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破武都,攻漢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9章 破武都,攻漢陽

建安三年(188年)十月,徐庶大軍突襲故道,從故道進入武都郡。

武都郡說是屬於韓遂吧,其實韓遂也沒怎麼去打理。因為郡治內多有氐族、羌族,而這些少數民族是他在涼州立足的堅強後盾。

他的兵士大多來源於氐族、羌族。

韓遂的大軍在漢陽你爭我奪打了都快兩年了,兩人誰也不肯低頭不肯認輸。沒有人肯先低頭,一退就失去了在西涼的主導地位。

韓遂有閻行、成宜、馬玩、楊秋、張橫、李堪等將相隨。

馬騰卻有龐德、梁興、侯選、程銀相助,加上他自己本也是將門之後,武藝過人。

韓遂在兵力和將領的武藝上略輸一疇,但他的花花腸子卻比馬騰多。

加上二人在涼州的勢力也是不分伯仲。

所以這場僵持的戰爭一直沒有勝負。又沒有歷史上的鍾繇勸架,所以這一架就打的沒完沒了。

可是劉琦的介如很快就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任你有千方百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一張薄薄的紙,一捅就破。

你會利用外族?

可惜劉琦最恨的就是利用外族來達到自己目的的人。

那些氐族、羌族沒有一個強大有能力領導者,所以會投靠韓遂。那是他們想要好好地在武都生存。

當劉琦的大軍開到時,他們也就顧不了韓遂了,他們首先要自保。各族紛紛召回派出去支援韓遂的勇士,以抗徐庶大軍。

可是就憑他們一盤散沙的烏合之眾,怎麼能擋得住強大的徐庶大軍?

失敗依然是他們唯一的結局。

但是氐族、羌族這一回軍,卻影響了馬韓之間的平衡。

漢陽戰場的平衡被打破了,韓遂在前線大敗於馬騰,荒忙回撤。退守隴西、金城。

東漢時期,羌人反覆叛亂,人口銳減,治所曾遷至襄武縣,後又遷至狄道。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只餘568戶,萬人。就算後來韓遂從金城和隴西遷了一部分一口過來,那也不過五六萬人。

一個郡呢,真可謂地廣人稀,荒涼無比!

所有人口加出來還沒有徐庶大軍的人多。

打什麼打?這麼多軍隊開過來,嚇就給嚇傻了。

最後,除了少量逃往隴西的外,就沒剩下幾個人了。降?留著幹嘛?等我走了你又造反呀?殺!一個不留!

地方空了怎麼辦?在關中、幷州等地方調個幾萬人過來唄!大力鼓勵生育,過個幾年就開肢散葉,人口多起來了。實在不行就只有用另一個辦法了!

是時候讓關羽他們向東邊及三韓、東瀛用兵了,殺了男的,把女的抓回來生兒育女了。

沒人呀,沒辦法。要不是將鮮卑的女人全抓回來送到了蒙州,估計靠闕機那點鮮卑人和樓班那幾萬烏桓人也填不了那廣袤的草原的十分之一。

這麼多年劉琦一直在搶人口,若不是張燕帶著近百萬人口過來,估計劉琦現在依然得為人口的短缺發愁呢。

想到黃巾眾,劉琦就想到剛剛從南陽來的劉闢了。他帶到長安的三四萬人還留在南陽的五萬人餘老弱婦孺,不是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空檔嘛?

於是劉琦讓徐庶派人快馬趕回長安,向荀彧稟報,調王安為武都郡太守,讓劉闢將他從汝南帶的的黃巾眾,包括留在南陽的那一部分全部遷往武都。

別小看這個空郡,這兒可是南進漢中的又一條要道。把住了武都,不但阻斷了韓遂和張魯的聯絡,而且為接下來攻打漢中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拿下了武都,就繞開了秦嶺山脈對漢中和關中的阻隔,可以從西面沿漢水而下,直達漢中。

所以,這個地方雖然多山地,卻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劉琦這邊拿下武都,開始向隴西用兵。

那邊馬騰卻被韓遂任命的漢陽郡守姜敘擋在了冀縣之外,不得寸進。

不得已,劉琦只好分兵增援馬騰。

劉琦親率典韋、黃敘,領兵兩萬北上。被西城,直抵冀縣。

冀縣乃漢陽的治所。

漢陽古稱天水。

天水有大才啊!

姜維姜伯約!

雖然他還沒出生,那也可以先拉攏他的父輩嘛!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

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時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

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誰知,這湖水位穩定,水質純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

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漢陽郡,改治冀縣,領11縣,原領冀縣、幹襄、成紀、望垣、隴縣、略陽、阿陽、勇士8縣,由隴西郡劃入西縣、上邽縣,新置顯親縣。

姜姓,乃涼州大姓,更是佔據了天水人口姓氏中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傳說,冀城乃太公姜子牙的出生之地。而太公助武王伐紂後,當地受到周王朝的大力扶持,所以繁華至秦末。而姜氏一族在當地也是代代繁衍。

這一代的姜氏子弟中以姜敘才學能力最為出眾,所以被韓遂表為漢陽太守。

韓遂撤走後,姜敘為報韓遂知遇之恩,合當地賢能舉兵堅守冀縣,以抗馬騰。

這幫賢能真的不簡單,劉琦記不住那麼多人,但一看到名字,還是知道他們是名人的。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筆,那都不是簡單人物。

姜敘,字伯奕,天水郡冀縣人。魏國前期官至撫夷將軍。與楊阜是姑表兄弟,敘之母是阜之姑。

姜冏,字仲奕,天水冀縣人。曾任郡功曹,在平定羌胡亂時陣亡。光看表字就能猜到他倆的關係了。其他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姜維他爹!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獻帝建安初年,任涼州從事,旋拜安定長史,韋康任刺史后辟為別駕,改任州參軍。因討馬超有功,賜爵關內侯。曹操徵漢中時,楊阜擔任益州刺史,回來後又擔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時,在朝廷任職,德才兼備、剛正不阿。

尹奉,字次曾。本是歷城統兵校尉。魏敦煌太守,使敦煌郡成為胡漢交往的商業城市。

趙昂,字偉章(一作偉璋),天水冀縣人。初為羌道令,曾任益州刺史。建安年間,趙昂在冀城參軍事,輔助涼州刺史韋康。關鍵他還娶了個被後世傳訟的奇女子王異為妻。歷史上馬超作亂涼州時,王異協助丈夫守城,多有功勳,自馬超攻冀城至祁山堅守,趙昂曾出奇計九條,王異皆有參與。

還有個本來準備來為馬韓爭端調和的涼州牧韋端及其兒子韋康。

……

大軍開到冀州城外二十裡,馬騰便派人送來了城內的情報。

這些都是人才啊!

對於人才劉琦是一向都稟著能收服就絕不放過的原則的!

那這一仗,最好還是別打的好!

和談吧!

正好也見見傳說中的馬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