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三國之大秦復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韓 | 國舉世矚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韓 | 國舉世矚目

許都之中的商議,出乎預料的一致,不管是軍事荀攸還是丞相程昱,他們都認為此時此刻的魏國應該做的就是。

坐山觀虎鬥,最後坐收漁翁之利,最終讓魏國受益。

這一次,哪怕是魏公曹操也沒有想到文武百官居然會在這一次,對於韓國內部的這件事情上,意見達到驚人的統一。

……

心中念頭閃爍,曹操清楚之所以出現這樣一幕,最大的原因就是魏國文武百官,都清楚魏國當下尷尬的處境。

如果秦王嬴斐強勢東出,屆時魏國首當其衝,這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懷疑,因為整個中原的大勢如此。

在大勢所趨之下,個人的能力,就算是在逆天,也不可能逆勢而起,最終大敗一切強敵衛冕。

就像是吳公孫權才華橫溢,坐擁孫氏三世根基,如此正是亂世,遍地都是機會,但是吳國確實最不可能統一中原,甚至於就連鼎立一方都維持不了的國家。

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不是吳公孫權能力不足,也不是時機不成熟,而是江東偏安一隅,地小物薄,根本不適合作為王霸之基。

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吳公孫權擁有堪比秦王嬴斐的能力,也不可能在天下大勢所趨之下,逆轉乾坤。

……

魏公曹操小眼睛裡掠過一抹精光,這一次的漠北一戰,再一次讓他震撼了,這一次他真正意義上,感受到了秦王嬴斐的霸氣。

一國之力,五十萬大軍北上大幕,相當於關東聯軍的兩倍之多,這樣的情況,又豈是一般人可比。

心中念頭閃爍,魏公曹操陷入了沉思,他心裡清楚,魏國看似風雨飄搖,搖搖欲墜,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此時此刻,就看秦王嬴斐與韓公袁紹給不給他時間了。

只要秦王嬴斐延遲出兵東向,亦或者韓公袁紹提前駕崩,讓韓國內部爭鬥頻繁,這樣一來,魏國尚有一戰的機會。

“嗯。”

一念至此,魏公曹操點了點頭,他看著底下的程昱與荀攸,一字一頓,道:“軍師所言甚是,對於韓國內部諸子奪嫡一事,我們持觀望態度。”

“但是必須要時刻關注諸子奪嫡這一事件的進展,一旦有動靜,立即稟報孤。”

“諾。”

點頭應諾一聲,程昱與荀攸神色微微一變,整個人的神色都變得凝重起來,因為他們都清楚,這件事對於魏國的意義有多大。

魏國到底能不能蛻變,進而一飛沖天,就看這一次了。

……

同樣的,關於韓國內部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不僅秦國與魏國極受重視,楚國與吳國同樣如此。

這一次的大幕之戰,秦王嬴斐再一次讓他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強大,什麼叫做肆無忌憚。

實力所在,就是底氣所在!

……

正因為如此,關東諸侯撤軍南下以來,心裡都憋著一股氣,因為他們都清楚以前秦王嬴斐滯留,不願意加快統一天下的步伐。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秦王嬴斐忌憚大幕上的東西鮮卑,他不想中原大地遭受到異族的踐踏。

正因為心中的這一份堅守,秦王嬴斐的攻勢才會變得緩慢無比,這一次,大幕上的威脅,被中原大軍一一剪除。

雖然讓秦軍損失慘重,但是卻讓秦軍在短時間內徹底的沒有了後顧之憂。

漢州之地,有外籍軍團鎮守,秦國西境並沒有可以威脅到秦國的勢力,同樣的秦國北境的最大威脅便是東西鮮卑,這一次被秦王嬴斐鐵血鎮壓。

如此一來,秦國除了東面之外,舉國皆安,這樣的情況,讓關東諸國壓力如山,畢竟不論是秦王嬴斐,還是秦國,都是一等一的強。

在這份巨大的壓力下,關東諸國不得不挖空心思的求存。

……

大明宮。

韓公袁紹現在殿外,目光有些遊離,年過不惑的他,兩鬢斑白,但是眸子依舊有神,犀利如刀。

作為韓國之君,他對於幽州,冀州,青州的事情,多少有些瞭解。

只是正因為基於這份瞭解,才讓韓公袁紹猶豫不決,因為他清楚,不管是袁譚,還是袁熙,甚至於袁尚,都在虎視眈眈自己的位置。

對於這一點,平常時期袁紹根本不在意,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韓國之中,他的話,才是最終的決定。

故而,面對袁譚等人的囂張與瘋狂,他並沒有在意,因為只要他想動手,一言就可以鎮壓。

但是事情到了這個時候,隨著他年齡的增長,當初的這件小事,已經變得不容小覷。

“哎!”

站在大明宮門口,韓公袁紹嘆了一口氣,他心裡清楚,袁譚坐鎮青州,有兵有人,有勢力。

同樣的袁熙坐鎮幽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勢力不及袁譚,但是手中大軍經歷過真正的戰爭,戰鬥力不容小覷。

可以說除了尚在冀州的袁尚之外,不論是袁譚與袁熙都手握重兵,更有河北之地的世家大族鼎力支持。

如此一來,當初之舉,反而成了一大阻礙,袁紹眼底掠過一抹凝重,他心裡清楚,韓國境內世家大族紛紛站隊,徹底的打破了他的佈局。

讓他曾經自以為徹底掌控在手的局勢,早已經變得無法收拾。

“廢長立幼?”

心中剛閃過這樣一道念頭,韓公袁紹心底就出現了同樣的憂慮,作為四世三公袁門的優秀傳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紹遠比一般人,更能夠貼身體會到廢長立幼的壞處,這將會導致整個權力集團的分裂和爭鬥。

一旦在立儲問題上曖昧,那麼臣子們是很容易戰隊互鬥的,因為擁立可是頭號功勞,在利益面前,人們都是捨生忘死的。

一旦開始站隊,就意味著鬥爭擴大化,從內廷鬥到朝堂,甚至蔓延及軍隊和地方政府。

可能接班人們成了各個集團的代言人,大臣們成了各個可能接班人們的幕後操縱手。

這種爭鬥帶來的內耗對國家來說無疑於一種大災難,因此此後國家的每一項政策和決策,都將伴隨著集團化的利益爭鬥。

……

韓公袁紹更是清楚,這樣的局勢一旦發展起來,就算是一國之君都沒有辦法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