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三國之大秦復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

“秦侯,這裡是長安!”

張遼的臉上閃過一抹怒色,本來想要發作,又顧及到秦侯嬴斐關係著趙王呂布的身死,只能出聲告誡。? 燃?文小? ?說 ? ?.?r?a?n?w?e?n?a`

“哈哈。”

……

大笑了一聲,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張遼與陳宮,道:“本侯自然是清楚,這是長安城,但是兩位都是智謀之士,自然也看得出這方天下統一的才是大勢所趨。”

“而這方天下,最有能力與條件統一九州的便是本侯。”

……

有些事不需要說的太多,只需要模糊的留下一些種子就行了,等到局勢成熟之後,就可以摘取了。

作為一方霸主就要收攏天下之才為己用,秦侯嬴斐對於陳宮與張遼都有一種渴望,因為他們的到來,將會進一步讓秦侯府變得人才濟濟。

……

“主公,這個張文遠很厲害?”

離開長安城,王力眼中掠過一抹疑惑,向著秦侯嬴斐,道。

“張遼乃大將之才,其用兵不在魏良與趙雲之下。”

隨意的說了一句,找了兩個人對比了一下,嬴斐對於張遼推崇備至,在他看來除了武力之上,或許趙雲並不如張遼。

一念至此,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關於張遼的資訊。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

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八百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

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

這一戰後,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止啼。由此可見,赫赫兇威。

當年讀三國的時候,嬴斐比較喜歡以少勝多的戰役,而合肥之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由於當初研究了一番,故而秦侯嬴斐對於張遼的瞭解,遠在其他人之上。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將軍不少,但是能夠璀璨奪目的不多。

……

破釜沉舟以八千江東子弟兵大破大秦帝國長城軍團,將顯赫一時的大秦帝國葬送,日後有以三萬騎兵,千里奔襲彭城。以三萬大軍大破漢高祖劉邦五十六萬大軍的楚霸王項羽算一個。

同時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的白袍將軍陳慶之算一個。

當時陳慶之所部自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當時洛陽有一首童謠叫做: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由此可見,白袍將軍陳慶之的赫赫威名。

八百將士打到十萬大軍主帥身前,七千大軍大破十萬,差一點活捉孫權的張文遠自然也算一個。

……

思緒萬千,一時間飄向了遠方,嬴斐將腦海中的紛雜晃掉,然後望著龐統與王力,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龐統,王力你二人覺得何為世之名將?”

隨著秦侯嬴斐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出口,氣氛卻在第一時間凝聚了起來,因為這不再是簡單的談笑,而是嬴斐對於二人的考校。

這不僅關於到二人在嬴斐面前的受寵程度,也關係到未來。

龐統與王力都是聰明人,自然清楚秦侯嬴斐話中的意思,以及話外對於自己二人的影響。

王力眼中掠過一抹沉思,沉默了一會兒,望著秦侯嬴斐,道。

“世之名將當如韓白,提赫赫之師,縱橫天下,無人可以與之爭鋒。”

……

與此同時,龐統也不甘示弱,望著嬴斐,道:“熟讀兵法,善於借勢,以奇制以正合,劍走偏鋒……”

聽到龐統的話嬴斐不由得啞然失笑,因為他說的根本就是自己,嬴斐還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誇自己誇的這樣鎮定自若。

以奇制,以正合,劍走偏鋒……

這根本就是龐統這個亂世鳳雛的真實寫照,心中念頭閃爍,嬴斐搖了搖頭,道。

“你日後也許會成為名將,但是現在還不是,就算是本公子也不算。”

……

說到這裡,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王力與龐統,道:“真正的名將應該只追求結果,或者說他們只進行必勝的戰爭。”

“他們從來都不以少勝多,他們從來都不絕地反擊,因為一個真正的名將從來不會陷入絕地,他們在絕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這才是真正的世之名將,也正因為如此,本公子也才將張文遠列入大將之才的行列。”

……

看到兩個人有所頓悟,嬴斐微微一笑,這一幕他早就有所預料,因為這兩個人都是聰慧之輩。

自己如此點撥,若是還不能頓悟,恐怕在名將的路上是看不到希望了。

“給你們將一個故事……”

眼珠子一轉,嬴斐就想到了一個最佳的例子,在他的眼中,那個人可以說是中原歷史上最強大的外交官,沒有之一。

……

“王玄策借兵三千,以滅其國,這不僅是膽氣出眾,也有一種使命感亦或者說是使者的榮耀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嬴斐雙眸微微閃爍,望著龐統與王力二人,道:“其實相比於使者,軍人更應該有榮譽感。”

“為國為民而戰,馬革裹屍以還,用他們的脊樑支撐起一個國家一個王朝。”

“本公子希望以後的秦軍,會是這個樣子,他們不為任何人的利益服務,只為中原而戰。”

……

這一番話,並非嬴斐的隨意之談,因為龐統與王力都有各自代表著的利益。與其說是點撥兩人,倒不如說是說給他們背後的人聽。

嬴斐這樣做,只是在釋放出一個訊號,讓其他勢力不要將手伸進軍隊,同時也代表著秦軍將要從更卒制變成兵役制。

這一次只是放出一個風聲,同時藉助這個機會指點龐統與王力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