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孔明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8章 孔明燈

劉琦在入江州城的第三天親自提著英雄酒去了嚴府。

看到劉琦對自己如此禮遇,嚴顏便不再矯情,恭恭敬敬地降了劉琦。

按嚴顏的話說沿途的關隘基本上都不用打了,守關之人大多是他曾經的手下。

不過要到達成都還路途遙遠。

荀彧在接到徐庶的求援書信後,馬上派諸葛亮南下荊州,經上庸,沿米倉道而下,去尋文聘。

文聘進展不順,被李嚴與費觀阻於閬中。

李嚴是厲史上劉備的託孤重臣,能力如何,似乎不言而喻。

費觀這人也不簡單,年紀輕輕已經才華橫溢,能力出眾,劉璋非常看重他,有意培養,準備招他為自己的女婿。所以把他派往閬中給李嚴做參軍。因為李嚴有能力,為人還踏實。

這兩人雖然年經相差二十來歲,但是李嚴非常欣賞費觀的才能,與其平輩相交,待若兄弟。

這兩個人的組合也是比較完美的,在益州這個缺少名將強謀的地方,也算得上是一對最佳拍檔了。

李嚴本就能力超強,而且他還能聽從費觀的意見,所以閬中城在他們的防守下,文聘大軍久攻不下,不得寸進。

諸葛亮在江夏爭奪戰中展現出的高人一等的智慧已經讓文聘心服口服了。得知諸葛亮將成為他的軍師,他心裡也是非常高興。

後面的路已經被文聘打通,諸葛亮南下荊州再西進,本就選擇了一條暢通的道路,所以他來得很快。

閬中古城選址建在西漢水(也就是今嘉陵江)的一個U型江邊地帶,可謂是三面環水,易守難攻。

文聘被阻也就是因為他帶來的都是步兵,難以對閬中城形成合圍。

事實證明李嚴、費觀還是有些能耐的。

也不知道他們從哪兒聽來的從北來了一路不足一千人的援軍,按二人的分析,一定是重要人物來助文聘。所以他們往東繞過文聘的眼線,派出三千人馬在煙洞山設伏,圍了諸葛亮及他帶的八百連駑兵。

好在諸葛亮帶來的人都裝備了諸葛連駑,而且配備了大量的箭矢,雖然被圍,卻也能支撐不至於被速敗。

但是,他們急需援兵。因為是緊急馳援,所以他們所帶糧草不多。這兒已經耗了一天了,再拖下去,沒了食物就說不好能撐多久了。帶兵來伏擊諸葛亮的小將應該也不是很差的那種莽夫,硬拼沒結果就只是把他們給圍起來,想耗死諸葛亮及那八百強兵。

天黑了,戰鬥也已經停歇了下來,但是諸葛亮的處境非常不妙,食物不還是小事,問題還缺水。

“軍師,我們應該怎麼辦?再耗下去恐怕對我們非常不利啊!”隨諸葛亮前來領軍的是十七歲的小將關平。

“是啊!你馬上去安排將士們輪流值夜,注意警戒。容我來想一想該如何破這困境。”諸葛亮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諾!”

別看關平年紀小小,卻已經展露出良將的風采,他的命運再沒有歷史上那樣波折,一直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又不象歷史上一樣與父親一別多年。

所以關平不但武藝盡得關羽真傳,在統兵佈陣上還有許多造詣。到長安後,又進入呂布的講武堂學習了幾個月。呂布比較喜歡這個悟性極高的小夥兒,不但在統兵上給了他許多指點,還私下在武藝上給了他一些建議。

“關平!”

“末將在!”

“快!找人去砍一些竹子來,再給我找一些做帳篷的布來!”諸葛亮吩咐道。

關平:“是!軍師,找這些東西有何用?”

諸葛亮:“我要傳遞信息給文將軍!”

“啊?……”

諸葛亮:“你去照辦就是了!我有辦法把資訊傳到文將軍手中。”

“哦!”

東西找來,諸葛亮在帥帳裡忙前忙後的折騰了大半夜。

直到後半夜,諸葛亮才叫來小關平,讓他去安排幾個兵士來搬他做好的東西。

只見四五個竹篾扎成方架,糊上帆布做成大燈籠一樣的東西擺在帳中。

關平不解地問道:“軍師,你折騰一晚上就是在做這個東西呀?可是這東西能送信?”

諸葛亮笑了笑:“別急,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幾個兵士將諸葛亮做好的東西搬到了營外的空地。

諸葛亮:“關平,我讓你幫我找的松香找好了嗎?”

關平道:“早就準備好了,這個地方啥都缺,唯獨不缺松樹,松香也是很好取的。”

諸葛亮道:“好,快去取來,在天亮前,我們一定要將這些東西放出去。”

諸葛亮在四五個燈籠的底盤上放置不同份量的燃燒著的松脂,只見熱煙升起,燈籠緩緩地飛上了天空。

“哎,軍師,你這個是什麼玩意兒啊?居然還會飛?”關平是個好奇的寶寶。

“你可以叫它‘孔明燈’!”諸葛亮“啊!好了,做好防備,我得去睡一會兒了,太困了!”

關平:“這就好了呀?訊息傳出去了?”

諸葛亮:“一切等我醒了再說!估計午時便有援軍到來!”

關平望著走回帳中的諸葛亮的背影道:“啊?!這樣也行?”

原來,這種被諸葛亮稱為“孔明燈”的東西不是諸葛亮臨時製作出來的。早在隆中的時候,他就跟小月英做過來玩過了,不過那時候是因為無聊做出來放著玩的,也沒有這麼大。那時候他們也沒給這種燈命名,只叫它“天燈”。

如今被困山中,消息傳遞不出去,諸葛亮是精通天文的。他發現這幾日風向正南,恰好可以將孔明燈送到文聘駐軍的方向。所以他便想起這個天燈,便做出來幾隻並將訊息藏於其中。只是距離多遠他不知道,所以他就多做了幾個,放入了不同量的松香。以保證孔明燈至少有一到兩個能飛到文聘的駐地。

益州軍不是沒注意到這個東西,但他們想不到這東西有什麼作用,以為只是被圍的幷州軍晚上無聊搞了幾個會飛的燈打發空虛的時間呢。

天剛剛亮,文聘在帥營中便接到親衛的報告:“啟稟將軍,黎明時分,我們巡邏的哨兵撿到兩個燈籠,裡面有書信,是給將軍你的。”

“嗯?在哪兒?快拿來給我看看!”文聘有點奇怪,這裡誰會給他傳遞書信呢?而且是以燈籠這種奇怪的方式。

“諾!”

兩封信的內容是一樣的:“煙洞山遇伏,敵三千,速援!亮。”

文聘知道是諸葛亮來了,但是他明明堵住了閬中城的,也沒見敵軍出過城,哪兒來的伏兵呢?

“來人!”

“在!”

“這些燈是誰發現的?燈是怎麼來的?”文聘急切地問道,如果真是諸葛亮被圍,他得立馬出兵相救了。

片刻後,撿到孔明燈的哨兵來到營中。

“稟將軍,這燈從北邊飛過的,當時我們看到的應該有四個,可另外兩個落得太遠了,我們只撿到這兩個。”

“從北邊飛過來的?看來真是諸葛小軍師了,就他鬼點子多,還能讓燈籠在空中飛。來人,傳我命令:馬上起兵五千,火速馳援煙洞山,迎救軍師。”文聘分析出來人真的可能是諸葛亮,也不再猶豫,馬上派兵增援。就算情報有誤,想在外的益州兵也不會多,五千將士足夠應對一切問題了。(未完待續)