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如何正確地圍觀林黛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六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聽得連連點頭,反而奇怪了:“既然如此,為何公公反而要讓修儒去呢?”公公不可能因為修儒考的好就要為修儒著想的,什麼都是那孔修賢不要了,才有可能輪的上修儒。

兩人說到這裡,孔尚蘭的臉色不由地又有些憋屈:“還不是孔修賢那個傻小子不想去修書,便寫信給父親抱怨,恰好我們寫給父親為修儒報喜的信到了,父親便想了這麼個主意...叫修儒自己上書,這不是為難修儒麼...”

“公公這也...太偏心了...”崔氏忍不住熱淚盈眶,將頭靠在自家相公的肩膀上,孔尚蘭心裡也不好受,任誰攤上個如此偏心的父親,心裡能沒有一點兒怨氣。好在他堅持娶了一個能和他一心的媳婦,兩人現在心意相通,什麼也不用多說,一副溫情在兩人之間默默地流轉。

過了好一會兒,孔尚蘭長嘆一口氣,說道:“算了,我寫信給族叔,讓他幫忙想想辦法吧。”這個族叔,也是孔家旁支,卻跟孔尚蘭差不多大,倆人從小玩得好,關係就親近,後來孔尚蘭離開山東,他也出門遊學,後來孔尚蘭回去的時候,他已經是戶部的一個小官了,剛好管的是戶籍這塊,所以孔尚蘭才能那麼順利地幫崔丕業改名換姓,後來又恢復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崔氏也跟著直起腰來,看著他說道:“我這就去準備些禮品,叫人送過去吧。”崔氏對這位族叔也是充滿的感激,所以年節給孔家本家送禮的時候,從來也不會忘了這位族叔家裡。

兩人還沒站起來,就見崔氏的丫頭捧著一封信走了進門:“太太快看,少爺寄信回來了!”

崔氏這會兒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給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忙驚喜的說道:“快拿過來給我看看!”

兩人又靠在一起看孔修儒的信。

孔修儒的性格跟他父親算是像了個十成十,這次寫信回來,也是先斬後奏,原來那天三阿哥點了孔修賢去修書,孔修儒卻是在後來又主動向皇上請纓自己也要去,說是仰慕太上皇當年的風采,太上皇正巧見了孔修儒這個摺子,心裡暗爽,於是就準了。皇帝卻想著兩個孔家人都去修書,一下子埋沒了兩個人才,在外人看來好像自己也太不給孔家面子了。正好聽說孔修賢想去兵部,於是將孔修賢另外派了個兵部的官兒做,聖旨到達那天恰逢大阿哥進宮給太上皇和皇帝謝恩出來,被要入宮遞摺子謝恩的孔修賢看見了,以為是大阿哥幫他說情,心裡對大阿哥的感激就又多了一分。

最後,到孔尚蘭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其實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孔尚蘭和崔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算是歪打正著,無話可說了。

不過晚上睡覺時,崔氏還是和孔尚蘭悄悄抱怨了兩句。兩人雲雨稍歇,孔尚蘭今天心情也不大好,便話多了些,講起了後來那族叔從他父親那裡聽來的往事。你道是為何這孔家的孔肅如此在意孔修賢的職位?又為何如此偏心的?這一切還得從當年攝政王之亂說起。那時候的孔肅也只是他父親的幼子,本就不需繼承孔家。孔家的嫡枝一直也秉承著公平公正地教育兒子的想法,也不約束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孔肅本來也就是跟他大兒子一個性子,自喜歡鑽研學問,不想過問俗事。當時太上皇才剛剛登上皇位,孔肅的兩位哥哥也剛剛考了新科進士,都在翰林院做了庶吉士,誰知就是在翰林院呆出了問題。

誰都知道,翰林院離皇帝很近,可以經常進宮和皇帝說話,甚至有的人還可以幫皇帝草擬聖旨。但是當時所有的聖旨都是要透過攝政王的,所以這兩位哥哥一個跟皇帝關係好,另一個卻是跟攝政王成了好同僚。當然之後的黨爭也就漸漸地帶到了孔家內部,引起了內部的爭鬥。直到最後皇帝在鬥爭中勝利親政,攝政王倒臺被清算。當時孔家也遭了很大的罪,不僅牽涉了跟攝政王關係好的哥哥全家甚至族裡的一部分人,還有人趁著這層關係在皇帝面前誣告孔家蛇鼠兩端,最後皇帝一怒之下將孔家全部關了起來。幸虧皇帝親政時候其實年紀還小,他的很多決策還要靠著他的祖母來分辨,雖然她祖母很快發現了這件事情並將孔家的人都放了出來。但是當時好多官員殺人殺紅了眼,再加上世人對孔家的不同態度,一些官員就趁機殘害了不少孔家的人,嫡支的這兩位大少爺也就死在了獄中。孔家家主出獄後不久就去了,臨死前對他唯一剩下的嫡子交代,一定要保住孔家,不要再讓孔家任人宰割。於是出獄後,整個孔家的嫡枝就只剩下了只有半條命的孔肅和他尚且年幼的兒子孔尚英,旁支不是死了就是散了,所以曲阜孔家現在的人數真真是當年的十分之一。當時因為年幼,孔尚英沒有被關起來,被人好心地送進了善堂,但是善堂的孩子哪裡有善茬?孔尚英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所以變成了現在這種不願意與人接觸的性子。而孔肅則是剛好相反,他認識到了權利的作用,他不想再做普通的官員,但是他的身體卻不允許他出仕了,所以他一直強壓著他的長子兒子上進,卻對另一個兒子不聞不問,只是怕當年攝政王的事件重演罷了。不過時間長了,人老了,也就只記得自己偏心了,連當初為何要偏心都忘記了。

崔氏聽了這段過往,也忍不住唏噓,其實當時丈夫出仕的時候,孔家的情況已經不錯了,只不過公公以前遇到的事情過於慘烈,性子有些激烈了。不過好在相公會心疼人,她這一輩子也不求高官厚祿,只要相公和兒子都能平平安安的,將來再娶上一個好兒媳婦,她也就知足了。卻不知孔尚蘭可不知足,他調笑著還想再要一個呢,滿意地看著妻子羞紅了的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