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漢帝歸曹,挾天子以令諸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章 漢帝歸曹,挾天子以令諸侯

四月,劉協在荀彧、張楊等人護送下,回至洛陽,逃往野王的董承也得以率兵還回。小皇帝的東歸之路整整走了十個月。獻帝以護駕之功,遷張楊大司馬,董承為大將軍,郭太為車騎將軍、劉琦為驃騎將軍、假司隸校尉,皆假節。

洛陽經歷董卓之亂後,已成廢墟,劉協居於新修之南宮楊安殿,百官皆無住所,“披荊棘,依牆壁間”。時州郡貢奉不至,洛陽糧荒,郡臣飢乏,或有餓死者。君臣處境十分狼狽。

建安元年(196)二月,曹操在兗州站穩腳跟後,開始向外擴充套件勢力。時汝南郡、潁川郡,黃巾軍何義、劉闢、黃邵、何曼等部,各有兵數萬,趁曹呂相爭起兵攻掠城池。曹操率兵進擊,在許縣一帶擊破何義等軍,勢力發展到豫州,軍隊實力也有`所增強,漢廷拜曹操為建德將軍。

攻下許縣以後,曹操與眾謀士商定迎接皇帝。於是派遣大將曹洪至洛陽迎接獻帝,董承等拒險阻擋,曹洪未能如願。

劉協回到洛陽後,荀彧暫留宮中聽用,被命為待中。大臣張楊、董承等互相猜忌不和。議郎董昭認為曹操是天下英雄,與曹操聯絡。董昭拉攏董承說張揚是袁紹黨羽,而袁紹又不願奉天子;而劉琦地處邊塞,好征伐。正好這時董承把持朝庭兵馬又無糧草,而朝中又沒有黨援,便假作曹操收信於董承,信中說曹操願為董承外援,並說董承有兵,曹操有糧,正好互通有無。董承得信大喜,遂表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不久,董承因郭太、張楊等據功自傲胡作非為,暗中召曹操入朝,以制張楊等人。

五月,曹操帶兵入洛陽朝見劉協,一碗雞湯收買了劉協柔弱的心靈,然後奏郭太、張楊之罪。郭太再逃河東,獻帝因郭太等護送之功,詔令赦免。獻帝遂以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曹操以護駕之功奏封衛將軍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以罪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三人,初執朝政。荀彧看穿曹操狼子野心,多次勸諫劉協,劉協不從。荀彧心恢心冷,急發書信與劉琦。

建安元年(196)六月,曹操入朝執政後,本想遷都於許縣,但因獻帝久經顛沛流離,形勢初定,怕再次遷都遭人非議,為此猶豫不決。於是問計於議郎董昭。董昭說,現洛陽諸將人多意雜,不一定服從,要成就大事,只有遷都。董昭又對曹操說,行非常之事,才能有非常之功,希望曹操深思熟慮,從大處著眼,早日決斷。董昭建議曹操先遣使拜謝董承表自己為鎮東將軍的恩情,以安董承之心,然後對董承表示,洛陽糧食困難,先讓獻帝暫時到距離許縣較近的魯陽,以便保證糧食供應。董承居功自傲一定不會懷疑,然後將獻帝直接迎至許縣。

六月中旬,劉琦平定弘農全境,屯兵澠池,率三千神刀衛進入洛陽。

曹操、劉琦二人本就有舊,見面相互客套一番。

朝堂上,曹操已買通百官,勸說劉協遷都。荀彧已是百口莫辯,見劉琦低頭不語,也住口不言。劉協見迎他東歸的最大功臣不高興了,就更加為難了,問劉琦道:“皇兄,這洛陽確實破敗,實在不適作為國都。兄有何議?何不說出來大家商議?”

“陛下即欲遷都,何不遷往晉陽?穎川多賊亂,而幷州安定多年,驃騎將軍勤政愛民,晉陽城的繁華已不下當日的東都。”荀彧再次反駁。

曹操此時豪氣縱生,對著滿朝文武道:“我袞州如今兵強馬壯,帶甲三十萬,戰將數千員,平定穎川、汝南亂軍只用了月餘時間。且許縣居中原腹地,地廣人多,重建新都,聚華只不過年餘時間。而幷州地處邊陲,山高路遠,又有胡蠻邊患,陛下九五之尊,豈可居於那苦寒之地?”

“是啊……”

“曹將軍所言極是!”

……

滿朝文武都怕了吃苦,又得曹操賄賂,紛紛應和。

劉琦低頭在沉思,他不是在考慮如何奪走皇帝,而是在想如何讓皇帝跟曹操走,而自己又能寬得荀彧的心,要讓他覺得自己的心永遠是忠於漢室的。只有荀彧服了,回去才好說服身後那一群學究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荀彧還待辯說,被劉琦揮手阻止。

“陛下,臣奉聖命,出兵討李傕,又派荀彧高順護送陛下回京,只想護我漢室尊嚴,讓陛下可以親掌大權,重振漢室朝綱。文若所說亦臣所想。陛下是君,君有所想,臣沒敢不從!”劉琦一席話說得慷慨激昂,好一副忠臣姿態。

眾人眼中劉琦似乎有些愚忠,亦或怕了曹操大軍。可荀彧眼中劉琦卻是無比高大的,居功而不擅越的忠臣形象。

奈何劉協剛剛嘗試獨掌朝政,面對一群有功之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以決斷!

連議三日,最後還是選擇了支持率效高的曹操。

劉琦目標達成,又賺得聲望,本是欣喜萬分,卻又要顧及荀彧的失落,裝著面色難堪。

曹操得天子應允後,心情愉悅,採董昭之計瞞過董承。

等董承獲悉真情,起兵阻截時,已經來不及了。於是當年六月,曹操終於將獻帝迎至許縣,遂以許為都。劉琦留黃忠鎮守弘農,帶荀彧、典韋、高順領六千強軍渡過黃河,彙集大陽張白騎守軍攻伐逃往河東盤踞的郭太、李樂所部。

離開洛陽後曹操哈哈大笑:“子瑋雖有文韜武略,卻行事過正,終歸太年輕啊!哈哈……”

他哪裡知道暫時的得志只不過是劉琦給他挖下的一個巨坑,他哪裡會知道自己會從能臣變成漢賊。可劉琦知道,而且早早地算計了他。

七月,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八月,曹操進討董承,董承兵敗投降,入朝為官。曹操攻佔梁縣,遷都於許,在政治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地位。

袁紹得知,遣使勸天子改都離冀州較近的鄄城,以便控制朝政,被曹操拒絕。不久,獻帝拜袁紹為司空,袁紹恥於位在曹操之下,不肯接受,因袁紹實力雄厚,曹操一時還不敢得罪,於是將大將軍名號讓與袁紹,自己改任司空、行車騎將軍。遷都許縣之後,曹操將獻帝緊緊控制在手,以親信充任皇宮衛士,專斷朝政,獻帝備位,百官總己而聽。曹操又以親信謀士荀攸為侍中、守尚書令,自己出征,便由荀攸總理朝政。從此,大權一歸曹氏,漢家天下已有名無實。

可憐大漢天子劉協,始終沒有擺脫傀儡的命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