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3章 滅桓階,叛亂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3章 滅桓階,叛亂平

等楊朋帶著三千被劉琦命名為“飛虎營”的山地叢林部隊從幷州趕到襄陽後,劉琦即刻帶著典韋、楊朋領著兩支特種部隊,並從襄陽帶走黃忠、文聘留下的三萬守城部隊中的一萬。出夷道進入武陵郡。

劉琦的營中多了兩名將領,一個是廖化,一個是刑道榮。

劉琦從牢中提審了數名俘虜。

其中就有文聘送回來的刑道榮和甘寧送回來的張允。

張允不用說了唄,縱然他有天大的才能,劉琦也不可能會用他的。他的全族都被劉琦滅了,怎麼可能會安心為劉琦所用?再說了蔡氏一族的人劉琦也不敢用。

刑道榮倒是條漢子,文聘抓住他這麼久也沒能把他勸降。

不過人跟人是不一樣的,文聘不能說服他,不代表劉琦不行。

對於劉琦來說,對於重情重義的武人,隨便捏捏,就能拿下。刑道榮不過就是忠於劉度而已,作為一個武將,忠於自己的主公,沒有毛病。至於主公做的事對與不對,可能他真的連想都沒想過。反正現在劉度也死了,劉度的兒子劉賢也在亂軍之中被文聘所殺。沒有了效忠的物件,說服起來似乎也並沒有那麼難。

至於廖化,劉琦深深地感覺到被羅大大給騙了。

不是說廖化曾為黃巾將領嗎?

人家現在才十七歲好不好?

比劉琦還小了八歲呢!

我們的劉大帥哥都沒能力趕上黃巾之亂,廖同學怎麼可能以兩歲的年紀參加黃巾軍?

再說人家廖化是土生土長的襄陽中盧縣士族人士,怎麼會跑到中原一帶去參加黃巾呢?

這小夥兒聽說荊州易主,劉琦正在襄陽,便瞞著家人偷偷地跑到了襄陽投主。

廖化本名廖淳,為了不被他爹抓回去讀書,便化名廖化來了襄陽。

正好劉琦在襄陽整頓留下來的三萬大軍,想從中間找出幾個將校出來,小家夥直接提著三尖兩刃刀就往營裡闖。

結果被典韋撞上,看到這個愣頭青,典韋教他做了一回人。

最後使勁全力的廖化卻被赤手空拳的典韋給拿下了。

不過典韋卻把他推薦給了劉琦。單以勇武論,廖化應該在周倉之上,屬於二流偏上的水平。對於在荊州缺乏將領的劉琦大軍來說,做個副將是綽綽有餘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劉琦不這是考校了一下他的謀略。

不愧是出身士家的人,不愧是最後能成為蜀漢先鋒的人。

廖化是屬於高順那個型別的武將。武藝不算特別出眾,卻可以上陣衝鋒;謀略也不算出彩,卻也可以領一偏師。

不錯、不錯!

劉琦掛帥,手握典韋、廖化、刑道榮、楊朋,這陣容也不弱了。

到武陵再跟郭嘉、龍治、廖立一會合,簡直堪稱豪華嘛!

武陵是個大窟窿,早被張羨和陳和的叛軍折騰得一乾二淨了。

想要跟五溪蠻開戰,糧草得從別的地方調了。

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長沙、零陵、桂陽這三個叛亂的發起點反倒是最早平定下來的地方。加上得荊州換了新老闆,三郡的士族大家為了討好劉琦,保全家族利益,紛紛向新上任的郡守府捐獻出了許多的錢糧錦帛。

正好支撐這場討蠻之戰。

桓階又一次判斷失誤。

人家沙摩柯根本不見他好不!

你有三萬多大軍?

了不起!

我惹不起你,我躲著你好不?

沙摩柯把沅陵城內的族人全部遷出了城,把城池讓給了桓階。

可是城內嘛都沒有啊!

等桓階的大軍掃空了沅陵城的所有糧倉後,才發現手中的糧食根本不足以支撐他來打完這場戰爭。

等到劉琦與郭嘉匯合以後,便直接開著大軍三萬大軍把沅陵城給圍了。

還要打嗎?

城外劉營飄進來的飯香味兒就把桓階大軍的士氣給瓦解了。

可惡的劉琦還搞了一大幫嗓門兒大的士兵輪番在城下三百步的位置對城上喊話。

“城內的兄弟們,城下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肉湯和香噴噴的白飯,還有又白又大的白面饅頭!只要你們出走出城來投降,我家主公說了,既往不咎,不但給你們飯吃,還可以收你們為我軍將士。不願再當兵的,可以發給路費,送你們回家……”

這招數可以說都被人用爛了!

可是,它偏偏就管用!

氣得城上的桓階咬牙切齒。

軍心開始浮動!

難怪孫大兵聖在《孫子兵法》的謀攻篇中說: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桓階沒有辦法呀,只能將城中僅有的糧食拿出來供士卒食用。

可是,劉琦並不急於攻城呀。天天就這樣耗著,頓頓飯前都這樣誘惑著城上的將士。

第三日,桓開始宰殺戰馬……

第五日……他自己都沒了信心!

第六日,斬殺了一部分譁變的士兵,才將局勢穩住……

第七日……

桓階被手下殺了!

城內亂了……

最後活著出去的只剩下兩萬人馬。

劉琦沒有食言,給投降的士兵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除了被收編的萬餘人馬,其他的還真的給了路費遣送返鄉了。

劉琦加郭嘉,就如魔鬼加夜剎……

玩死人不償命!

三萬五千人居然圍死了一座擁有三萬人馬的城!

說出去都是一個笑話!

主將無能,累死三軍!

桓階若是敢放手一搏,集三萬大軍衝一處,誰敢說他就衝不出去?

可惜他不敢!

他不知道哪個門就被劉琦安排了大將,亦或是每個門都有?

那一片片的軍營也讓他猜不出劉琦究竟動了多少兵馬。

所以,他敗了!

一切都結束了!

從桓階的眼睛閉上的那一刻起,荊南叛亂正式結束!

劉琦與郭嘉玩的這一出震驚了許多人。

對於兩個智謀逆天的人來說,這完全就是小事一樁、不值得一提。

可是對手下的將領龍治、廖立、廖化、刑道榮來說,這兩個怪物簡直就是天神下凡,料事如神!

這場沒有浪費一箭一矢的攻堅戰就這麼結束了!

得到訊息的沙摩柯,也被狠狠地嚇了一跳。

他的選擇沒有錯!他沒有幫桓階,也沒有幫劉琦。可他的理智之舉卻直接地助攻了劉琦平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