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三國之大秦復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七章 法治國 儒育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零七章 法治國 儒育德

秦侯嬴斐的揮師西徵,吞併了無數國家,他的鐵血與懷柔,讓西域三十六國的百姓對於嬴斐的感官很複雜。? ?燃文小說 ?.ranwena`

這個人滅了自己的國家,讓自己等人成了亡國奴,歡迎自然是不可能,只是憎恨卻也說不上來。

特別是西域三十六國底層的百姓,甚至於期盼著秦侯嬴斐的大軍到來。

因為秦侯嬴斐對於麾下百姓一視同仁。不分貴賤,所佔領的國家中都廢除了奴隸制,分給了百姓土地和牛羊。

這樣一來,就造成西域三十六國的達官貴族對秦侯嬴斐極其憎恨,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卻讓西域底層百姓心中生出了好感。

斬掉達官貴族,拉攏國中百姓!

這便是秦侯嬴斐對於西域諸國準備的最終一擊,沒有人可以小覷奴隸為了自由而戰的勇氣。

以前甘願忍耐,那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反抗的曙光,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秦侯嬴斐的到來,就是那漆黑海岸線上的一座燈塔。

讓西域諸國的奴隸有了勇氣與希望,因為他們前面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在這種誘惑下,積累了太久的恩怨將會在剎那間爆發。

一旦爆發,將是雷霆一擊!

也許西域諸國都不會注意到,這一個疏忽會將他們盡數埋葬。

……

天下風起雲湧,西域大地再一次因為戰爭沸騰了起來,先前精絕王烏拉率領八國聯軍引來了秦侯嬴斐這只豺狼。

秦侯嬴斐大破八國聯軍連滅十數個國家,最終佔領了大宛王國,如今烏孫王也時,再一次派出使者聯合十六個國家,組成了北西域聯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十萬大軍,這是北西域諸國的舉國之力,四十萬大軍的威懾,令原本動盪的西域諸國,再一次安靜了下去。

任何的反抗,在絕對的實力下都得偃旗息鼓。這是千古不變的法則,沒有人可以例外。

……

大宛王宮中,嬴斐沉默著正在思考著自己對於天下的佈局。手指在地圖上滑動,他不自覺的發現。

事到如今,天下局勢變幻莫測,早已經超脫了當時自己規劃的路線。

在佔領幷州的時侯,嬴斐曾經想過,甚至與軍師郭嘉還曾商議,定下了爭霸天下的主基調。

兼併涼並二州,南下巴蜀東向司州,然後逐一兼併天下。

只是西域八國聯軍的錯入,將秦侯嬴斐的步驟一下子打亂,沒有辦法之下,他不得不放下剛打下來的巴蜀之地,揮師西域。

……

嬴斐心裡其實也清楚,打下西域三十六國,對於中原九州的爭霸幫助近乎於無。因為他心裡清楚,這二十萬外籍軍團無法投入中原。

對於中原而言,他們終究是異族,不管這一支大軍是否為己所用,嬴斐都不會明目張膽的投入中原。

引外族入兵中原,這是一個忌諱。

只要是引外族人中原的人,不論是勝敗都會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比如石敬瑭,比如吳三桂……

嬴斐有著自己的遠大的理想,更有信心和實力去完成逐鹿中原的霸業,他沒有必要將外籍軍團揮師中原,給自己添堵。

要知道現在的秦侯嬴斐,與世家大族的關係很僵硬,與儒家弟子的關係也不怎麼好。

這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在這個時代,人才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對於這些人,嬴斐不得不用。只是他也清楚其中的危險,故而用的很謹慎。

在嬴斐揮師西域之前,蔣琬就給自己諫言,想要登上未央宮中的那個位置,必須要改善與世家大族的關係。

在這個節骨眼上,嬴斐絕對不會讓外籍軍團進入中原。給儒家弟子一些口實,讓他們造謠生事。

當然了,嬴斐並非固執之輩,也不是不通變故之徒,一旦中原局勢出現大的改變。到了不能掌控的時侯,他必然會在第一時間調集外籍軍團入玉門關。

……

“哎!”

嘆息了一聲,嬴斐將目光從地圖上收了回來,神色變得難看起來。當初他不喜歡儒家,除了骨子裡是一個法家弟子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儒家弟子看不上自己,特別是因為自己的身份與姓氏。

他們擔憂暴秦會再一次到來,不止一次向劉宏中傷。若不是大量的錢財打通了十常侍的門路,也許現在的嬴斐早就成了一堆枯骨。

儒家弟子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要致自己於死地,若不是自己慷慨解囊,恐怕死的就不是自己一個人了。

正因為如此,嬴斐對於儒家沒有一點好印象,置人於死地,這件事已經成了嬴斐的心病。

哪怕是蔣琬與徐庶等人勸說了無數次,嬴斐一直都沒有打算緩和與儒家關係。

不支援自己,想要致自己於死地,偏偏這個儒家還佔據正統地位,勢力龐大到無邊。在諸子百家之中,號稱儒門。

這樣強大的隱患,嬴斐不可能讓他們安然存在。對付儒家,甚至於世家大族的辦法有很多,只是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去開展。

國考只不過是劉辨的投石問路,為了解決當前的困境而拋出來的東西,並非怎麼高深的計謀。

嬴斐其實非常清楚,單一的國考根本無法衝擊世家大族與儒家的普世地位。但是國考配合學校,會讓他們成為無根之木。

對於儒家與世家大族的怨念,以及麾下眾人對於世家大族以及儒家弟子的態度,逼迫秦侯嬴斐不得不趁早下定決心。

儒家好是好,卻不適合治國。要不然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大行於世之時。

為何不管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他們都不用儒家治國,他們能夠崛起成為霸主,靠的不是仁義道德,而是軍隊是令天下人顫抖的實力。

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儒家而興盛,哪怕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不過是對外包裹著一層儒皮,裡面全部都是錚錚法骨。

嬴斐這一次要將儒法剝離,讓法家裸露出來,以法治國,以儒興德。

……

當嬴斐的目光落在漢州,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他相信再不久的將來,漢州將會成為儒家最興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