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 中庸的劉氏宗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8章 中庸的劉氏宗親

呂布率軍進至離張勳營不到百步時,李樂命部下大聲呼喊,與呂布共攻張勳,張勳大敗,軍隊損失殆盡。

呂布與李樂聯兵,水陸並下,直追至鍾離,離壽春僅二百裡,袁術親自率兵五千屯於淮水之南觀望動靜,呂布等於淮水之北令軍士大聲嘲笑袁術,然後回師北還,袁術經此一敗,勢力漸弱。

曹操則出兵攻打陳國、梁國。

孫策也引江東之兵,劍指廬江。

那你也得承認當時袁術的實力,當時獨面三路諸侯,卻未速敗,依然能強撐多時。

劉備親率大將張飛、田豫、藏霸、徐盛、魏延領兵八萬與袁熙大軍戰於平原郡。

袁軍勢大,劉軍將精,一時間也鬥得個不相上下,勝負難分。

而劉琦這邊,等鍾繇、李典到位,自己決定抽身北上,助關羽北伐。沒了郭嘉為軍師,關羽軍團可能會比較麻煩。再說,他們也不一定能完全明白劉琦打擊外族的意圖。

至於與曹操的糧馬交易則交於趙雷來負責。

劉琦給鍾繇、李典的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保南陽安寧,誰都別想染指南陽,曹操不行,蔡瑁也不行,包括他爹劉表也不行!

三輔暫穩,劉琦留下趙雲、黃忠、張繡、張燕、張白騎、王安、徐庶等人配合荀彧治理三輔,平定霍亂,安保城池,整兵強訓,以謀西涼、漢中。

調太史慈、張遼各領五千精兵返回幷州,準備隨主北伐。

好的領導必定不會事事親力親為,他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安排好主體便可。至於細節和過程,完全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就好了,只要結果完美便好。畢竟人不是萬能的,強如身為穿越者的劉琦也一樣。沒有人可以面面俱到,也沒有人願意在一個事無大小的都要插手的主公手下做事。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東西!

好的團隊一定是上級與下屬相互信任的團隊。

所以劉琦選人用人其實是很看重品質的!但只要選用了就會完全放手,任其施為。如國淵、田豐、沮授、荀彧、鍾繇、郭嘉、賈詡、王安等,無不獨擋一面。至於武將就更不用說了,關羽、趙雲、高順、典韋、張遼、甘寧、太史慈、徐晃……哪個不是義字當先?

劉琦本想帶著賈詡一起北上的,想想最後還是把他留在了南陽。這個地方太重要了!

不說正面抗著曹操,最主要背後太驚險了!

父親劉表年事已高,弟弟劉琮也在慢慢長大,荊州是士族撐起的一個大州,面對劉琦對士族的強勢態度,沒有人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的。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要將劉琦趕出荊州。

暗地裡的刀光劍影必定是防不勝防的!

鍾繇再能幹,但為人正直,那也是一種硬傷。論陰謀詭計,誰能比得過賈詡?說實話沒有賈詡在,他還真不放心。

南陽只有兩萬不到兵士,將只有李典,若只是暫時防備一下曹操還好說,這還得防止荊襄士族暗地裡使壞,引內部暴動,那各城人手明顯不足。只好再派人調大將黃忠引一萬將士來南陽駐防。

安排好一切,劉琦領著典韋和三千神刀衛到襄陽看望了一下父親劉表,也讓那些暗地裡動心思的士族大家們看了看幷州軍士的風采。百戰神刀衛,兵甲鋒利、健碩強壯、殺氣外露、威風凜凜!往襄陽城那麼一開,百姓紛紛躲讓,百官暗自稱奇。

當著面誰也不敢怎地,畢竟是主公長公子,至於背地裡可就說不好了,也許劉琦這一嚇,好多人就要忍不住了,將會跳出來,盡顯小丑本色了吧?

至少蔡瑁的臉色是不好看的。

後母蔡氏似乎也沒初次相見時那麼和善了。

倒是六歲的弟弟劉琮完全沒有心機,跟前跟後叫哥哥。讓劉琦心中也很是感慨,權利真的會改變很多事情,什麼親情人性在權利面前全都一文不值!

他真不想有一天與這個唯一的弟弟同室操戈。可身逢亂世,很多事不是想或者不想就能決定的。他不想爭,他弟弟身後的人也要爭。更何況他也不可能會因為弟弟而放棄大漢一統。

短暫的相聚,與父親交流了一些關於將來的打算。劉表看到劉琦的勢力已經踏足荊州,心裡其實是高興的,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百年以後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旁邊落了。你說他年少成名,那麼大一名士,又單騎造州,成一方雄主,他會看不透身邊那群宵小?怎麼可能?只不過他骨子裡身為漢室宗親的優越感,讓他更早地學會了平衡之術。平衡也是他得以迅速平定荊州的根本,卻也制約了他自己的擴張……

你當真以為他只想守成而不思進取?其實不是的!是他身後的士族們不想看到他太過強大,而超出他們所能控制的範圍。荊州的兵權大部分控制在蔡家和黃家手中,你當蒯家沒想法?劉表要做的就是利用好各大家族的矛盾,從中調和,以達平衡之道。這就夠累了,有他們出錢出力,保一州平安還是可以的。倘若劉表要獨裁,要將兵權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你看那各大家族還會不會心甘情願輔佐於他?

真的是有心無力,大多劉氏宗親都輸在了仁義和中庸之上,如劉虞,如得了西川後就守成的劉蔫,如根本無法在紛亂的江東立足的劉繇,又如漸漸趨於平庸的劉表……

這一次與父親的促膝長談,才讓劉琦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走進父親劉表的內心世界,讓他看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劉表。原來後世那些坑爹的專家所編撰的歷史並不一定是真的歷史,也許他們也不過是從史書的隻字片語中推斷出來的罷了。

原來劉表表面天天宴客,舉文弄墨,並不是他貪圖享樂,而是在平衡士人,他努力興辦的學府中就加入了大量忠於他的思維。可惜歷史上的他過早的逝去,若再多給他十年,也許三國鼎立的另一個主人公很有可能就不是劉備而是他了。他培養的一大批人才最後都便宜了劉備。

劉琦是劉氏宗親出來的一個例外,他的強勢和果敢讓他的父親也讚歎不已,也許歷經四百年風風雨雨的大漢,會因為一個完全不同於中庸的宗親後人,而再一次崛起。

劉表也表示會在暗地裡支援劉琦的一切行為,讓他大膽的放心施為。(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