“他可是身家不清白?”

馮大頭覺得這樣一位英雄好漢,張三郎沒有舉薦他去參加武試,極有可能,是因為此人是罪囚之後,禁入武試。

“父母為本地獵戶,雙雙死於雪災,山野棄嬰,未足滿月。幸虧被一位路過的三品老武師將他收養,後來那個老武師衝關二品失敗,武功全失。”

“此人便從八歲起,入山採藥漁獵,供養那位老武師。不久前,那位老武師離世入土。”

“雖性格不羈,但卻是至善大孝之人。這是縣學夫子的定評,已錄入軍檔役碟。”

馮四想到那些年,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好吧,就算是那個孩子會點兒武功,可那又能有多厲害?馮四覺得,那個人能以區區四品的武道修為,在山林中憑藉地利陰死了一個二品宗師,是他從八歲起,便在猛獸蛇蟲聚集的山林中,一次次的歷經生死,半隻腳踩在鬼門關上,用命換來的。

“你就直說張三郎,為什麼放著這樣的好肉不叼,反倒便宜了咱們吧。”馮大頭實在是猜不出其中緣由。

“呃,老表,我就一打雜跑腿的碎催,那些當官兒的,肚裡的道道兒,我哪知道啊!許是他得罪了什麼江湖大豪,官宦人家,來邊軍求個庇護吧。”馮四嘬了嘬後槽牙。

馮大頭不關心什麼江湖恩怨,在他看來,那些江湖上,所謂的大俠高手,絕大部分,都是一群以武犯禁,被窩裡耍狠的匹夫。

兩個人一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之後,馮大頭就扔下馮四,轉身牽過一匹戰馬,跨馬直奔錦州邊軍的主帥大營而去。

當天晚上,一個小道消息,經由護衛大帥的值衛親兵之口,傳遍了錦州邊軍的各個大營。

據說,募兵營的馮大頭,招募到了一個了不得的寶貝疙瘩,興沖沖的去找大帥邀功討賞。可愛才惜將的大帥,卻連見都沒見,直接就把馮大頭口中的寶貝疙瘩,發配到大雪營,當夥頭軍去了!

沒錯,就是那個由死囚軍犯組成,每次戰損高達九成,又名必死營、冬田營的大雪營!

每次打仗,那些夥頭軍都被逼著衝在最前面,打起仗來,第一個死的是他們,平時在營裡幹活最多,受氣最多,捱打最多的人還是他們。

大雪營是由罪囚軍犯組成,大雪營的夥頭軍,則是由那些罪囚軍犯中,罪不容赦之人擔任。

當晚,錦州邊軍的軍役司收到了一份,由大帥袁華親自派人送過來的軍檔役碟。

徐,字北涼,十六歲,錦州義縣人士。父母死於雪災,自幼被武師徐良收養,養父徐良於天寶五年十月初九病逝。

武道境界四品。曾為獵戶,熟悉山林漁獵,草藥採摘辨識。善步弓,獵刀,拳腳。

識字,能粗淺繪製、堪輿地理標圖。

天寶五年十一月,徐投軍遼東錦州邊軍。

鄉鄰魚龍武莊的莊主沈妮蓉、沈氏家主沈從文、沈氏大掌櫃沈從禮、三品武師丁潢、安平武莊的莊主傅家坡、孫氏家主孫安平、溫家酒樓掌櫃溫和、退役老卒林虎角、天寶五年錦州鄉試解元張鉅鹿、錦州楊氏族老揚巍,共有鄉鄰士紳十人為其聯名作保。

軍檔役碟上還簽押著錦州義縣六品武備郎將張三郎、七品縣令寇,兩人的官印。

身為錦州軍役司五品同知的劉嬰,沒有想到,至今而始,那個被稱為必死炭灰的大雪營,將會涅重生。

那一夜,鵝毛大雪,漫天翻卷,好似要將天地反轉。

大雪營,雪中一人,背弓挎刀,孤身入營。

ps:,一個四音四意的多音多意字。

1。máng雜色雜毛,生存能力奇高的土狗。

2。méng狼狐野獸之毛,嚴寒酷暑,生死搏殺之後,依然生機勃勃。

3。páng龐大,獅虎見之,亦嘆龐然大物,非生死之劫,不可與之正面為敵。

4。long大威天龍,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