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被賣為丫鬟後,我靠簽到系統成為誥命夫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章 有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章 有意

接下來的幾日裡,老太太特意與女閨塾的塾師上官先生告了假,讓姑娘們陪著陶從君表姊在安壽堂內玩鬧一番,也陪陪自己這個老人家。

陶辛氏則上午帶著兒子陶源理事,下午無事時也會來安壽堂或是錦宜院裡熱鬧熱鬧。

說來陶府這次需要處理的事情,與導致丁靜竹被賣的去年那一場蝗災有關。

去歲的蝗災倒是波及了大半個玉安府,有六七成農民的地裡顆粒無收。

但是玉安府自古以來都是產糧大府,雖然在赤貧線上農民階級沒有多餘的存糧,但是好些大戶人家倒是有著吃上幾十年不見少的米山粟海。

陶府在玉安府的糧庫便是如此,存下來的糧食大多用來釀製好酒,再高價賣往外地。

但因著集富縣的縣令是個才中了進士的楞頭青,眼瞧著陶府去歲不但不積極響應徵召開倉放糧,今歲還有多餘的糧食釀酒。

這人便與陶府槓上了,特意封了陶府的釀酒作坊和糧食作坊。

於是陶辛氏便帶著兒女來此地處理,一則讓年紀大的兒子練練手,二則探望小姑子。

如此過了五六日,便到了秦老太太的壽辰。

秦府如今的頂樑柱秦大老爺秦民仕不過正四品的知府而已,況且一個外放的地方官,根本當不得京城裡的六七品官更接近權力中樞。

如今晉陽州里的上等人家也不怎麼愛與秦府交際,故而秦老太太身上的一品誥命堪稱整個秦府的定海神針。

每年的老太太壽宴是必然會辦的,還有其他的因時而辦的宴會,全年也不過兩三場而已。

如今秦府內只有秦老太太和大夫人葉氏身上有誥命,若是由著陶氏迎來送往的,難免有些不上檯面。

沒有男丁身在權力中樞的秦府,只能算得上曾經榮耀如今沒落的寒門官宦世家而已。

這也是秦老太太極為看重孫輩讀書的原因。

秦老太太壽宴這天,秦府一早便放了鞭炮,開了大門迎客。

如今玉安府的知府盧義大人自然還是要賣秦府一個面子,早早便來了。

還有如今府城裡的有頭臉的嚴家、樊家和田家,這三家倒是都有人在朝中做官的。

雖然連大老爺秦敏仕的官位都比不上,但也算是官宦世家,族裡的讀書人上百。

晉陽州州府內倒是也有幾家與秦府要好的,或有所求的,遠道而來。

還有昔日得過秦老太爺提拔的同僚和弟子,便是不來的也有幾份賀禮。

每一位穿金著繡的貴客登門,便有司儀大聲的報出來客和賀禮,因著這個秦府外面倒是聚集了好些看熱鬧的布衣百姓。

男客們的筵席地點自然在第二進的各處廳堂內,女客們則是由僕婦引領著,設立在了第五進的雅園裡。

早上巳時的時候,來的早的女客們便先來了安壽堂拜見如今的壽星秦老太太。

玉安府知府盧義的妻子盧蔡氏一早便來了安壽堂內,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盧映月和盧映雪陪著秦老太太說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知府盧義雖說是寒門舉子,但是不比秦敏仕的舉人出身,人家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妻子蔡氏也是出自皋都的蔡氏世家,世代豪富,且家學門風甚嚴。

有了舅家的助力,加上自己又是個精明能幹的,知府盧義的未來倒比秦敏仕更有潛力。

蔡氏聽聞丈夫盧義說起過如今治下學子裡,他看得起的兩名少年俊才。

一個便是以神童之名聞世的嚴理群,但那嚴理群家中不過百畝田地,還有一個寡母要養,如何是良配。

相比之下,出身自官宦世家的秦時晙,不但自己是二房唯一的嫡子,母親還是出自豪商陶家。

秦時晙自身長相也是玉樹臨風,據丈夫說這次不中,不過是文章差了些火候,若是再磨鍊些時日,明後年倒是必中的。

蔡氏將如花似玉的大女兒盧映月扯在身邊,笑著問道秦老太太:

“聽說府上的二哥兒,考後便得了病?”

“倒是可惜了,我夫君說他是難得的少年英才,本次府試倒是只差了一點。”

秦老太太見盧蔡氏讚揚自家後輩的神情不似作假,臉上浮出真實的笑容:

“他小人一個,哪裡值得府尊大人如此盛讚。”

“他前些日子吃壞了東西,倒是養了兩月。”

盧蔡氏聽聞不是什麼隱疾,倒是放下了心,客氣道:

“年輕人夏日裡愛貪些冷食倒是正常的,日後少吃些冷酒、冰屑之類的寒涼之物。”

隨後盧蔡氏卻是話鋒一轉,問起了秦時晙的親事:

“晙哥兒如今怕也快滿十四了罷,家裡可曾定下親事?”

秦老太太有些恍然,她的小兒子秦敏佳年輕時,也這樣被大家夫人問過可曾定親。

那時自己的回答是,小孩子家家的,說這些倒還早。

不過後來倒是世事難料。

這知府盧義如今管著玉安府,且蔡氏陪嫁許多,雖不算極好,但也可堪配就了。

況晙哥兒明年還要再考,若是惡了知府盧義,倒是不美。

想到這裡,秦老太太微微一笑道:

“倒是還不曾定下親事,原就想著考過了秀才再說。”

"畢竟如今家裡也沒什麼爵位繼承,僅靠著父母的餘財過日子也不像話,還是得兒郎們自己成器才是。"

盧蔡氏倒是很明白仕途經濟的道理,點頭道:

“老太太說得在理。”

秦老太太卻是揮手讓著盧映月到自己的身邊來,笑著給她喂點心。

細細問了年紀和生辰,又特地把自己隨身帶著的填絲青白玉雲紋玉佩給了盧映月。

“這個玉佩本就一對的,一個我給了晙哥兒,倒是一個正好給月姐兒。”

"這孩子我倒是很喜歡,不過如今孩子倒小,倒是過幾年再看緣分。"

如今定下親事倒並不是小事,盧映月和秦時晙年紀都還小,不過是家中長輩互相有意而已,並沒有立下正經的定親契書。

過上幾年還要再看秦時晙和盧映月的造化,但有了秦老太太的這番話,盧蔡氏今天的目的便算達成了大半。

她向來相信自家夫君的眼光,若等了夫君口中的少年英才舉業有成,以秦家的門第必然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